2025-04-18
刘志洪:本质-现象透视法: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根本方法
2025-04-15
青年论坛丨每个人都是“自我世界”中的“哲学家”
青年学者是学术界的生力军,他们的思考与探索为学术发展不断注入新的活力。“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人文”推出“青年论坛”栏目,邀请青年学者分享研究经历,讲述论文选题及写作过程,畅谈学术成长中的感悟与收获。我们期待以青年之声传递学术的鲜活脉动,以个体叙事折射新一代学人的成长轨迹。
2025-04-10
光明学术笔谈 | 余开亮:中国文化中的平淡之美
2025-04-02
臧峰宇 | 马克思文明观的内在逻辑与中国语境
在世界历史的时空交汇中书写文明史的华彩乐章,实现新的文明交往与国际合作,完善文明发展的现代秩序,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内在需要,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明进路。
2025-04-01
观点精编丨刘劲杨、谢斯河:探究当代复杂性科学的新定位
复杂性科学自其创生起就被视为指引科学未来方向的“新科学”,将超越以牛顿力学为代表的经典科学传统,揭示复杂世界的新万物之理。霍金曾指出,21世纪是“复杂性世纪”。然而,20世纪90年代复杂网络理论之后鲜有引领性的新理论提出,进入21世纪以来的复杂性科学似乎有些“隐没”。2021年三位科学家因“理解复杂物理系统的突破性贡献”获诺贝尔物理学奖。2023年物理学期刊的复杂性子刊(JPhys Complexity)组织了全球18位学者围绕复杂性科学获奖及未来发展进行了研讨。如何看待复杂性科学及其定位,成为理解当代科学与社会发展的重要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