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通知
首页 > 新闻通知 > 学院动态
预告 | 历史时刻中的审美凝视
日期:2025-10-31

微信图片_2025-10-31_202003_577.png

历史时刻中的审美凝视

时 间

2025年10月31日-11月2日


地 点

中国人民大学中关村校区立德楼4-5楼


主办单位

中华美学学会青年美学专业委员会


协办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当代中国哲学发展研究中心


 会议议程

开幕式

/ 9:00-9:30  立德楼401

主持人:李修建 

致辞人:

臧峰宇(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院长)   

张颖(中华美学学会青年美学专业委员会主任) 

王旭晓(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


合影

大会主题报告

/ 9:45-12:00  立德楼401

主持人:张颖


技术时代经验的贫乏与拯救感性经验的可能性

发言人:牛宏宝(中国人民大学)

与谈人:刘成纪(北京师范大学)


主体性思想与80年代的现代性启蒙

发言人:徐碧辉(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与谈人:王德胜(首都师范大学)


什么是诗意?——兼谈美学的两难

发言人:彭锋(北京大学)

与谈人:陈剑澜(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艺术批评中“趣”观念发展的三个时间节点

发言人:张郁乎(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与谈人:余开亮(中国人民大学)


11月1日 · 下午场

第一会场 立德楼401

 第一场

/ 14:00-15:55(每位发言15分钟, 讨论25分钟)

主持人: 余开亮


“听香”悖论中的中国古典美学精神

王一楠


“白蘋”与“折柳”:中国古典诗歌中的离别空间与草木审美

李旭阳


“乘物以游心”:庄子美学视域下中国山水画“游”的观念之生成与体用

余书涵


道教与早期山水画的生成

贾瑞鹏


秩序与物——《周易》“类”范畴的美学阐释

李张怡


物皆可观——苏轼赏物美学探析

刘强强


第二场

/ 16:10-18:05(每位发言15分钟, 讨论25分钟)

主持人:吴寒


“世界美学”的现代出场与浪漫想象

李雷


诗与哲学的遇合——从文体形式追求看宗白华的“散步美学”

金浪


诗画之分与文类政治——菲诺罗萨、冈仓天心与气韵美学的现代发生

吴键


“民族帝国主义”时代的建构与抵抗:重审“明治-五四”的“喜剧-团圆”批判与“喜剧-壮剧”论

曾笏煊


近代“美育”的中国特质——以严复“美善相合”观为视点

杨旭


政治主体再造:辛亥—“五四”语境中的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说

张振

第二会场 立德楼402

第一场

/ 14:00-15:55(每位发言15分钟, 讨论25分钟)

主持人:黄雨伦


数字空间视域下人工智能生成艺术的创作主体分析

孙文娟


人工智能创作与未来艺术体验——“难以分辨性”问题新解

欧阳霄


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艺术模态——基于康德审美判断四个契机的分析

冯原   


默认美学:算法介入中的摄影

苏林


模件、时风与格调:AIGC时代书法审美体系的解构与重建

李嘉文    


控制论的幽灵:美苏信息战与赛博美学的诞生

耿弘明


第二场

/ 16:10-18:05(每位发言15分钟, 讨论25分钟)

主持人:欧阳霄


歧感、辩证与创伤:当代艺术剧场性的三种面向

舒志锋


物性记忆:缘起·机制·个案

李雨轩


影像鲍曼:一种记忆的道德实践

秦佳阳


为外形定价:模特“颜值”的文化生产

熊亦冉


再造海岸:“风景如画”的核电站

杨茜


第三会场 立德楼501

第一场

/ 14:00-15:55(每位发言15分钟, 讨论25分钟)

