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武金:批判性思维刍议
日期:2018-02-03上世纪七八十年以来,在美国及西方兴起了一场非形式逻辑和批判性思维的运动。这场运动迄今仍在持续,并逐步影响到中国。批判性思维运动的结果是形成了一门甚至多门学科,并且通过逐渐渗透到其他学科的方式而起着潜在的作用。而它之所以能够产生如此大的影响力,首先因为它是一种技术,一种人们在日常思维中时刻需要而且可以应用的技术。
一、批判性思维的误区与正确认识批判性思维
关于什么是批判性思维,当今尚存在各种各样的误解和误区。必须澄清它们,我们才能更好地从根本上把握好批判性思维。下面,我们以提问的方式来展现它们。
首先,是否什么样的思维都是批判性思维?
回答是否定的。并非什么样的思维都是批判性思维,比如常规思维。批判性思维的最大特点就是它的批判性,这种批判性突出地表现为质疑、反思甚至否定。罗伯特·恩尼斯(Robert Ennis)指出:“批判性思维是理性的、反思性的思维,其目的在于决定我们的信念和行动。” [1](p3)
质疑和批判是批判性思维的本质特征。反思即再思考,尤其强调要从反面来进行思考。批判性思维是关于思考的再思考,而且这种再思考不只根据标准和方法考察自己的思考,还要反思我们进行思考的标准和方法本身。事实上,批判性思维的这种反思和再思考就是一种理想的思维,一种哲学的质疑,一种大的智慧。
其次,批判性思维是否专门用来批判别人的呢?
回答也是否定的。批判性思维不仅应该用来发现别人思考的不足和缺点,更应该用来反思自己思维的缺点和不足。批判性思维并非仅仅用来批判别人,而且恰恰相反,更需要对自己的思考进行质疑,相当于曾子所言“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要经常进行自我反思和反省。从这个角度来说,批判性思维的主要目的在于建构和建设。保罗和艾德(Richard Paul and Linda Elder)指出:“简单地说,批判性思维是自我指导、自我规范、自我检测和自我更正的思考。……。它(批判性思维)包含有效的交流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克服我们天然的自我中心主义和社会中心主义倾向的决心。” [1](p45)批判性思维是要在批判和质疑的基础上产生出建设性的成果或者成效。批判本身不是目的,不是为批判而批判,批判完全是为了建构和建设。进行自我批判、自我质疑的目的完全是为了找到正确的思想和知识。进一步来说,批判性思维的目标是为了吸收不同观念、寻找一个综合完善的结论、决策的思考过程。批判性思维在对已有的观念和论证进行有意识审核的同时,也是推进知识进步、做出合理行动、寻找更好观念的思考过程。
再次,批判性思维是否可以随便来?
回答还是否定的。批判性思维并非就可以随便来进行的。批判性思维是有依据的,是要根据某种比较可靠的标准来进行的。保罗和艾德(Richard Paul and Linda Elder)指出:“它(批判性思维)需要严格的优秀性标准,并且要认真地掌握对这些标准的运用。”[1](p45)批判性思维是理性的思维,它要求我们的信念信念和行动都要建立在合理的基础上,要有好的理由,尤其是要有一套决定我们行为有效性的可靠规则和方法。
综上所述,批判性思维应该是人们运用多种思维技巧和方法进行质疑、分析和评价的认知活动。批判性思维首先是一种认知活动,但认知活动未必就是批判性的,只有反思性的思维活动才是批判性思维。反思性的思维就是要在质疑的基础上来进行的认知活动。批判性思维的认识活动过程可以用以下图示加以表示:
批判性思维的过程,就是要在充分进行质疑的基础上提出问题、进而细致地开展对问题进行分析并且最终解决问题的思维或认知活动。批判性思维的特质可以同时在批判性思维的认知活动过程得到展现。
二、如何在质疑的基础上提出问题
爱因斯坦曾经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2]爱因斯坦之所以这么说,主要是因为在他看来,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问题则需要从新的角度去看待旧的问题,需要具有创造性和想象力。事实上,从批判性思维的角度看,提出问题,提出一个真正的问题,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一方面,提出问题首先就是为了解决问题,批判就是为了建构,所以提出问题并不是为了提出问题而提出问题,提出问题的时候首先就要想到如何解决它,这样才能保证所提出的问题具有真实性,所提出来的是真问题,而不太可能是妄问题或伪问题。另一方面,所提出的问题有什么根据,有些什么新的事实作为支撑。关于如何在质疑的基础上提出合理问题,至少可以考虑下面三个方面。
