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第四十九届“人大马哲论坛”:空间哲学问题:从辩证唯物主义到历史唯物主义
日期:2022-12-052022年12月2日下午,由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心主办的第四十九届“人大马哲论坛”在线上举行。本次论坛邀请到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刘怀玉先生作题为“空间哲学问题:从辩证唯物主义到历史唯物主义”的主题讲座,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张文喜教授主持讲座,来自全国其他高校的师生聆听了此次讲座。
讲座伊始,刘怀玉教授明确指出本次讲座的要点与思路,历史唯物主义空间化概念并没有现成的经典文本与理论来源可以遵循,需要一番艰苦细致的前提性批判与内在逻辑重新建构工作。首先,反思和检讨传统教科书中著名的物质本体论的空间概念;其次,纠正经济决定论与地理决定论的误解;最后,阐述空间化概念的基本内涵与建构的可能性。讨论的重点集中在政治经济学批判语境下马克思的社会关系再生产、社会有机体、历史自然观,特别是“以时间消灭空间”的空间化思想。讲座主要围绕三个原理和一个案例展开。
首先,关于“辩证唯物主义的空间观之形成及其局限”问题。刘怀玉教授认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空间概念首先并非历史唯物主义的问题,而是作为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世界本体论问题而出场。恩格斯与列宁分别在《反杜林论》与《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两部名著中表述了最为经典的马克思主义的时空观。把空间作为自然物质本体论问题,很大程度上与恩格斯所面对的杜林将其作为自然哲学问题来研究相关。杜林在《哲学教程》中认为时空是有限的,而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强调时空无限性,而且《自然辩证法》的重心在于空间的本质抽象认识论。我们所认识的时空是有限的相对的,但研究重心仍然是其绝对无限性。恩格斯“跟着杜林走”,捍卫唯物主义时空的绝对客观性与无限性原则,反对康德的先验直观的即主观的时空观,强调杜林把时空概念与时空客观实在混淆起来,是含糊的唯物主义者。列宁“接着恩格斯”,系统阐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时空观,把恩格斯的思想实质性地向前推进一步。恩格斯列宁空间观属于哲学唯物主义,由于论战需要,他们当时不可能从马克思的社会生产实践,特别是社会关系的生产与再生产的角度来理解空间的社会历史内涵特征。
其次,关于“作为历史观与空间观之统一的‘空间化’”问题。刘怀玉教授认为,除了从物质本体论层面来理解马克思的空间概念,对马克思主义空间概念另外的“误解”是,认为空间概念是社会空间概念。仅仅在决定论或还原论意义上把空间视为再现更为本质的深层存在比如经济基础的方式,一种社会结构,这是不够的,必须把对空间的概念理解再次上升为空间化。这就是把空间与历史概念统一起来,空间是历史过程的空间而历史是空间中的历史。空间化转向并非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否定而是更彻底地贯彻。空间观作为历史唯物主义范畴,是与其以社会关系为核心的生产实践概念,表征社会结构性、共时性存在的社会有机体概念以及高度历史化的第二自然概念密切相关的。
再次,关于“三个原理”的阐述。第一个原理是关于“社会关系的生产与再生产的空间化意蕴”问题。刘怀玉教授认为,社会关系的生产首先指任何社会生产都是在结成一定社会关系的前提下才能进行生产,而这种一定社会关系条件下的生产既生产出新的产品也生产出新的社会关系。其次指任何社会生产都具有阶段上的连续性与形态上的转化性的过程关系特征。社会关系的生产与再生产是体现社会物质生产过程具体内容的“形式”,是支撑社会存在的整体结构力量。而资本主义的“生产”不但是一定空间与时间制约下的物质生产,而且是社会关系的差异化再生产过程,更是一个不断地超越地理空间限制而实现的空间的“自我生产”过程。资本主义发展到当代,其主导生产方式就是“空间的生产”。
第二个原理是关于“社会有机体之共时性与空间性内涵”问题。刘怀玉教授指出,社会有机体是人的实践,特别是交往实践的产物。从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出发,我们能够理解通过人与人关系所构成的社会结构的共时性与空间性内涵特征。社会有机体理论与古典社会学和二十世纪结构主义的社会观的根本区别就在于,首先,从实践的观点出发把社会看作是一个以物质生产活动为基本动力源泉的自我生成、自我组织的系统与过程,而不是某种一成不变的自然秩序或无意识结构;其次,坚持从矛盾的观点出发来理解社会有机体的自我协调、自我冲突的功能特点,坚持社会有机体既在矛盾冲突中产生发展,又在协调统一中自我完善巩固的观点,坚持社会历史性优先于社会有机体的结构性共时性的观点。
第三个原理是关于“从自然中的生产到空间的生产”问题。刘怀玉教授认为,“人化自然”与“历史自然”概念是深入理解空间概念的历史唯物主义本质的必经逻辑环节。人与自然的关系有两次历史飞跃:即从前资本主义社会人对自然的依赖性发展的自然历史状态到资本主义社会人对自然的支配性发展的历史自然状态;也是从第一自然空间中的物质生产过程与方式上升到第二自然空间即社会空间本身的生产过程与方式的转变,揭示出人类通过实践不断地超越自然界限与人化自然的历史界限,从而自我生成与构成社会空间的自由自为的空间化过程。
最后,一个案例是“从‘用时间消灭空间’到‘用资本生产空间’”。马克思提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革命性本质在于“用时间消灭空间”。刘怀玉教授认为,这一论断可以视为现代空间实质上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物之思处。资本按其本性来说,力求超越一切空间界限。创造交换的物质条件(交通运输工具)对于资本而言相当必要。社会从空间中获得解放的历史趋势,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获得了重要的发展,并且采取了能够反映资本内在逻辑的独特形式:通过消灭来实现解放。空间的发展已经成为整个社会发展的必要环节,所谓世界的压缩不只是受现代化普遍进程影响,更是建立在劳动和资本关系之上的生产方式的具体必然。
在互动交流环节,在场师生就“什么矛盾推动马克思恩格斯空间思想的发展”、“将现代社会转型问题和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结合起来有哪些可以深入研究的方向”、“空间哲学语境下‘空间’问题之‘本体论’和‘存在论’概念差别”等问题与刘怀玉教授进行对话。
历时两个多小时的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