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全国哲学研究生学术创新论坛征稿启事
日期:2025-10-28全国哲学研究生学术创新论坛是由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团委主办,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研究生会承办的面向全国哲学及相关专业研究生开展的学术类论坛。论坛自2012年创办以来,共举办十三届,规模不断扩大,投稿人数持续增加,影响力日益提升。2024年,论坛共收到全国122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哲学及相关专业的学生论文528篇,在学界反响甚佳。论坛的举办,为全国哲学研究生搭建了促进学术交流、臻进学术水平的平台;也激励着广大哲学研究生立志做大学问、真学问,关注当代哲学前沿问题,体现哲学的时代担当,为谱写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新篇章凝聚青春智慧,贡献青年力量。
当前,人工智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2025年8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标志着我国人工智能发展实现从技术突破向全要素赋能的关键跃升。面对这一历史性变革,哲学不能缺席和失语。人工智能带来的不仅是技术革命,更是一场深刻的认知革命、伦理革命和文明革命。它重塑着我们对理性、意识、价值、美、正义等多方面核心哲学概念的传统理解,呼唤着哲学的深度介入和理论创新。在“人工智能+”时代,哲学如何回应算法决策带来的伦理困境?如何理解人机协作中的主体性问题?如何在数字文明与传统智慧之间架起桥梁?如何为智能社会的治理提供价值指引?这些问题不仅关乎技术的未来,更关乎人类文明的走向。我们需要运用哲学的智慧,在继承中创新,在审度中建构,为人工智能时代提供深层的理论支撑和价值引领。
2025·全国哲学研究生学术创新论坛以“‘人工智能+’时代的哲学未来”为主题,将于12月上旬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本届论坛组委会向全国高校优秀哲学及相关专业硕士与博士研究生发出诚挚邀请,欢迎大家积极投稿,共襄盛会!
一、论坛主题
(一)论坛总主题
“人工智能+”时代的哲学未来
(二)分论题
1. 未来之路:传统智慧的当代诠释
2. 文明之变:技术浪潮的中国之治
3. 机器之德:技术社会的价值维度
4. 治理之道:公共空间的智能转向
5. 智能之思:人机共生的理性审思
二、论坛时间及地点
(一)时间
2025年12月上旬
(二)地点
中国人民大学
三、举办单位
主办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团委
承办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研究生会
四、征稿对象
全国高校哲学及相关专业
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
五、征稿说明
1.论文要求具体见附件1。来稿须为未正式发表的原创稿件,篇幅5000-12000字,不接受非学术类作品,每人限投一稿,同时请务必填写投稿作者信息统计表、参会回执以及带有本人签名的论文原创性声明PDF扫描件(见附件2、附件3、附件4)。
2.投稿邮箱:
ruczxyyjsh@163.com
3.投稿截止日期:2025年11月23日24时,逾期提交或未按上述要求投稿者不纳入评审。
4.投稿文件及命名要求:
① 请将Word版论文、信息统计表、参会回执以及带有本人签名的论文原创性声明PDF扫描件等所有需发送的文件置于一个文件夹内,以压缩包形式发送至邮箱;
② 压缩包命名为“分论题类别-姓名-学校-联系方式”,如“分论题1-张三-中国人民大学-188****1234”;
③ Word版论文命名为“分论题类别-姓名-论文标题”,如“分论题1-张三-论孔子的××思想”;
④ 信息统计表命名为“姓名-投稿作者信息统计表”,参会回执命名为“姓名-参会回执”,论文原创性声明命名为“姓名-论文原创性声明”。
六、其他事项
论坛组委会将邀请哲学领域专家学者成立论文评审委员会,对投稿论文进行评审,并由评审委员会确定大会发言和分组发言的论文作者。论坛当天将邀请专家学者对发言者的论文进行点评。本届论坛将对投稿论文进行评奖,并对获奖论文作者给予奖励。
本次论坛将采取线下形式进行,不收取会务费用,将为受邀发言人提供论坛期间的餐食、茶歇,参会人员住宿、往返交通费敬请自理,届时将通过电子邮件、电话或短信形式通知具体参会信息。
一经向本论坛投稿,即认为论文作者认同上述规定。
七、论坛联系人
杨文宇 18063329581
潘可瀛 15840923016
袁文皓 13848396992
附件: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团委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研究生会
2025年10月28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