第一,质疑和批判必须建立在理解和认可的基础上。
提出问题是为了解决问题,批判和质疑是为了求得知识,为了最终获得问题的解决。所以,批判不是傲慢,批判完全应该是一种谦虚的态度。只有以谦虚之态度,才能达到真正的理解,有了真正的理解才可能提出真正的问题来。同时,也只有在真正理解的基础上才能进行合理的质疑和批判,才能挑战别人。
中国古代的墨子擅长批判性思维。墨子曾经“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后来发现“其礼烦扰而不悦,厚葬靡财而贫民,久服伤身而害事”,故“背周道而用夏政”(《淮南子·要略》)。墨子承认孔子思想中有“当而不可易”的客观真理成分,就像“鸟闻热旱之忧则高,鱼闻热旱之忧则下”这些天经地义的道理一样,是绝对不能否定的。因此,墨子有时也引述孔子的话,作为自己论证的前提。墨子正是在充分尊重儒家思想学说的基础上,使得自己所创立的墨学与儒学一起同样成为先秦时代的显学。
批判性思维领域通常称古希腊的苏格拉底为“批判性思维之父”,其主要原因就是由于他善于提出大量的真问题。我们知道,苏格拉底的助产术包括讥讽、助产、归纳、和下定义四个阶段,其实也就是四种形式。其中的讥讽和助产阶段就相当于如何提出问题的阶段。可以说,苏格拉底之所以能够提出大量的真问题,就是由于他真正地认识到了自己的“无知”。传说,德尔斐神谕说:“苏格拉底是当时希腊最聪明的人,有问题去问他!”雅典的居民对此深信不疑。可是,苏格拉底听说后,却陷入困惑:“我真是希腊最聪明的人吗?我究竟比别人多知道什么呢?!”突然,他明白了——“我知道自己无知,这就是我比所有人都聪明的地方。”可以说,如果某个人真正抱有了苏格拉底的态度,他所提出来的问题不是真问题也难。因为当一个人真正认识到自己的无知,就能够更加尊重他人和前人,更加懂得和理解旧问题的问题所在,新的问题所隐含的创造性和进步性也就不言而喻。
第二,所提出的的问题要具有开放性。开放性的问题通常不设定固定的答案,最多只设定问题答案的方向。与之相反,封闭性的问题则事先都将答案设定死了,只能这样作答绝不能那样作答,因此封闭问题也称为死问题、愚蠢问题。通常来说,假设性提问、选择性提问,常常都能产生出大量的开放性问题。比如,如果希拉里不当选,当今世界格局会是怎么样的一种变化?大多数听到这个问题的人,都会给自己特有的答案,这个问题也同时会吸引每一个人加以思考,即将每一个人的思维引入一个特有的视角,而且根据各自对问题的不同回答展开讨论和争论,最终可以得出一些可以指导人们行动或行为方向性策略,这就是提出问题的意义。
《读者》上曾经有人以实例形式指出过封闭性问题和开放性问题的区别。其中说到:“中日学校是怎样考‘甲午海战’的呢?中国的考题是:甲午海战发生在哪一年?历史意义是什么?日本的考题则是:了解甲午海战后,你认为日中之间还会发生战争吗?谁会赢?你为什么做这样的判断?”[3]中国学校的考题,基本上都是封闭性的,答案差异小,偏重于考查学生的记忆力及死的知识,学生没有发挥的余地。日本学校的考题则具有开放性,答案可以是多方面的,而且考查学生的论证能力、归纳创新能力以及关心当下现实生活和社会的能力。[4]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当今世界上的经济发达国家,他们的大中小学教材已经全面贯彻批判性思维,即将逻辑和批判性思维的技术和方法渗透到大中小学的教材之中,成为教育中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及理性思维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我们加以重视。
第三,提出的问题要具有相关性。相关性是提出和讨论问题的前提。它包括逻辑的相关性、事实的相关性和理论的相关性等。通常来讲,相关性问题就是与当下陈述或境况存在紧密关系的问题。注意相关性,就可以避免提出不具有相关性的问题,即提出与当下陈述离得太远的问题。
比如,当别人说:“人们不喜欢那样的音乐。”而我们又想进入其中语言情景之中,从而参与讨论,那么我们针对这个陈述应该如何提出问题?通常可能提出的问题有:(1)人们为什么不喜欢那样的音乐?(2)是什么样的人不喜欢那样的音乐?(3)什么叫喜欢?等等。但是当下具有相关性的问题则是:人们所不喜欢的那种音乐是什么样的音乐?这是当下最具有紧密相关性问题的。只有知道了这个问题,对这种音乐的名称有了掌握,从而将自我主体纳入这种音乐的境况之中,才可能进一步展开讨论,而这样的讨论也才有可能取得实质性的进展与成效。
下面我们来看看苏格拉底是怎么提出问题的?
