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先达
日期:2023-07-20陈先达,1930年12月生,江西鄱阳人,中共党员,我国著名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教育家,我国培养的第一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杰出代表。
陈先达1987年被评为北京市“教书育人”先进工作者。1991年起享受政府津贴。2009年被聘为中国人民大学首批一级教授。1999、2003、2017年分别获中宣部第七届、第八届、第十四届“五个一工程”奖。1992年,著作《被肢解的马克思》获吴玉章奖金一等奖。2007年,著作《走向历史的深处——马克思历史观研究》获第一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2009年,论文《哲学中的问题和问题中的哲学》获第五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13年,合著的《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若干重大问题研究》获得教育部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哲学类著作奖一等奖。2014年,著作《问题中的哲学》入选2013年度《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2015年9月17日,陈先达荣获由中央电视台和光明日报社联合主办的“寻找最美教师”大型公益活动“全国十大最美教师”荣誉称号。2015年,《历史唯物主义的史学功能——论历史事实·历史现象·历史规律》获教育部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2016年12月,陈先达获颁第五届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终身成就奖。2019年,《陈先达文集(14卷)》获北京市第十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021年,陈先达等编著教材《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5版·数字教材版》获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二等奖。同年,陈先达获颁“光荣在党五十年”勋章。
1963年,陈先达在《教学与研究》发表《实践检验和逻辑证明》,得出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结论,是我国学术界较早系统探讨检验真理标准问题的文章。20世纪80年代,陈先达与靳辉明合著的《马克思早期思想研究》,是国内最早系统而深入研究马克思早期思想的专著。进入21世纪后,陈先达针对哲学面临的困境和问题,阐释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和功能、哲学发展的方向。
1992年,陈先达出版著作《走向历史的深处》,书中提出和探索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的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在哲学和社会科学理论界产生了重大影响,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成果特等奖。
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他的学术研究和理论写作倾注了对中国社会发展问题的哲学思考,围绕中国的历史发展、现代化道路和文化等问题,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等刊物上发表了系列学术论文,出版了《问题中的哲学》《中国百年变革的重大问题》《历史唯物主义与当代中国》《哲学与文化》等著作,近年来在《求是》《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上发表了数十篇极有思想深度或理论分量的长文,产生较大反响。其通俗理论著作《理论自信-做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荣获第十四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显示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家的社会担当和思想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