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通知
首页 > 新闻通知 > 学院动态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2021级新生开学典礼举行
日期:2021-09-13

2021年9月13日下午,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2021级新生开学典礼在八百人大教室举行。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王轶教授出席典礼并致辞,哲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臧峰宇教授,哲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徐飞教授,哲学院教师代表,第十六期爱国宗教界人士研修班学员及两百余名本硕博新生欢聚一堂。

1.jpg

哲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徐飞教授主持开学典礼,介绍出席典礼的学校领导、学院领导和老师。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王轶教授代表学校欢迎各位新同学进入人大哲学院。他表示,人大哲学院是一个有着光辉历史和悠久传统的学院,是国内哲学教学、科研、咨政和培养高级人才的重镇,是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哲学教育、研究机构,被称作“新中国哲学教育的工作母机”。近年来,人大哲学院把建设世界一流哲学学科作为发展目标,经过不懈努力,取得了重大的阶段性成果。人大哲学院形成了包括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博士后研究人员、港澳台学生及外国留学生教育在内的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为国家培养了8000余名杰出人才。今年人大哲学学科成立65周年,王轶教授代表学校向哲学院全体师生和校友们表示热烈的祝贺!

2.jpg

人大哲学的光辉历史需要传承,人大哲学的时代潮头需要同学们披荆斩棘、乘风破浪。王轶教授向同学们提出了三点期待:第一,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并为之努力奋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一个需要新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新思想的时代,是一个哲学大有可为的时代。作为哲学院的学子,更应具备这种使命感和责任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是一个终身课题,要常修常炼,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第二,形成牢固的底线思维,并常存敬畏之心。《孟子·尽心上》有云:“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不该做的事坚决不要做,该做的事情绝不含混敷衍,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扣好每一颗扣子。第三,养成独立思考的基本素养,辩证地看待问题。只有学会独立思考,才会有自己的想法;只有自己有了想法,才能自主地从事学习和研究。

3.jpg

在校生代表、2019级本科生瞿欣畅通过对“哲学是什么”、“为什么要学哲学”的不断追问,阐明哲学是最关乎我们自身的学问,“爱智之旅”将伴随我们一生。同时作为哲学人,要有对时代问题的思考、对前途命运的关切。希望同学们能够和德才兼备的良师、志同道合的益友一起,重拾那些被视为稀缺品的志趣:阅读、好奇、思考、怀疑、审视。在致知之路上,认识你自己,“作为人而成为人”。哲学期待着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里历尽千帆,对“哲学是什么”、“为什么学习哲学”,给出自己的答案。

4.jpg

学生代表、2021级博士研究生王誾以自身为例,以“为什么学”、“如何学”为主题,坚定了力学笃行的方向和目标。经过20年的社会历练之后才重返校园,他尤其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身为“大龄博士”,所从事的研究很大程度上是真正的兴趣使然,是为了解答长期实践中所遇到的困惑,寻求对感性经验的理性梳理和理论提升。要为人民而学,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而学,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而学,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学。

5.jpg

学生代表、2021级硕士研究生熊婉吟分享了进修哲学的心路历程。日常语言中所说的“有用”往往被限制在一个具体的问题或领域,离开了这个语境它就不再“有用”。它的生命力是有限的。而哲学是不受限的,只要我们的心灵还在思考,只要我们对这个世界还存在好奇,哲学就不会离开。哲学是自由的。不是我们选择了哲学,而是极其幸运地,哲学选择了我们。它决定了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决定了我们存在的方式。一旦爱上哲学,哲学就会成为我们一生的内在的事业,去超越沉沦于世的繁碌和平庸。

6.jpg

学生代表、2021级PPE班本科生冯一豪分享了对本专业的认知与未来发展的思考。从哲学的思考出发,从更加多元的角度深入思考,从学科交叉的视角来更加深刻地理解问题。通过在PPE的学习可以获得深入人文社科领域的必备基础,发现、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跨学科、多视角的思维训练,为日后的发展打下深厚而广博的基础。愿在未来四年与大家一道体味哲思的奥义,领略思想的伟力,寻觅社会的真谛,镌刻无悔的记忆。