苏格拉底:“究竟什么是道德?”
学生:“道德就是不欺骗别人(即凡是欺骗别人的行为都是不道德的)。”
苏格拉底:“那么,战争中欺骗敌人也不道德了?”
学生:“我错了。看来,道德就是不欺骗亲人或朋友(即欺骗亲人或朋友都是不道德的)。”
苏格拉底:“那么,儿子生病,父亲骗他吃药也是不道德的了?”
学生:“我又错了。看来,道德不能以骗不骗来说明。道德不道德在于是否具有道德的知识。”
在上述苏格拉底与他的学生的对话中,苏格拉底总共先后提了三次问,即向学生先后提出了三个问题。这些问题可以说都具有开放性、相关性和建设性。因此,这样的问题在提出和解决之间,增进了相互之间对所讨论问题的认识。针对苏格拉底提出的第一个问题“究竟什么是道德?”学生给出了回答“道德就是不欺骗别人。”而这一对道德的界定,通过逆否推理可以得到一个全称命题:凡是欺骗别人的行为都是不道德的。全称命题最容易受到来自反例的驳斥。于是苏格拉底的第二个问题来了“那么,战争中欺骗敌人也不道德了?”这时学生试图通过缩小所涉及到的对象的范围了进行回答“道德就是不欺骗亲人或朋友。”可是这一对道德的界定,同样可以通过逆否推理得到另外一个全称命题:欺骗亲人或朋友都是不道德的。这个全称命题同样存在着反例,最后在苏格拉底的再次追问下,学生终于认识到,对道德这个概念的界定是不能通过欺骗或不欺骗来进行的。
三、批判性思维的分析过程
问题的最终答案并没有我们所以为的那么重要,关键在于分析问题的过程。在批判性思维的过程中,考量问题最重要的的取决于两点,并且缺一不可:一方面是看论证是否符合逻辑?是否经受得住质疑?得出结论所依据的方法是不是可靠?另一方面是看论据是否可靠?来源是否经受得住质疑?这里的论据又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你是根据什么理论来解决这个问题的?二是你的观点是否建立在客观的事实之上吗?
论证中所涉及到的主要成分和推理的类型,可用下列路线图来进行认识。[1](p68)
上图中的“结论、预言、决策、判断”相当于论证中的论题。“数据、事实、观察报告、假设、隐含前提、定义、观念”等都相当于论证中的前提即论据,包括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逻辑推理、归纳概括、统计推理、解释、类比、假说、因果推理、系统综合、分类、模型”等则相当于论证过程中所应用到的各种具体的推理类型和各种不同的推理方法。
下面就上述苏格拉底和他学生的对话来做分析。
分析1:
道德就是不欺骗人(即凡是欺骗人的行为都是不道德的),
战争中欺骗敌人是欺骗人,
所以,战争中欺骗敌人就是不道德的。
上述结论显然和我们的常识相矛盾,因为常识告诉我们,战争中欺骗敌人应该是道德的。那么造成这个结论虚假的原因是什么呢?显然整个推理过程没有问题,因为结论显然是包含在推理的前提之中的。因此,问题只能出在前提上,而且小前提“战争中欺骗敌人是欺骗人”显然符合事实,因此,问题只能出在大前提上,即“道德就是不欺骗人”的观点不能成立。
分析2:
欺骗自己人是不道德的(即凡是骗朋友或亲人的行为都是不道德的)。
儿子生病不肯吃药,父亲骗儿子将药喝下,结果病除,是欺骗自己人。
因此,儿子生病不肯吃药,父亲骗儿子将药喝下,结果病除,也是不道德的。
上述结论显然同样与我们的常识相矛盾,因为常识告诉我们,儿子生病不肯吃药,父亲骗儿子将药喝下,结果病除,显然是道德的。那么造成结论虚假的原因是什么呢?显然整个推理过程没有问题,因为结论显然是包含在推理的前提之中的。因此,问题只能出在前提上,而且小前提“儿子生病不肯吃药,父亲骗儿子将药喝下,结果病除,是欺骗自己人”显然符合事实,因此,问题只能出在大前提上,即“欺骗自己人是不道德的”的观点不能成立。
总之,批判性思维应该从分析论证开始,论证是批判性思维的核心。人们在质疑的基础上提出问题,而分析问题则主要在于把握和分析论证。即进一步追问论证中所用到的推理方法是否正确?即论证的前提是否能够充足地得出其结论?论证的前提是否可靠?即论证所用到的事实是否真实?论证中所涉及到的理论性判断是否存在反例?论证中所使用到的核心概念是否有效?等等问题。
四、评价与超越
评价与超越完全是建立在对论证的全面分析的基础之上。因此,评价论证有效性总共包括三个方面的标准:一是相关性,即前提与结论之间有密切联系,具有密切的相关度。这是最基本的方面。二是前提的可靠性即真实性。三是从前提得出结论的充足性,即论证的前提能够充足地得出结论。如果是演绎推理,其充足性即形式有效性,也就是保真性,当前提为真时结论必然是真的;如果是归纳推理,则其充足性即合理性,即从前提能够合理地得出结论即可。
关于演绎推理的充足性,我们可以来看看下面的例子:
甲:“书上说,有精神病的人是不承认自己有精神病的。”
乙:“那你有精神病吗?”
