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研究
首页 > 学术研究 > 学术动态
道家研究前沿系列讲座(总第11讲) 《道体论》的哲学解读
日期:2021-03-27

2021年3月18日晚7点,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道家研究前沿系列讲座”第十一讲在中国人民大学人文楼600会议室如期举行。此次讲座特别邀请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学院尹志华教授做客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主讲“《道体论》的哲学解读”,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罗祥相老师担任评议,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曹峰教授主持本场讲座。

1616843503376298.jpg

1616843585217228.jpg

讲座伊始,尹志华教授首先介绍了复旦大学哲学院丁耘教授的近著——《道体学引论》,以及2019围绕此书于北京大学举办的名为“当代中国哲学五人谈”的学术讲座,这些意味着诸如中国传统思想中的“生生”、“道体”之类的资源已经成为当代中国哲学界的重要话题。丁耘教授的《道体学引论》一书,其持论为道体大义乃是“即虚静即存有即活动”,丁耘非常推崇近代人刘咸炘之学术,服膺其论道体“周物”而又“超物”的义旨,但同时又提出刘咸炘以“超物”、“周物”为万物总体之大全有所不足,其实“超物即无,周物即一。即无即一,正是道体。” 尹志华教授提出,丁耘的此等见解其实已见于唐代题名为“通玄先生述”的《道体论》之中。《道体论》是道藏中所见的一篇文献,全文11000多字,前人如任继愈的《道藏提要》、施舟人主编的《道藏通考》、卢国龙所著《中国重玄学》以及日本学者山田俊的《<道体论>考》等研究论著中都有所提及。尹志华教授指出,《道体论》首先关注的是“道以何为体”,也就是道的存在方式问题,而从先秦时代的《道德经》第21章、《庄子·大宗师》至唐代的成玄英《老子义疏》和《道体论》,都曾围绕此问题进行阐释,其间的共识是“道体虚无”,但要确证“虚无之道”的存在,则是一个理论难题。隋唐以降,面对佛教关于道体的论难,诸家多根据《道德经》中“唯恍唯惚”的说法,提出“道”不可定言有,也不可定言无。《道体论》则提出常道以“以有无、非有无为体。”、“以非有非无、亦有亦无为体。”的观点。其次是道既超越而遍在的特点,这从《庄子》到王弼、郭象等都有所论述,《道体论》提出“道者非有非无,无终无始,圆体周于万物,微妙绝于形名。” 再次,《道体论》关注道与物的关系,提出道是物性之始,道生成万物的方式为生不生,道与万物常同常异等观点。与此同时,其 “道寓于物”的说法也面临着来自当时佛教学者的挑战。在佛教的理论冲击下,道家由于其道生万物的观点,共同面对着“恶”从何来的问题,这与莱布尼茨《神正论》所述相似,《道体论》则以“体备善恶,而善恶非理。”对此做出理论解答。最后,尹志华教授指出面对佛教对道教“自然”观念会导致自然命定论、空谈无实以及造作恶事的批判,《道体论》坚持融自然于因缘,指出事物的变化,首先是“自化”,故称自然,然而也需要“假待”“缘行”,故又称为“因缘”。

1616843625785018.jpg

1616843683126532.jpg

在评议与提问环节,罗祥相老师首先对尹志华教授的讲座做出了总结和评议,并提出问题:《道体论》在言说或论证“何为道体”等问题上,常常采取一种“非有非无”、“非有而非非有,非无而非非无”式的言辞,这明显不符合排中律或矛盾律的形式逻辑规则,并且在现代分析哲学看来,这种关于“道体”的形而上学论述都是依据一种独断论的思维,其对现今的哲学探讨是否还具有意义?曹峰教授提出阅读《道体论》有相当的难度,但此文本呈现的诸多问题,如道体、道生、道物、名实关系、虚实关系、生死关系等等则相当重要,如果从实体和本体两个角度去讲可能更清晰一些。姜守诚教授提出通过尹志华教授的讲座认识到,道教的研究往往更多关注的是科仪规章等,对哲学思辨层面的研究还不够。王威威教授亦就道体、道与物的关系、自然与因缘等提出相关问题。在场和线上听众也提出了若干提问,尹志华教授对此一一回应,并进行了精彩的解答。

1616843720808331.jpg

总之,本次讲座对《道体论》的哲学思想进行深入探讨,触及了道家-道教哲学的核心话题,尹志华教授循序渐进,以详实而生动的讲演,对此思想深刻,内涵丰富的文本进行解读,加深了同学们对于道家-道教哲学思辨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