7.jpg

学生代表、2021级强基哲学本科班王佩瑄分享了对强基计划的认知与选择哲学的原因。哲学不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需要习得的思维模式,一方面愈探、愈出、愈研、愈入,另一方面包容且始终拓新进取。真诚感谢与人大哲学的邂逅、与同学们在人大校园相遇的缘分;热切希望对智慧的热忱能一直与大家相伴,希望更多的人能感受到哲学——这门古老而生机勃勃的学科那独特深蕴的气质和魅力。

8.jpg

学员代表、第十六期爱国宗教界研修班学员仁钦扎木苏对提供这次学习机会的中央统战部、中国人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的各位领导和老师表示了诚挚的感谢。他相信此次培训将使学员们更快地提升自身理论水平,重新认识我国宗教中国化的意义,提升未来工作生活中让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履职能力,深入坚定的铸牢中华族共同体意识。愿与学员们一道,在未来要坚守初心、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升华宗教“利益众生”的精神和以“为人民服务”的中国共产党伟大精神的相应与具体实践,尽己全力,维护民族团结,促进宗教和顺;以史为鉴、开创未来,铸牢中华族共同体意识。传承中华民族五千年来和平、和睦、和谐的理念,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起必胜信心和发挥宗教界应有的作用。

9.jpg

教师代表、政治哲学教研室田洁老师以三句话寄语新生。第一,在大学要找到自己。古希腊的德尔菲神庙上篆刻着一句神谕,“认识你自己”,这件看似简单的事却充满挑战。希望接下来几年的哲学学习能够帮助同学们不断检验与分辨,见到真正的自己,在严格的哲学意义上拥有真实独立的自我第二,要成就自己。大学生活是人生中十分特殊的一个阶段。大学能够给蓬勃生长的灵魂足够的自由和养分,让它可以勇敢地去实践自我,请不要辜负大学时光,不要辜负自己。最后,给我们惊喜。一所大学的教育成功与否,最终取决于它所培育的学生。你们应该是在我们的指导和帮助下,凭借你们自己的努力和期望生长而成。每一个园丁都希望自己的花圃中盛开出别具一格的美丽。我们热切地期待着,你们用你们自己独特的样子给我们带来惊喜。

10.jpg

哲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臧峰宇教授代表哲学院向新生们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以“求新的哲学与求是的探索”为题,勉励同学们在固本求新的哲学探索中成己成物,以志存高远的理念塑造稳健的人生。他与同学们分享了三个观点,一是哲学是求新的,在一定意义上彰显了哲学的时代性,真正的哲学总是反映时代的本质特征,揭示时代的精神现象,映现时代的发展趋势,希望大家在时代语境中理解哲学问题。二是具有高度思辨性的哲学体现为深邃的理论研究,这种理论研究具有改变世界的旨趣,因而彰显了现实性力量。深入理解哲学与时代的关系,就要把握哲学的现实性,正是在实践活动中,我们在理想和现实交汇的光亮中行走,在观念的实践转化中彰显哲学的现实性品格。三是理解哲学与时代的关系与哲学的现实性,就会发现哲学是伴随我们生命始终的大学问。与常识性的知识学习不同,对哲学的学习与人的精神世界是内在一致的,从中我们要思考一些根本性的问题,确认行事的充分理由,自觉投入一种求是的探索。求是就要探究事物的真谛、本质和规律,每求真是,体现了追求真理的精神。求是的过程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探究事物发展规律的过  程,一个人的哲学学养深层次地塑造了求是的境界。希望同学们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更好地理解求是的探索,致知穷理、博闻强识,在面向实践的思考中加强对话、增进友谊。希望在人大哲学院的求学经历特别是即将接受的哲学训练使同学们终身受益。

1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