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安梧:从「新外王」到「新内圣」——论「儒.道.佛」对台湾现代化社会建立的作用
2017-02-132014年10月13日下午2时,台湾慈济大学宗教与人文研究所所长、同济大学中国思想与文化研究院院长、元亨书院创办人林安梧教授访问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并于中国人民大学人文楼五层会议室举行了结合台湾社会现实的从「新外王」到「新内圣」的讲座。
著名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家麦克莱伦教授做客人大哲学院
2017-02-139月24日上午,享誉世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家大卫•麦克莱伦教授做客人大哲学院,阐释“马克思视野中的亚细亚社会”。讲座由哲学院臧峰宇副院长主持。马克思主义学院张云飞教授、哲学院罗骞副教授以及数十位博士生、硕士生参加了讲座。
中国人民大学77周年校庆 校友返校共述人大情怀
2017-02-13陈先达教授应邀出席建国65周年国庆招待会
2017-02-13中国人民大学77周年校庆 校友返校共述人大情怀
2017-02-13秋意浓时续前缘 中俄学谊伦理牵 —— 人大暨中国伦理学代表团访问莫斯科大学侧记
2017-02-13由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组织,人大暨中国伦理学代表团在中心主任葛晨虹教授率领下于2014年9月28日至30日访问了莫斯科大学哲学系,并与对方进行了广泛而富有成果的学术交流。代表员成员有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焦国成、肖群忠、温海明教授、郭清香、张霄副教授,中国伦理学会副会长、湖北大学江畅教授、中国伦理学会副会长、上海师范大学周中之教授、《道德与文明》主编杨义芹研究员、《齐鲁学刊》杜振吉教授、江苏师范大学陈延斌教授、黑龙江大学关健英教授、东北农业大学武卉昕教授一行13人。
朱高正:从康德到朱熹
2017-02-139月17号晚上6点半,主题为“从康德到朱熹”的讲座在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馆113教室举行,朱高正教授主讲。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副院长温海明教授担任此次讲座主持人。众多学生和教师参加了此次讲座。
黄玉顺:中国正义论
2017-02-132014年9月24日中午12:00在中国人民大学人文楼六层会议室,举办了由中国人民大学孔子研究院政治哲学研究中心主办的政治哲学系列第一期讲座,此次开讲,我们有幸请到了来自山东大学高等儒学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黄玉顺教授,做以正义论为题的演讲。黄教授凭借其深厚的中西哲学功底,特别是存在主义哲学、现象学和儒家哲学,致力于中西哲学之比较,之后又继续深入儒家哲学的研究,并提出“生活哲学”的命题,而其这次演讲的题目正义论则是其“生活哲学”一个层级的侧面展开,在此次演讲中,他主要谈论了正义论在中国传统思想中,特别是在儒家的仁义理智中的展开和表现。
哲学院张旭副教授专访:一个人的通识教育之旅
2017-02-13新学期伊始,哲学院开设的全校选修课程受到了同学们的热烈欢迎。尤其是外国哲学教研室的张旭老师所开设的原典选读类课程,在历经多个学期的沉淀后,经学生们口耳相传,广受选课学生的赞誉。他在本学期开设的“西方经典普及系列:莎士比亚与哲学”一课,选课人数更是突破1300人,创下全校通选课课程选课人数的新记录,另外两门课“西方经典普及系列:贡布里希的《艺术的故事》”和“西方经典普及系列:托克维尔的《论美国的民主》”的选课人数也都有六七百人。之前全校通选课的记录保持者是张旭老师在2011年开设的“西方经典普及系列:柏拉图的《理想国》”一课。应广大学生要求,我院新闻中心对张旭老师进行了专访,深入了解张旭老师的教学理念和精神生活。
姚新中院长率哲学院代表团访问美国高校
2017-02-13为进一步提升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的国际化水平,加强哲学院师生与美国学者的交流与合作,2014年9月14—19日,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院长姚新中教授率副院长魏德东、副院长臧峰宇、院长助理刘玮、外籍教师Daniel Lim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罗格斯大学(Rutgers University)访问,与上述美国高校哲学系、宗教系、东亚系的负责人和相关学者探讨今后互派学生和访问学者、共同举办学术工作坊、联合主办国际学术研讨会等实质性合作事宜。这次访问加强了哲学院与美国高校相关系所的联系,为今后进一步合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我院成功举办“政治哲学与当代中国”学术研讨会