甲:“别乱说,我怎么会有精神病呢?”
乙:“哈哈,这不正说明你有精神病吗?”
上述对话中,乙的推理是不充足的,可以整理如下:
有精神病的人不承认自己有精神病。
你不承认自己有精神病。
所以,你有精神病。
上述推理的前提不能确保结论的真,不具有保真性。该推理要成立,还必须假设“只有有精神病的人才不承认自己有精神病。”而这一假设又显然荒谬。
关于归纳推理的充足性(合理性),我们也可以来看看下面的例子:
北京某报曾以“15%的爸爸替别人养孩子”为题,发布了北京某司法物证鉴定中心的统计数据:在一年时间内北京进行亲子鉴定的近600人中,有15%的检测结果排除了亲子关系。
上述论证包含了一个枚举归纳论证,即法物证鉴定中心的统计数据来归纳结论,而法物证鉴定中心的统计数据本身就具有十分的特殊性,根本不能代表全体市民的一般情况。所以,该报刊上的文章显然是哗众取宠,不具有什么可信性,属于无效论证,在客观上起到了混淆视听,干扰社会的消极作用。
再看看下面一个例子:
一位小伙子,在听了天桥下盲人演奏的二胡,和地铁口的盲人所唱的歌后,十分赞叹地对同伴说“盲人都很有音乐才能,比如‘二泉映月’就是盲人阿炳的代表作”。后来他在饭店门口又遇到了一位拿着笛子的盲人,他对同伴说:“这个人是盲人,所以有音乐才能”。
上述案例中包括下列两个推理:
(1)天桥下的人是盲人,有音乐才能;
地铁口的人是盲人,有音乐才能;
阿炳是盲人,有音乐才能。
所以,盲人都有音乐才能。
(2)盲人都有音乐才能;
饭店门口的人是盲人。
所以,这个人有音乐才能。
推理(2)属于演绎推理,属于有效推理,具有保真性,但其前提“盲人都有音乐才能”需要获得进一步证实。推理(1)属于归纳推理,举三个正面事例就得出一个全称结论,这个论证要充足还必须进一步提出三个正面事例的在所涉及到的相关事物情况中的代表性,否则难以得出。
五、结论
批判性思维离我们每个人都很近,它就在我们周围。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提出问题的时候如果能够充分考虑到问题的解决,就能提出好的真正的问题。分析问题需要学会掌握和运用各种分析问题的技术和方法,其中最为根本、最为重要的就是逻辑推理和逻辑判断的方法。魏则西事件曾经极大地影响到全体中国人的视野,魏则西事件被发掘引爆,靠了两位女性媒体人孔璞和詹涓。传媒狐在采访该两位媒体人时,曾经追问过这样的问题:“你们有没有担心会有什么风险?”媒体人詹涓回答说:别的到不担心什么,“我最怕的是逻辑有纰漏,事实不准确,好在应该没有硬伤。”我们做的每一件事情,我们所做的每一个思考,包括我们绝大多数的认知活动,都涉及批判性思维的问题,都涉及到论证的有效和思维的正确性,其中除了是否经得住事实的考验,最关键地就是是否经得住逻辑的考验,在逻辑上是否不存在“纰漏”,逻辑始终是批判性思维的锐利武器。当然,国内批判性思维的研究,除了要更好地加强和改善逻辑的教学和研究之外,同时需要更深入地研究和探析推理和论证的隐含前提问题、解释和说明问题、权衡利害的辩证思维方法、批判性写作问题等,并把我们在研究中所取得的成果推广到我们的思维活动及提高能力的认识和实践中,这才是我国批判性思维发展的正确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