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研究
首页 > 学术研究 > 思想文库
中国人民大学“尼山报告”课题组︱多元文明共存与全球文明发展——全球文明与人类未来·尼山报告2023(四)
日期:2024-09-06

四、多元文明共存:全球文明与人类未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对人类文明最大的礼敬就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求是》2023年第17期)中国共产党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的深厚基础上发展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仅推动中华古老文明的现代转型,开辟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也改写了全球文明版图,对于探索人类文明的未来图景,具有世界历史意义。

(一)全球文明:一种可能的前景

文明一词,在中西方历史语境中的含义不同。西语中的“civilization”一词源于拉丁文“civilitas”,即公民的、有组织的,指人类团体生活中的公民品质与社会规则。恩格斯讲国家是文明社会的概括,表明文明与作为共同体的国家的出现密切相关。而传统中国经典中的文明一词则强调经过内在德行修养表现出的文德获得普遍响应的状态,人类以修养文德而彰明,社会则以礼乐节文制度的完善而彰明。西方与中国视域下的文明,一种强调社会发展程度,一种强调礼乐文化成就。但二者共同指出,文明是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的标志,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独特优势。文明的诞生,意味着个人走出原子式的孤立状态,通过分工和交往,实现自由的群体联合;文明的扩展,意味着不同时空下的人群从彼此隔绝到逐渐会聚,形成共享的生活方式。



《文明及其内涵》书影

文明交流扩展到全球范围不是一蹴而就的。受限于当时人类的活动范围与技术手段,历史上各大文明最初都是在相对孤立的环境下发展起来的。西亚的两河流域,北非的尼罗河流域,中国的长江、黄河流域,南亚的印度河流域和中、南美洲的部分地区,分别成为文明的摇篮。上述文明都是所在地区的中心,都依据不同文明规则建构同周边族群的秩序,与其他地区的文明交流的程度和规模都有限度。

15世纪末,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人类在地理上相对隔绝的状态。现代性的发展,西方国家的工业革命和殖民扩张又将各自独立发展于各地的古老文明强行纳入世界体系,交流的渠道日益多样,网络日益完善,各地域文明的联系程度远超过去,为更大规模更深层次的交流提供了契机。

但这种文明交流很长时间是单向度的。由于现代化最早发生在欧洲,欧洲文明优越论、欧洲中心主义将欧洲文明的标准作为评判其他文明的尺度,将欧洲的近代崛起之路当作普世皆应效法的标准模式。市场原理、自由经济、民主政治、个人主义等一度被看作现代化的通用价值。但只要我们承认不同文明各具特色,承认各国有依据自身历史和现实国情决定自身发展道路的正当性,就不难看到,即便在北美洲和拉丁美洲,欧洲的发展模式也没有重复上演。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一变局的实质是500年来以西方为中心的世界文明版图正在发生重构。多个经济发展中心在全球不同区域逐渐形成,中华文明、希腊罗马文明、俄罗斯文明、印度文明、波斯文明、奥斯曼文明等历史悠久的文明正在重焕生机。有着数千年灿烂文明史的中国,正由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多元文明发展,改写了单一文明唯我独尊的现代化叙事。唯有在现代,各地域文明的存在与发展才具备了世界历史意义。马克思深刻阐述过不同地区、不同文明背景的人群,融入世界历史进程的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中获得自由与全面发展的美好愿景。中华文明也始终向往天下大同的礼乐世界,追求四海之内皆兄弟”“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的理想文明秩序。

今天,人类面临着生态环境恶化、气候变暖、能源和资源危机、恐怖主义、核扩散、信息安全、粮食安全、减贫、重大传染性疾病等诸多共同挑战;新技术的发展正在改变人类的行为模式与社会运行结构,全球治理体系暴露出治理赤字”“信任赤字”“和平赤字”“发展赤字等诸多问题,亟待吸纳非西方文明的治理智慧。这一切,都在呼唤全球范围的人类文明一起探索如何共同存在、共同实现美好生活的伟大课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退回到自我封闭的孤岛。(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地球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人类的前途命运休戚与共,而全球文明正是试图构想一种不同文明和谐共存的可能前景。

(二)中华文明对全球文明的贡献

钱穆先生于96岁高龄时口授完成其最后一篇论文,提出中华民族对人类未来最重要的贡献是天人合一。天人合一不是想象出来的神秘体验,而是礼乐文明的真实秩序。《礼记·乐记》说: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别。人类的和谐根本上来源于天地的和谐,天地的和谐完美体现在礼乐之中。而文明理想便是在人间构建礼乐秩序,参赞天地化育。



