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 | 哲学的殿堂·2023第六讲 | 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独特贡献
日期:2023-11-182023年11月10日晚上,由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主办,中国社会科学网合办的2023年度“哲学的殿堂——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名家讲座系列”第六讲在中国人民大学立德楼511教室如期举行。本场讲座由南开大学哲学院王南湜教授主讲,主题为“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独特贡献”,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黄志军教授主持讲座。
黄志军教授首先介绍了王南湜的主要研究领域及学术成就。王南湜是南开大学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撰有专著《人类活动论导引》、《从领域合一到领域分离》、《社会哲学》、《复调文化时代的来临》、《后主体性哲学的视域》、《追寻哲学的精神》、《辩证法:从理论逻辑到实践智慧》、《中国哲学精神重建之路》等十余种,另发表学术论文二百余篇。著作曾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中国图书奖及天津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多项。另获全国模范教师称号、宝钢优秀教师奖等奖励。
按照学科划分,毛泽东的思想既属于中国哲学的范畴,也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范畴,其最为独特的领域就是辩证法。毛泽东辩证法在当今中国要求建构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背景下,能够提供十分有益的启示。以阐明这种启示为目标,王南湜重点讲述了毛泽东辩证法思想的六个方面的主题。
首先是毛泽东对“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否定。王南湜指出,毛泽东对于“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否定可以说是辩证法史上的一个极为重大的理论“事件”,它深刻地关涉到对于马克思辩证法唯物主义实质的理解,特别是关涉到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方式、方向问题。毛泽东的这一思考是与其矛盾辩证法理论中的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矛盾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互相转化的理论关联在一起的。而这些理论是与苏联教科书中的辩证法理论极为不同,甚至难以相互兼容的。我们甚至可以认为毛泽东对于“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否定,正是其主要矛盾和主要矛盾方面以及矛盾转化的辩证法学说的合乎逻辑的理论延伸,或者说是为之拓展理论基础。
其次是《矛盾论》中对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问题的论述。《矛盾论》的核心问题是辩证法,而辩证法的核心问题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但毛泽东在处理此问题时与西方思想家的理论路径有所差异,甚至是完全相反。一方面,西方思想家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将普遍性贯穿于特殊性之中”,强调的是“普遍性”,而毛泽东主要强调的则是矛盾的特殊性。另一方面,毛泽东所理解的普遍性并非西方思想家所理解的本原性的共相,而是矛盾贯穿一切客观事物和主观思维的发展过程中;毛泽东所理解的特殊性也并非西方思想家所理解的具体事物,而是具体事物能够转化为相反的方面。对辩证法的不同理解也凸显出了毛泽东不同于西方思想家的世界观。《矛盾论》所展示的是一个“多”的世界,“多”就意味着世界的发展有许多可能性,而非围绕着单一本来的本质或现象,这就意味着变化的可能性。这种世界视域与从柏拉图开始将世界规定为不变的本原是截然相反的。
第三是毛泽东的作为实践智慧的辩证法。“改变世界”原则的提出是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的“颠倒”,但以往对于“颠倒”的理解却仅仅是把开端从精神变成物质。即使是实践本体论也只是将实践视为本体,仅仅强调实践的首要性,忽略了改变世界的目的,没有跳出旧哲学“解释世界”的窠臼。而毛泽东辩证法恰恰突出了改变世界的实践智慧,真正地完成了对旧哲学的“颠倒”。
第四,王南湜通过对比《资本论》与《矛盾论》中辩证法思想的区别,提出毛泽东辩证法是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疆域的革命性拓展。《资本论》是对资本主义的生理学批判,利润率的不断下降导致资本主义的灭亡是其核心结论,但这个命题仍然是理论智慧,不能完全适应于实践。而《矛盾论》则补充了马克思在《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和《法兰西内战》中对当时具体政治实践分析的方法论,完成了对马克思辩证法在实践领域的拓展。
第五是毛泽东辩证法作为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中国式”拓展。毛泽东继承了“事”的本体思维,“事”的本体论是《易传》“天地人”三才的思维,这是中华思想文化的一个大总纲。这意味着没有一个单一超验的存在,一切都是人与天地互动的结果,人在天地之间。为了满足中国革命的需要,毛泽东的实践辩证法融入了这种思维,这意味着马克思主义的深度中国化,以及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式的重大发展。
最后,王南湜强调了两种互补的辩证法与“事”的本体论的启示。毛泽东辩证法之所以能成功拓展,原因在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的内在亲和性。以“事”本体的思维去理解马克思的哲学,马克思的辩证法就会变成关于生活实践中具体实践的辩证法,就上升为毛泽东的实践辩证法了。这种实践辩证法可以与作为科学研究方法的理论辩证法相融合,因为科学理论是以改变世界为目的,也就一定会回到实践辩证法去。这也就能构成实践辩证法-理论辩证法-实践辩证法的理论逻辑,这也是深度中国化或中国式的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体系。
讲授结束后,黄志军对王南湜的讲座进行了简要总结并主持了互动问答环节。王南湜对学生提出的“维特根斯坦与中国传统‘事’思维的联系”、“思想史中的实践智慧与理论智慧”、“具体的普遍性与抽象的普遍性”等问题一一做出解答。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整场讲座持续两个小时左右,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独特贡献,为参与师生带来了一场思想盛宴。本次讲座采取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方式,线上由腾讯会议和B站同步直播。
供稿:孟祥和(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2020级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