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第一课 | 臧峰宇院长为2025级研究生新生讲授院史学科史导读课
日期:2025-09-099月6日下午,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哲学第一课在通州校区公学一楼开讲,院长、党委副书记臧峰宇教授以“走进我们的哲学年轮”为题为全体2025级研究生新生讲授院史学科史导读课。活动由哲学院团委书记蔡欣欣主持。
臧峰宇院长以哲学与时代、哲学与现实为出发点,从四个历史时期对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学科发展69年来的光辉岁月进行了回顾与阐发。一是追根溯源1937—1955年的“晨光初曦”时期,即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学科的前身。从1937年陕北公学成立开设哲学课程到中国人民大学成立初期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的兴盛,强调了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学科被誉为新中国哲学教育“工作母机”的历史缘由。二是重温1956—1977年的“万象初始”时期,人大哲学系不仅为新中国哲学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积淀下深厚底蕴,还为国家培养了大量优秀的中坚人才。三是回顾1978—2004年的“复建中兴”时期,人大哲学学科重新跻身中国高校哲学界的最前列;人大哲学系也再次站上中国思想的高地,与改革时代同呼吸共命运;人大哲学学者们延续学脉和昂扬进取的精神姿态,取得了教材改革、教学创新和哲学研究领域的佳绩。四是聚焦2005年至今的“继往开来”时期,人大哲学学科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从2005年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正式成立到如今作为教育部哲学领域“101计划”牵头院系,经过多年来艰苦卓绝的探索和厚重扎实的学术积淀,人大哲学学科延续往昔薪火,在返本开新的语境中开启新时代人大哲学学者爱智求是的思想历程。
薪火相传,继往开来。臧峰宇院长就哲学院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哲学学科提出了五项要点:一要扎根中国,独树一帜,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引领,探索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哲学问题;二要强基博识,问题导向,牵头开展哲学领域“101计划”,加强哲学教学改革创新探索;三要植根沃土,传承创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中国传统哲学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四要深耕厚植,融会贯通,建构中国自主哲学知识体系,持续创造学术精品力作;五要立足当下,资政育人,加强伦理学和宗教学基地建设,打造社会服务高地。
臧峰宇院长强调,作为中国共产党亲手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的哲学系,人大哲学系经哲学系宗教学系的设立,逐渐发展为享誉全国、国际知名的哲学院。69年的思想岁月雕刻了人大哲学院令人瞩目的人文坐标,走向未来的哲学年轮延伸着她不忘初心的生成画面。在螺旋式的上升中不断超越自我的人大哲学院与共和国的哲学教育同呼吸、共命运,始终行走在中国哲学教学与研究发展和改革的前沿,定格了新中国哲学教育的缩影,始终以厚重的学术话语表达思想的力量,稳健地呈现着中国思想中的时代。
臧峰宇院长表示,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人大哲学学科始终以思想的力量回应时代需求,人大哲学院持续为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贡献哲学智慧,人大哲学人始终肩负塑造理论思维、培育复兴栋梁的使命。希望同学们肩负历史传承使命,从人大走进哲学的年轮,为哲学学科及中国哲学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塑造其精神生命,成为有理论思维的复兴栋梁、强国先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