《礼记·乐记》书影

中国古代先贤曾说:中国者,礼义之国也。中国之为中国,正在于其对天下有一种礼义生活方式的典范意义。在当今时代,中华礼乐文明所强调的仁爱原则、礼教伦理、天下精神,对构建和谐互助的友爱关系依然具有普遍意义。

中华礼乐文明崇仁。仁爱原则具有丰富内容。仁,亲也,仁是个人对他人的关爱或施以恩惠,但仁爱是普遍而有次第的。孟子讲亲亲”“仁民”“爱物,将仁爱的对象从人类扩展到天地间的一切事物。仁爱又具有交互性,要求双方皆以对方为重而互相礼敬关爱。梁漱溟先生把中国伦理精神概括为互以对方为重。仁的实践还讲究推己及人,即出于尊重对方而不把自己的爱好强加于人,这已经成为今日全球伦理的普遍原则。

中华礼乐文明敦礼。孔子强调,礼是实践仁的基本方式。中华文明的是以敬让他人为其精神,以温良恭俭让为其态度,以对行为举止的全面礼仪化修饰与约束为其节目的文明体系。(陈来:《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国学流变与传统价值观》)古代儿童,从小就要学习进退揖让、语词应答,举手投足都须按礼仪规定而行,以养成自律的习惯和文明的教养。子夏说: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论语·颜渊》)恭敬有礼,能实现四海之内皆兄弟,实现社群的整体和谐。因此,礼不仅具有个人修身的意义,好礼也是尊重其他国家和人民的行为方式。

中华礼乐文明始终胸怀天下。中华民族始终葆有天下一家、万物一体的文明情怀。中国人认同民,吾同胞;物,吾与也,追求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也。其视天下犹一家,中国犹一人焉的境界。同时,礼乐文化重视以修身或自我身心的和谐统一为根基,通过推己及人的方式而逐渐将个人与家庭、邻里、社会甚至国家、天下联系起来,最后达到人类与自然、人心与天道的贯通。《礼记·祭义》中说:推而放诸东海而准,推而放诸西海而准,推而放诸南海而准,推而放诸北海而准。表达的就是这种文明扩展的模式。

《周易·系辞下》有言:天下何思何虑?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文明是同归”“一致之理,即文明之为文明的共性、普遍性;而殊途”“百虑则是分殊,即每一种文明的特殊性所在。这里的特殊性在于,每一种文明形态都扎根于所在地域的土壤之中,都拥有对理想秩序与美好生活的独特理解,都拥有追求实现正义与善的独特生活路径。这里的共性,涉及人类文明共存的底线原则。比如任何文明都应秉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伦理金律,不将自己的制度模式与价值偏好强加于人;都应反对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反对力量即正义的实力原则,反对非敌即友的二元观念。在此意义上,的统一,正是中国人对于普遍性的独特表述方式。通过崇仁敦礼、穷理尽性,以实现民胞物与、天下大同,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始终保持开放性、包容性与和平性,始终把自身的文明理想同全人类的文明前景关联起来。

(三)构建全球文明的路径:

多元文明交流互鉴

多元文明交流互鉴是构建全球文明的有效路径。和羹之美,在于合异(《三国志·夏侯玄传》),文明需要交流互鉴。吸纳不同文明的治理智慧,构建人类的美好未来,要肯定文明差异的意义。孟子说: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孟子·滕文公上》)多样性是事物存在的本然状态。文明冲突论者、文明优越论者将文明的多样性视为负面,必欲去之而后快,实乃不智之举。

实现多元文明交流互鉴,必须尊重文明的多样性。正如生物界需要保持多样性而形成良好的生态,世界文明也应保持多样性而形成良好的文明生态。我们要有对其他文明的包容意识,文明因包容才有交流互鉴的内在动力。习近平主席指出:文明差异不应该成为世界冲突的根源,而应该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习近平:《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的演讲》,《人民日报》2017120日)只要秉持包容精神,就不存在什么文明冲突(《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这是对过去几百年西方文明优越论”“文明冲突论的理性回应。



第九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

全球挑战与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高端对话

实现多元文明交流互鉴,必须弘扬全人类的共同价值。各国历史、文化、制度、发展水平虽不尽相同,但都追求美好生活,追求价值理想。深刻理解全人类共同价值,我们要以宽广的胸怀理解不同文明对自身价值内涵的认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将自己的价值观和发展模式强加于人。

