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人大德国古典哲学高端论坛•2023”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
日期:2023-05-26图为“首届人大德国古典哲学高端论坛·2023”学术研讨会开幕式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李秀伟)2023年5月13日上午,“首届人大德国古典哲学高端论坛?2023”学术研讨会开幕式在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馆召开。本次大会的主题是“理性与自由”。
开幕式上,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院长臧峰宇教授代表论坛主办方致辞,他首先代表学院向全体参会嘉宾表示欢迎。臧峰宇指出,以康德、费希特、谢林与黑格尔为代表的德国古典哲学是西方哲学史上的一座丰碑,对现代社会的思想观念、规范制度与生活方式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人民大学历来重视德国古典哲学研究,并且涌现出了一批治学严谨、学养深厚、学品高正、学名远播的专家学者。本次德国古典哲学高端论坛的举办,正是出于人大学者对德国古典哲学的深厚情感。臧峰宇教授说:“忆往昔,峥嵘岁月;观今朝,重任在肩。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将汇聚思想的力量,以厚重的学术话语呈现思想中的时代。”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院长臧峰宇
北京大学哲学系韩水法教授代表康德哲学专业委员会致辞,他指出,德国古典哲学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哲学史上的高峰,有如下三方面原因:一,德国古典哲学家都有对人类的关怀;二,他们涉猎或拥有那个时代的主要知识;三,他们关注、回应并试图解决时代的根本问题。如今,中国学界对德国古典哲学的研究越来越具体深入,我们既要入乎其内,也要出乎其外,只有细致思考德国古典哲学的时代特征,才不会偏离它本来的意义。
北京大学哲学系韩水法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邓安庆教授代表德国哲学专业委员会致辞,他指出,中国人民大学举办“首届德国古典哲学高端论坛”是一次号召力巨大的学术盛会。德国古典哲学追求一种人类自由和正义的普遍性,促使我们思考中华文明如何与追求真理者同行,走进世界文明的历史进程。这是我们这一代学者、尤其是德国古典哲学的研究者必须要去面对和解决的重要现实性问题。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邓安庆
天津社会科学院《道德与文明》杂志主编杨义芹研究员代表学术期刊界致辞,她指出,在我国当代西方哲学研究事业中,德国古典哲学研究是最为成熟、成果最为丰硕的领域之一。20多年来,以康德、黑格尔与德国古典哲学主题的学术论文在《道德与文明》的投稿总量与发文总量中占有很大份额,德国古典哲学研究与《道德与文明》形成了良好的学术互动。事实上,学术研究与学术期刊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是同一项事业的两个有机组成部分。
天津社会科学院《道德与文明》杂志主编杨义芹
最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张志伟教授代表主办方致辞,他指出,汉语学界对德国古典哲学的研究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再到现如今经历过多次起伏。随着《康德著作全集》《黑格尔著作集》《费希特文集》与《谢林著作集》的陆续翻译和出版,国内又重新燃起了德国古典哲学研究的热情,此次会议可以视为德国古典哲学研究再出发的起点。张志伟教授还透露,鉴于明年是康德诞辰三百周年,第二届人大德国古典哲学高端论坛将以康德哲学为主题。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张志伟
本次论坛共设有五个分会场,举行了二十场学术报告。
第一分会场共举行了四场研讨会,有11位学者发表主题报告,并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张志伟教授、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曾晓平教授、郑州大学哲学学院王路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卢春红研究员等先后作学术报告。他们围绕“康德的批判哲学与超越问题”“人性尊严与人类未来”“康德哲学批判的含义和范围”“德国古典美学的思想”“康德关于形式与内容的区别”“从思想史角度看人为什么不能说谎”与“康德哲学中的归责问题”等展开论述,并进行了现场互动问答。
图为第一分会场
第二分会场共举行了四场研讨会,有12位学者发表主题报告。北京大学哲学系韩水法教授、武汉大学哲学学院赵林教授、北京大学哲学系先刚教授、复旦大学哲学学院罗亚玲副教授等分别围绕“浪漫主义思潮中的康德因素”“英、法、德启蒙精神之比较”“黑格尔哲学的前提问题”“康德义务论伦理学中的诸目的概念”“黑格尔市民社会理论”“黑格尔的社会契约论”以及“黑格尔的道德观”等问题进行论述,并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图为第二分会场
