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 | 道家研究前沿系列讲座第14讲
日期:2023-10-132023年10月10日下午,由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孔子研究院主办的“道家研究前沿系列”讲座第十四讲在人文楼600顺利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匡钊副研究员受邀作主题为“隐喻与中国哲学的说理方式——以早期道家为例”的讲座,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罗祥相博士主持,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曹峰教授、谢林德教授,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郑博思讲师担任与谈人参与讨论。
讲座开始,罗祥相博士先对匡钊副研究员作了简要介绍。匡钊副研究员是哲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华孔子学会理事、国际易学联合会理事。主要从事先秦哲学研究,有论文、译文五十余篇,有专著《先秦道家的心论与心术》、译著《中国哲学之精神及其发展》,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两项。
本场讲座主要围绕着隐喻与中国哲学的说理方式展开,重在探索早期道家中以隐喻作为哲学说理方式的范例。匡老师先从道家文献中一些耳熟能详的喻象巧妙地切入主题,再分别从“道家论心”与“吾丧我”这两个范例对作为中国哲学说理方式的隐喻进行说明,最后讨论在何种意义上谈论隐喻的说理问题,进行总结分析。本场讲座的内容共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道家与隐喻”问题。匡老师指出,早期道家文献中就有着一系列我们如今耳熟能详的喻象。因此,如欲从隐喻角度探索中国古典哲学的思维方式,道家哲学将是极佳的范例。匡老师进一步指出,“隐喻”有明确的较窄意义的所指:它是理性思维中使世界范畴化的基本方式;同时两个概念或语义域之间需要表现出相似性;并且一定涉及此两者之间的映射关系。由此,隐喻不只是功能性的文本修辞工具,而是作为理性思维机制的架构之一——在此意义上,隐喻本身就是“目的”。
第二部分,“道家论心”之例。匡老师首先指出,在先秦诸子相关文献中,心字往往是具有精神性意义的用法,“心”主要被视为具备主观经验能力的虚拟精神性实体。而同时代的道家论心,则往往强调放弃传统意义上的德性而站在最高之道的立场上,认为心应有的自然状态是“弃智”、“无情”等品质。在此论述过程中,道家实际上是借助若干隐喻,将道之色彩或说道之德性注入于心的概念中,匡老师举《老子》中的谷、渊、舍、室等例子加以例证。匡老师还特别指出,老子所善用的容器—空间隐喻,后世道家文献也有所继承。匡老师认为,道家正是通过对处于概念结构底层之隐喻的转换,从而完成了心概念在语义表层的改写。由此,隐喻作为一种理性抽象的思维方式,其深刻意义可以被直接感受到。
第三部分,“吾丧我”之例。匡老师指出,此前有关“吾丧我”的哲学研究均依赖于始于文字训诂的语文学方法,而这不能在说理的层面上揭示出所研究概念与文本其他内容的理论关系。而从哲学修辞(如概念隐喻、意象类比等)角度出发的探讨则是拓展性的。随后,匡老师从隐喻的角度来重新阐释“吾丧我”的思想义旨。他举“三籁”、“吹万”、“環中”、“梦蝶”等为例,认为它们都是连锁的结构隐喻,通过构造结构化的概念、制造相似性的喻象而使得庄子本身的哲学说理得到强化。由此,“吾丧我”作为一个哲学概念,传达出了“连续的自我转化过程”的内涵。
第四部分,“我们在何种意义上谈论隐喻”的问题。匡老师认为,如果需要完整的证据链来确立中国哲学文本说理的合理性,或许隐喻能够成为缺失的最后一块拼图。而探索隐喻的目的并非是希望对语义内容进行再诠释,而是希望以隐喻机制为道路,进而探求中国古典理性思维的可能研究路径。在此过程中,对古典语文学的关注将成为中国哲学研究新的理论增长点。
报告结束后,主持人罗祥相博士首先表达了对这场报告的听讲感受。罗老师指出,匡老师的这场演讲十分精彩,讲座时长达2个小时,信息量也非常大。讲座的主旨是从说理方式的角度来显明中国哲学的思维模式,匡老师的目标在于揭示中国哲学的独特说理方式。中国哲学之所以为“哲学”,其共同之处正是在于哲学式的理性思考或哲学说理的方式。这是加强中国哲学的哲学性的关键所在。
随后,几位与谈人分别针对报告内容表达感受并提出问题。首先,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谢林德教授根据“道家论心”问题,指出在何种根据上我们能够认为先秦诸子将心视为了一种实体。谢林德教授进一步提出,隐喻的应用在中国理性思维中是否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紧接着,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曹峰教授认为这场报告深刻而精彩。同时,曹峰教授也指出,应当进一步挖掘中国隐喻更强烈的中国色彩。最后,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郑博思讲师提出了隐喻之于类比的区别等问题。针对几位与谈人提出的问题,匡老师作了细致回答。
最后来到了问答环节,现场同学们踊跃发言,气氛热烈。对于匡老师的精彩讲座,同学们提出了是否能明确中国隐喻的边界、是否能够进一步细化隐喻在结构中起到的具体作用、隐喻的局限性等诸多问题。匡老师逐一作出了耐心的解答。
在热烈的掌声中,本场讲座圆满结束。匡钊副研究员的报告角度新颖、范例丰富、内容详实、层层深入。本次报告针对中国哲学的理性思维模式提出了新的研究视角,同时也向在场的所有人展现了优秀的学术研究范式,具有深刻的启发意义。
撰稿人:李湜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