实现多元文明交流互鉴,必须重视文明传承创新。习近平主席指出:当今世界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各具特色的现代化道路,植根于丰富多样、源远流长的文明传承。(习近平:《携手同行现代化之路——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的主旨讲话》,《人民日报》2023316日)文明传统是为当代发展提供动力支撑的源头活水。中华文明作为世界上唯一连续未断裂的文明,始终葆有赓续古老文明的意识。

实现多元文明交流互鉴,必须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构建全球文明对话合作网络。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中华文明是一种学习型文明,历史上各民族数千年交往交流交融,形成了独特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热爱学习、善于学习是中华文化的突出特色。未来,世界各国应通过互相倾听、互相学习来打破文明之间的误解与隔阂。

实现文明交流互鉴,必须形成共同体的文化合力,激活文化的主体间性。我们既要坚持文化独立的自主性,把握每种文化独特的历史、形式和潜能,将文化视为生命有机体,又要将文化传播与文化交往视为文化发展常态,将文化对话与融合视为文化发展的基本形式,更好地促进文化交流互鉴。不同文化的交往体现了不同民族和地域的实践经验与思想观念的交流,这种交往不仅有助于增进了解,而且有助于拓展自身的文化视野。

实现文明交流互鉴,必须汇聚多样性文化的合力,消解单向度文化逻辑。文化霸权文化殖民是一种陈旧的文化发展与传播形式,是强势文化试图取代弱势文化,或将自身文化价值观强加给其他文明的方式。在交流互鉴中形成共同体的文化合力,要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自觉,要有关怀人类共同命运的世界意识。正是在文化交流互鉴中,人们合理理解不同文明的差异,才能认识到文化冲突的深层次原因。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民族的文化之所以成为世界的文化,不仅因为其有独特的魅力而无可取代,而且因为能在与其他文化交流互鉴中成为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历史证明,越是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文化,越是具有绵延不绝、生生不息的发展动力,越会成为文化发展的典范。



《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的倡议与行动(20239月)》书影

中华民族在走向复兴的过程中,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互相结合、互相成就,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凝结着中华文明追求美好未来的恒久价值,蕴藏着化解当前人类现实困境的经验启示。我们深信,以新的文化使命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能够助力关系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的探索,为解决全球性问题提供中国方案,为世界文明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结语

今天,只有思考全球文明与人类未来,眺望人类文明的制高点,探究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文化创新机制,我们才能安顿时代的精神家园。我们之所以走向历史的深处,读懂中华文明的生成历程,理解世界文明在交融会通中和谐共生的精神品格,乃是要传承礼乐文明的精神境界,承担起世界历史使命,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文化传统是一种生成着的实体,是与一个时代的生产方式相适应的观念体系,是面向未来流动的活水。礼乐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取决于时代条件和实践需要。如果说中华文明是一条历史长河,有些河段可能九曲十八弯,但终究是大河向东流。这条长河的流向和流速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关,有生命力的文化观念总要实现实践转化,转化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今日之中国是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古老中国的当代存在,礼乐文化保留了知止与和合的精神内核,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实现了中华文明的返本开新。

人类文明史从来不是单一文明的发展史。随着人类文明进入世界历史,各个文明在差异中共生共存,更加繁荣多彩。正如罗素所说: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过去已经多次被证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里程碑。(〔英〕伯特兰·罗素著,胡品清译:《中西文化之比较》,载《一个自由人的崇拜》)任何文明都不可能完全拒斥其他文明而独立存在,文明冲突与观念碰撞使人们越来越深刻地感受到文明霸权的代价,进而形成多元文明相互借鉴与融合的自觉。

【本文为全球文明与人类未来·尼山报告2023”的第四部分,系中国孔子基金会全球文明与人类未来·尼山报告2023”课题结题成果之一。课题组成员:臧峰宇(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院长)、刘增光(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副教授)、辛亚民(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副教授)、宫志翀(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讲师)、魏博(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讲师)、邵磊(中央社会主义学院中华文化教研部讲师)、常达(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助理研究员)。报告在写作过程中得到中国人民大学校长林尚立教授多方面指导,特此致谢。本文刊载于《走进孔子(中英文)》2024年第4期。本刊出版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本刊文字及图片。】

转载:走进孔子杂志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