第三分会场共举行了四场研讨会,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傅永军教授、武汉大学哲学学院苏德超教授、北京大学哲学系南星助理教授、南昌大学人文学院孙小玲教授、中山大学哲学系徐长福教授等14位学者发表了主题报告。他们分别围绕“论康德纯粹理性批判中的大我与小我”“康德的自我学说”“黑格尔与辩证法问题”“康德的实践哲学”“道德分歧与建构主义的实践理性观”以及“黑格尔哲学对于斯宾诺莎哲学的进与退”等主题展开论述,并进行了互动问答,对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对话交流。
图为第三分会场
第四分会场共举行了四场研讨会,有12位学者发言。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李秋零教授、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黄裕生教授、复旦大学哲学学院邓安庆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哲学学院邓晓芒教授、北京大学哲学系赵敦华教授、中共北京市委党校(北京行政学院)哲学与文化教研部董滨宇教授、南开大学哲学院王建军教授、北京大学哲学系吴增定教授等先后作了主题报告。专家学者们分别围绕“康德《书信全集》的意义”“康德对希腊理性观的突破”“文本语境中的康德德性论及其元伦理学”“黑格尔和康德对待法哲学的两种态度”“谢林论个人生命的转世”“德国观念论的二次发动”“康德的‘荣誉之爱’”“康德的理性批判与人生意义的重新奠基”“康德的世界共和国理念”“胡塞尔与康德的分歧”以及“海德格尔对康德自由概念的批判”等问题展开论述,并进行了热烈的互动问答,问题和观点交锋激烈,会议现场座无虚席。
图为第四分会场
第五分会场进行了四场研讨会,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谢地坤教授、湖南大学岳麓学院舒远招教授、安徽大学哲学学院张广副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朱会晖教授、中山大学哲学系(珠海)钱捷教授、湖南大学岳麓书院丁三东教授等11位学者发表了主题报告。他们分别围绕“德国否定哲学的起源、发展和意义”“德国古典哲学中的两种哲学史观及其启示”“修辞与逻辑:作为先验语法的康德哲学何以可能?”“康德美学中艺术自律与艺术表现之间的张力”“康德的因果性范畴”等主题展开论述,并进行了现场互动问答,进行问题的交锋。
图为第五分会场
闭幕式上,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党委书记张鹏举在致辞中指出,这是一场启迪思想和智慧的学术盛宴,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对德国古典哲学研究历来高度重视且硕果累累。李秋零教授在总结致辞时指出,本次论坛来自天南海北的学术同仁畅谈友谊和学术,与会的专家学者带来了尖端、丰富的思想,尖端是指他们研究的主题更为具体化,思想丰富在于除康德、黑格尔以外,费希特、谢林、海德格尔与马克思等人的思想也得到了深入讨论,中国学界的德国古典哲学研究正在举步向前。
图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党委书记张鹏举
图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李秋零教授
在闭幕式主持人李科政的倡导下,本次论坛的策划团队人员逐一向参会嘉宾们作了自我介绍,并表示有幸亲身感受到学界前辈们的学识风度和言语谈吐,从前辈们的学术论文和报告讲演中获得了丰富的哲学知识,开阔了学术视野和研究思路。
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山东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四川大学、东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湖南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安徽大学、郑州大学、湖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南农业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吉林师范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长安大学、北方工业大学、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共北京市委党校(北京行政学院)等高校,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天津社会科学院、四川社会科学院等科研院所的8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开幕式。
图为与会嘉宾在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门口合影留念
转载自: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李秀伟 实习编辑:许秋晨】
原文网址:http://www.cssn.cn/zx/zx_rdkx/202305/t20230525_564041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