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研究
首页 > 学术研究 > 学术动态
庄子学派的道论与老子之“道”的诠释困境
日期:2021-03-26

WechatIMG3043.jpeg

2021年3月24日晚7点,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道家研究前沿系列讲座”第十二讲在中国人民大学人文楼600会议室举行。此次讲座特别邀请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王威威教授做客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主讲“庄子学派的道论与老子之‘道’的诠释困境”,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罗祥相老师担任评议,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曹峰教授主持本场讲座。

讲座开始,王威威教授简单介绍了本场讲座的研究背景:老子将“道”确立为天地万物的本原,但是关于“道”的许多表述存在着多种解释的可能性。直至今日,关于老子思想中“道”与“有”、“无”的关系,“道”与“一”的关系等问题依然争论不休。其中,庄子学派也试图解决老子思想诠释中的分歧和矛盾,并在解决这些问题的同时赋予了“道”以新的内涵。讲座内容主要分为两部分,“道”与“有”“无”的关系和“道”与“一”的关系。

第一,“道”是“无”还是“有”?王威威教授指出已有不少学者探讨过此问题,如胡适、冯友兰、詹剑峰、王博等。但在今天依然还存在着继续探讨的空间。“道”是“无”还是“有”的诠释困境,首先在先秦的文献如《黄帝四经》、《管子》四篇、《鹖冠子》等文本中对此多有阐发,试图解决这一问题,但其解决之方法多为将道阐发为“虚无”的方式。到了《庄子》,内篇中有很多对于道的讨论,如《齐物论》《大宗师》《应帝王》等等,庄子认为“有”“无”都不是最根本、最终极的存在,因此,道不能是“有”,也不能是“无”。到外杂篇中,庄子学派则将描述性的语词“无有”变成本原之“道”的一个称谓。

第二,“道生一”还是“道为一”?《老子》自身给出一些线索,如第十四章、第四十二章等。经王威威教授梳理指出,一些学者认为“一即道”,如张舜徽、蒋锡昌、陈鼓应,其它学者如张岱年、高亨、王中江等则提出不同见解。此一问题,在先秦的典籍中,已有对“道”和“一”的关系也做过探讨,比如《黄帝四经·道原》《吕氏春秋·大乐》《韩非子·扬权》《凡物流形》等。值得注意的是《庄子》内篇中的《大宗师》《齐物论》《德充符》和《天地》篇中,庄子提出了“道通为一”,“复通为一”“与我为一”“万物皆一”等说法。“一”在此指混而未分的整体,是通过修养而达到的精神境界。到外杂篇中,《天地》篇提出“泰初有无,无有无名。一之所起,有一而未形。物得以生谓之德”的说法,认为万物并不是直接从“道”(“无”)中产生,必须通过“一”这一中间媒介才能产生。

最后,王威威教授总结观点并得出结论:在老子思想中,“道”与“无”“有”“一”有着复杂的关系。庄子和庄子后学通过辨析其间的关系,明确了“道”的内涵。庄子认为“有”和“无”都不是最根本的存在,道不能是“有”,也不能是“无”。庄子后学进一步提出“无有”的概念解决“道”与“无”“有”的关系问题。庄子后学也有以“无”“至无”为“道”的主张,但是,他们去除了老子之“道”所含之“有”,使道变为纯粹的“无”。关于“道”与“一”的关系,在老子思想中存在相同与不同两种解释的可能性。庄子思想中的“一”意为混而未分,是通过不断提高自己的修养而达到的精神境界,也是庄子对万物最本真的存在状态的认识,但他认为“一”只是描述性语词,并非对“道”所生的没有分界的“物”之整体的称谓。庄子后学以“一”为“道”与“物”的媒介,“道生一”而“物”得“一”,比较圆满地解决了这一问题,而且,这一思路也可以解通老子思想中“道”与“有”“无”的关系。

WechatIMG3044.jpeg

在评议与提问环节,罗祥相老师首先对王威威教授的讲座做出了总结和评议,并提出问题:一、根据王博教授的观点,以“无”作为“道”的循环运动的起点和终点,以“有”作为“道”的循环运动的中点。但“无”是无限,“有”是有限,以“道”为“有”,“道”是否会变成有限者,不能作为万物的创生者了?二、在讨论“道”与“有”“无”、与“一”的关系中,王先谦《庄子集解》对《天地》篇文本“泰初有无无,有无名”的断句方式,是否有利于得出现在的结论?曹峰教授补充到,需要注意到王威威教授讨论的前提,即认为在时间上先存在《老子》的完整思想,之后先秦思想家们才就此分析其问题、矛盾并尝试解决的。那么这个前提是否成立,也是值得思考的。罗安宪教授指出问题的关键还是在于如何理解“道”。“道生一”的问题,在生成论和存在论上有不同意涵,两者不是同一个“一”,需要加以注意。本次讲座线上与线下同时进行,在线讲座有一百多人参与听讲,大家就《庄子》中的“有”“无”问题,《齐物论》与《老子》中的“一”的关联问题,和怎样看待以老解庄、以庄解老等问题进行了提问。王威威教授进行了详细解答。

总之,本次讲座对庄子学派的道论和其对老子之“道”的诠释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试图从庄子及其后学的角度打破老子“道”论诠释的困境。王威威教授深入浅出,逻辑严谨、例证清晰地为大家进行了精彩的讲演,丰富了大家对于老子道论和庄子学派赋予“道”之新内涵的认识。

WechatIMG3045.jp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