主持人:李三达


艺术创建历史:海德格尔论艺术作品的历史性

赵宝明


论“发明”作为技术与艺术融合的新原则

陈庆


历史的“技艺”与作为“技艺”的历史:弗卢塞尔的后历史诗学

张巧


普遍历史的废墟:李格尔《造型艺术的历史语法》中非时序艺术与编年史的悖论

黎耀文


作为“构形”的艺术:论路易吉·帕莱松的美学思想及其诠释学展开

吴怡蔓


第二场

/ 16:10-18:05(每位发言15分钟, 讨论25分钟)

主持人:陈辉


作为“开端”的《犹迪斩杀荷罗孚尼》——论卡拉瓦乔作品中的惊骇时刻及其表征原乐

张霖源


“艺格敷词”的图像再现与心灵教诲:从波提切利的《诽谤》谈起

程茜雯


与古罗马人为友——蒙田论罗马废墟的转折性意义

周晓娣


摹本能否清源:技术艺术史视野下北方文艺复兴绘画的复制问题

胡艺晨   


巴洛克艺术史学的历史谱系与文化逻辑

张佳峰   


镜与谜:重思17世纪荷兰绘画的观看方法

薄雯    


第四会场 立德楼503

第一场

/ 14:00-15:55(每位发言15分钟, 讨论25分钟)

主持人:范昀


从“社交性”到“审美理念”:美与德性联结的康德方案

唐红光


力量的习练——席勒美学中的医学人类学话语

陈飞


启蒙的“语言”时刻——论J.G.哈曼对理性的审美主义批判

陈开一


现代灵魂的迷宫:《帕西法尔》与尼采的“颓废”清算

罗仕平


论扎拉图斯特拉之歌

张愉悦


存在的闪现:亨利·马尔迪内的艺术存在论

卢嘉一   


第二场

/ 16:10-18:05(每位发言15分钟, 讨论25分钟)

主持人:常培杰


文化诊断还是方法论歧路:重审当代德国文艺思想中的“昂扬(heiterkeit)”之争

姚云帆


自主艺术的扬弃与复归:理解比格尔先锋派理论的一项关键线索

汪尧翀


感性的秩序:从“低级认识论”到“审美化的认识论”

秦双杰


形式与价值——简析门罗·比尔兹利的审美价值理

陈昊


建构审美政治差异共同体:罗蒂伦理美学思想中的团结论

郝二涛


空间何以是身体的——戴维·哈维空间理论中的身体向度

李钰辉



11月1日 · 晚

(20:00-21:00)

青美会委员工作会议(立德楼503)

11月2日 · 上午场

第一场

立德楼501(每位发言15分钟, 讨论20分钟)

主持人:陈辉


保守主义与审美

范昀


范式理论在美学中跨学科迁移的合法性

李三达


《第三文本》与全球主义艺术批评

王志亮


美学权力与崇高的审美现代性——以策兰和左联诗歌为例

刘娟


第二场

立德楼503(每位发言15分钟, 讨论20分钟)

主持人:冯庆


重评“诗画一律”的美学意涵

沈沫


形塑“异域”:《经行记》中的“他者”生产与文化想象

李冰清


经由“山水”,重思风景——朱利安“畅活”哲学下的“风-景”思想研究

李寒冰


风景及其限度 ——冯至的“山水”书写与1942年的创作转向

张佳   


闭幕主题发言


/ 10:35-11:50  立德楼401

(发言20分钟,讨论5分钟)

主持人:冯庆


当前艺术中的喜悲融正美学风格及其范式

发言人:王一川(北京语言大学)

与谈人:张颖(清华大学)


文明互鉴与世界美学在20世纪以来演进的基本问题

发言人:张法(四川大学)

与谈人:李修建(中国艺术研究院)


罗兰·巴尔特的反自传写作

发言人:吴琼(中国人民大学)

与谈人:吴忌(中国艺术研究院)

闭幕式

/ 11:50-12:10  立德楼401

主持人:吴琼

致辞人:

李修建(中华美学学会青年美学学术委员会秘书长)

李科林(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本届年会承办方代表)


转载来源:“青年美学会”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