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 | 第三十九届“人大马哲论坛”:试论唯物史观的“前史”与“后史”
日期:2020-12-282020年12月23日(周三)19时,第三十九届“人大马哲论坛”以线上形式在腾讯会议举行。本次论坛有幸邀请到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张曙光教授带来题为“试论唯物史观的‘前史’与‘后史’”的主题讲座。论坛由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罗骞教授主持、张文喜教授、刘志洪副教授评议,校内外近三百名师生热情参与。
张曙光教授主要从三个部分来论述讲座的主题,即从马恩的经典著作说明唯物史观的“前史”和“后史”、学界没有足够重视唯物史观的“前史”和“后史”及其与唯物史观的贯通性的问题、主要结论。
第一部分,张曙光教授主要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讲点论著出发来阐发唯物史观的“前史”和“后史”的问题。张曙光教授开宗明义地提出,唯物史观的“前史”与“后史”,也可以表述为唯物史观的“上篇”和“下篇”。它们指的不仅仅是历史,还是关于历史的见解和理论。这种见解和理论在马恩的著作中已经涉及,但是不多,也不是他们的重点,这就需要我们加以阐发,以便以更加具体、深入、开阔的视野来思考、丰富和发展唯物史观并借以透视和理解我们自身的命运。
关于唯物史观的“前史”,张曙光教授首先从标志着唯物史观创立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说起,认为这个著作涉及到唯物史观的“前史”,即马克思、恩格斯称之为“人类历史的前提”。他认为,在从恩格斯的《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中的作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以及马克思晚年的《人类学笔记》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即马克思创立的唯物史观有一个“前史”,补写好这个“前史”,我们对人类活动和人类社会历史的理解,就有了自然史和生命史的根基。
关于唯物史观的“后史”,张曙光教授提到了《<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以下简称《导言》),特别是在《导言》中马克思对艺术和希腊神话的称赞,进而表明在我们今天高度利用自然力的时代,神话还没有消失。他认为,在《形态》中,马克思批判德国观念论,提出了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正确地指出了这些永恒的绝对的观念从属于人的生活以及在阶级社会中它的意识形态属性,那些符合人的心理和精神需要的东西,且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人类对永恒的价值和意义的追求,而恰恰是象征性符号和人类对永恒的绝对的意义的追求,构成了唯物史观的“后史”。
第二部分,张曙光教授主要阐释了为什么学界没有足够重视唯物史观的“前史”和“后史”及其与唯物史观的贯通性的问题。他认为,如果说唯物史观的“前史”所看重的是自然和人的动物性,那么“后史”所看重的则是人的精神、符号。马克思在创立唯物史观前后都有从自然和精神两个方面来理解人类社会。
他进而认为我们没有从唯物史观的“前史”和“后史”来看待问题的原因在于,马克思已经把人类、人类社会确立为主体,并且马克思在《导言》中还提出了一个出于历史又超越历史的结构性的方法论原则。马克思从物质生产和生产方式出发,来理解人类社会,但是他遇到了困难,马克思认为问题在于各种经济关系在现代资产阶级社会内部的结构。这也是阿尔都塞的结构主义从马克思这里找到的根据。在马克思所处的时代,从自然和人的动物性和从符号、精神和人的神性来看问题的方式,已经不能作为主导性的范式了,而唯物史观就是在此基础上的更高程度的综合。
第三部分,张曙光教授主要阐发了三点结论性见解。第一,他认为在自然的联系占优势的前资本主义社会,唯物史观的解释效力是有限的。人的自我意识其实是生命和精神的通道,我们从这个通道既可以走向更加光明的境界,也可以通向更加黑暗的地方。前者称之为觉悟,后者则是自我的迷失和堕落。
第二,他认为唯物史观的“前史”和“后史”都既具有相通性和普遍性,也具有个别性和差异性。全球化的过程中,由于自然历史条件不同而形成的不同的文化和精神世界,不仅能够显示出来,而且需要各个民族去维护。这是经典唯物史观不那么重视的。
第三,他认为唯物史观的“前史”与“后史”是两极相通和互补的,并且它们与唯物史观的区分也是相对的,因为人类及其社会同时具有自然生物性、社会性、符号精神这三重性,人类是这三重性的生命结构,这一结构是历史的生成和展开的,并且主张用一种开放的循环论的观点来替代进步主义,认为每一次循环都使得我们对外部世界和我们自身的认识更加深入。
在评议环节,张文喜教授、罗骞教授、刘志洪副教授分别就讲座的主题,提出自己的感想和疑问。
张文喜教授首先认为此次讲座可以理解为对《人的世界与世界的人》思想的深入和回响。他认为这种对唯物史观“前史”和“后史”的划分方式别开生面,表露其鲜明的理论态度,并深受启发。
其次,他认为马克思唯物史观对黑格尔具有神圣性的批判的底牌的揭示表露了黑格尔的哲学在当时有市场的原因在于,黑格尔神圣化的思想和意识迎合了德国民族的民族感情,也就意味着马克思看到了观念论的正面作用。
再次,关于马克思唯物史观在更高程度的综合性工作,张曙光教授从动物性和社会性或者人的自然性和超越性的综合的角度来理解,这种对唯物史观的理解路数表明了中国学者对马克思唯物史观现实的、合乎马克思主义哲学精神的理解。
最后,张文喜教授十分赞同张曙光教授将唯物史观的“前史”、“后史”以及整个唯物史观贯通起来的理解的看法,他进而认为,唯物史观的“前史”和“后史”实际上是一张纸的正面和反面。换句话讲,马克思唯物史观的诞生,没有所谓的早期和后期,而是存在一以贯之的精神。对唯物史观的研究要求我们在当代的语境当中跟马克思进行更深度的对话。
罗骞教授认为,唯物史观的“前史”和“后史”是一个思想的原则和逻辑的问题。张曙光教授以“前史”和“后史”的概念,分别强调了在对社会历史的理解中,作为物性、自然属性这个层面和作为精神性、超越性的层面。他判定这个主题实质上是对经济还原论和抽象决定论的批判性反思。
在他看来,唯物史观的“前史”和“后史”蕴含在整个唯物史观之中,因而我们有必要从不同的维度来理解和解释社会历史的现象,进而把握唯物史观的贯通性。关于如何理解唯物史观理论的适用性问题。如在前现代社会,唯物史观本身的历史性问题,其解释的对象是整个社会历史发展,还是现代社会,值得我们思考。
刘志洪副教授认为,唯物史观的“前史”和“后史”既是对社会历史的把握,也是对于人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的理解。这种对唯物史观的理解既表达了我们中国学者在当代既坚持又发展马克思思想的诉求,更表达了我们中国学者的哲学理论的自我主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三点疑问:其一,他认为关于唯物史观的“前史”和“后史”的概念,是否用“上篇”和“下篇”,“前篇”和“后篇”,“首篇”和“末篇”等表述更为准确。其二,主张从社会的解放和人的自由来理解神性,有助于将神性与马克思的相关思想更加有机的结合起来。其三,关于马克思唯物史观在不同时期的解释效力的问题,我们一般意义上主张的唯物史观在前资本主义社会的解释力稍弱,但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就明确的否定了这种观点,认为唯物史观对于前资本主义社会同样具有解释力。
张曙光教授对以上评议以及同学们关于如何理解唯物史观及其唯物性,人工智能与唯物史观的关系等问题,做了耐心的解答和富有针对性的回应。
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落下帷幕。
图/文:卞伟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