2017-02-13靳诺书记陈雨露校长看望罗国杰、陈先达等教授致以教师节问候
2017-02-139月10日,第30个教师节来临之际,校党委书记靳诺、校长陈雨露亲切看望罗国杰教授、陈先达教授、鲍威教授,向他们致以节日的问候和良好的祝愿。
哲学院新学期学科建设会顺利召开
2017-02-139月5日,哲学院学科建设会在贤进楼多功能厅召开,哲学院全体教职工出席了会议。大会由哲学院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韩东晖教授主持。
方立天先生获“全国模范教师”称号 多位优秀教职工获表彰
2017-02-13著名哲学史家、宗教学家,中国人民大学一级教授方立天先生荣获“2014年全国模范教师”称号,全体教职员工共同缅怀方立天先生。龚群教授荣获宝钢优秀教师奖;李海洋教授荣获2014年中国人民大学“教学标兵”称号;欧阳谦教授荣获2014年通鼎奖教金。肖群忠教授等150位从事教育工作满三十年的教职工获得表彰,以感谢他们为党的教育事业辛勤工作,感谢他们为学校的改革与发展做出的贡献。
人大2014-15学年开学典礼 陈先达教授代表全体教师致辞
2017-02-13陈先达教授代表全体教师向新同学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围绕“知识改变命运”这一命题讲述了在大学求知的意义,希望同学们能够承担起改变国家民族命运的责任,朝着正确的方向大步向前。他指出,知识体现的不是个人的力量,而是一种社会力量,是全社会的共同创造和全部人类经验的积累,同学们进入大学就承担着社会的责任。他强调,要处理好知识与智慧的关系,要用智慧驾驭知识,而不能让知识践踏智慧和人类的良知,因此必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大德”来支配行动。
人大2014-15学年开学典礼 陈先达教授代表全体教师致辞
2017-02-13陈先达教授代表全体教师向新同学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围绕“知识改变命运”这一命题讲述了在大学求知的意义,希望同学们能够承担起改变国家民族命运的责任,朝着正确的方向大步向前。他指出,知识体现的不是个人的力量,而是一种社会力量,是全社会的共同创造和全部人类经验的积累,同学们进入大学就承担着社会的责任。他强调,要处理好知识与智慧的关系,要用智慧驾驭知识,而不能让知识践踏智慧和人类的良知,因此必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大德”来支配行动。
哲学院举行2014年迎新大会
2017-02-139月10日,在第30个教师节来临之际,哲学院隆重召开2014级迎新大会。本年共有190名新生,包括28名本科生,93名硕士,68名博士及1名留学生。全体新生和部分教职员工在求是楼参加了大会。
纪念爱知大学“国际中国学研究中心”(ICCS)中国分中心成立会议在人大召开
2017-02-136月28日下午,在中国人民大学逸夫会议中心第二会议室,举办了以“全球化进程中的现代中国学”为主题的纪念爱知大学“国际中国学研究中心”(ICCS)中国分中心成立暨爱知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双重学籍博士生联合培养十周年学术成果汇报会。此次会议由爱知大学国际中国学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国际交流处、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以及南开大学研究生院联合主办。
欧阳谦教授荣获中国人民大学2014年“通鼎奖教金”
2017-02-13根据《中国人民大学“通鼎奖教金”评选暂行办法》(2013-2014学年校办字77号),经各单位对本单位候选人评审、推荐,学校评审专家评审,校“通鼎奖教金”评选审核委员会最终审议,确定以下10名教师荣获中国人民大学2014年“通鼎奖教金”。我院欧阳谦教授入选。
哲学院领导亲切看望本硕博新生
2017-02-139月9日晚,哲学院迎新工作结束后不久,哲学院常务副院长韩东晖教授、党委副书记田传锋老师、本科和硕士新生班主任吴功青、于竞游老师等一行人前往2014级新生寝室看望各位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