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研究
首页 > 学术研究 > 学术动态
“朱锐教授追思会暨朱锐学术思想研讨会”举办
日期:2024-10-01

9月28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哲学与认知科学跨学科交叉平台主办的“朱锐教授追思会暨朱锐学术思想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

微信图片_20241001124452.jpg

会议第一时段由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哲学与认知科学跨学科交叉平台创建首席专家、朱锐教授同事刘晓力主持。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院长臧峰宇,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张志伟,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周濂,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朱锐教授姐姐朱素梅,安徽大学哲学学院党委书记王贤来,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韩林合,商务印书馆哲社室编审关群德,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院长陈声柏,山西大学哲学院教授梅剑华,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院教授陈劲松,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外聘教授藏策,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博士生路文做交流分享。

微信图片_20241001124458.jpg

(臧峰宇,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院长)

臧峰宇深情回顾了与朱锐教授的共事经历,他表示,朱锐教授敬业立学,求是创新,乐教爱生,在生命教育中启智润心,热爱教学和学术研究,在哲学前沿领域有很多创见;患病后一如既往保持乐观和旷达,希望早日重返教学岗位;在生命的最后一段日子,依旧深切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展和未完成的学术研究。朱锐教授让我们看到了一位哲学学者面对生命现实时所具备的勇气,展现出努力践行教育家精神的情怀。

(张志伟,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张志伟表示,朱锐教授在外国哲学教研室承担重要的教学任务,特别是分析哲学方面的课程,形容朱锐教授为一位具有艺术家气质的学者。他认为,只有直面死亡才可能有本真的生存,朱锐教授通过他的生活和工作展现了一种艺术化的面对死亡的态度。缅怀死者实际上是为了激励生者,缅怀朱锐教授的最好方式是以他为榜样,用哲学和艺术的态度来直面生活中的终极挑战。

(周濂,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周濓表示,虽然这是一个追思的场合,但相信朱锐教授更希望我们以阳光和明媚的心情来怀念他。他认为,朱锐教授的一生可以用“自由”“热爱”“责任”几个关键词来定义。朱锐教授在生命的最后阶段仍然在关心博士生招生和自己即将出版的书籍。虽然朱锐教授的去世是一个悲伤的时刻,但他的生命和他所传达的教育对世界的影响是幸福和积极的。

(刘晓力,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刘晓力颂扬了朱锐教授作为一位卓越教师在癌症晚期仍不懈教学的奉献精神,并从五个维度描绘了他作为“追风少年翼装飞行者”的生动形象:朱锐教授是一名跨越多学科边界行走的思想者;他不拘泥于文本和学说的教条,以自然科学与哲学学科交叉的方法提供“做哲学”的最佳范例;他是在中国自觉传播死亡哲学的一位觉醒者和先行者;他的“最后一课”为学生解疑内卷和躺平的纠缠,阐明个体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他生活中的诗人形象和对“高岗上清冽空气”的追求,影响和感染了身边的每一个人。

(朱素梅,中国政法大学)

朱素梅从朱锐教授追随过的哲学家罗素所说的三种激情分别深情追忆朱老师过往的生命时刻。在对人类苦难的悲悯方面,朱锐教授在中国人民大学毕业典礼上关于内卷的讲话出于他对当今深处内卷中的学生的感同身受,而他在生命最后时刻关于死亡话题的对谈感染了许多人。在爱的方面,朱锐教授一直付出对老师、同事、朋友以及学生的爱,也享有着他们的爱。在知识与智慧方面,朱锐教授从热爱自然到坐在椅子上读书汲取知识,而后离开椅子复归自然汲取写作灵感,他始终爱知识、爱智慧、爱自然。

(王贤来,安徽大学哲学学院党委书记)

王贤来回忆朱锐教授在北京大学求学的过往,认为他一生都在实践对知识的渴望,对爱的渴望以及对人类苦难的悲悯,作为学者充满天分的同时刻苦努力,作为哲学家极富创造力,将对生命和死亡的思考带至人生最后时刻,作为思想者既读万卷书又行万里路,身上则极富诗人和艺术家气质,作为教育工作者对待教育事业敬业严谨,用生命传递思想之光,诠释教育家的精神。庄子所说“生生死死,死死生生,方生方死,方死方生”这种对生命的通透在朱锐教授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韩林合,北京大学哲学系)

韩林合回忆了与朱锐教授在北京大学相处的过往,认为朱锐教授一直以来积极乐观,对生活、自然、朋友和老师等都充满爱。朱锐教授对于死亡的思考早于确诊患病,而他对死亡的态度一如既往的达观。他认为,像朱锐教授这样对于生死能够达到如此达观的态度是很难的,因为大多数人真正开始面对死亡的时候基本都会恐惧,朱锐教授对待死亡的态度可能受到庄子思想的影响。

(关群德,商务印书馆哲社室)

关群德表示,虽然他和朱锐教授是同门师兄弟,但真正的交往是从朱老师归国后开始的。他表示,朱锐教授面对死亡的态度一直是非常达观的,但自己在情感上难以接受这样的事实。朱锐教授生病后,他因各种机缘巧合错过了和朱锐教授见面的机会,对此深感遗憾。能借此次会议向朱锐教授送别,关群德对会议的主办方表达了深切的感谢之情。

(陈声柏,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

陈声柏分享了与朱锐教授的交往回忆,表示朱锐教授“有非常强的抱负,怀着某种使命”,认为朱锐教授是一个行动的哲学的代表,用生和死见证了他认为的哲学的应有之义。朱锐教授曾担任兰州大学萃英讲席教授,毫无功利之心,曾将自己最重要的作品发表于兰州大学主办的《科学·经济·社会》期刊上,对期刊乃至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朱锐教授不会离开,他是我们的榜样,一直在我们身边。

(梅剑华,山西大学哲学院)

梅剑华回忆了自己与朱锐教授的相识过往难过,他表示,朱锐教授是一个你给了他一个杠杆,他便可以撬起一个地球、甚至无数个星球的人。他将朱锐教授的对哲学的理解总结为三点:第一,哲学是一种方法,而非一片特定的领域,任何领域都可以是哲学的;第二,哲学要插上科学的翅膀,离开扶手椅,应该从不同学科领域对哲学问题给出不同角度的思考;第三,生命也要插上哲学的翅膀,翼装飞行,向死而生,始终保持对死亡的好奇、惊讶,这也是哲学的态度。

(陈劲松,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院)

陈劲松谈到与朱锐教授交往过程中印象深刻的几个时刻:哲学为朱锐教授打开了对世界的惊喜之门,这是安徽大学对他深刻的影响;同学们向朱锐教授的提问使他获得一种内在的惊喜,爬山也是他惊喜的来源;朱锐教授对火的哲学研究也带着一种惊喜之情,这种惊喜最终体现在他对死亡的态度中。陈劲松总结,朱锐教授对世界的惊喜与恶心之感都出自他对世界有一颗真诚的心,他是敞开的、真诚的、透明的。

(藏策,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外聘教授)

藏策表示正在撰写怀念朱老师的文章。他回忆朱锐老师在面对死亡时的勇敢,坦言自己很多关于艺术、图像与神经美学的思考都来自朱锐教授。藏策分享了与朱老师关于灵魂与死亡的讨论,也谈到图像与艺术的问题。他认为,朱锐教授之所以不惧怕死亡,是因为朱锐教授用哲学思考解除了导致恐惧的无名状态。他坚信朱老师获得了永生,他精神的种子散落在人们心中、发生纠缠,这是一种超越死亡的永生。

(路文,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博士生)

路文回忆与朱锐教授的相识,他印象中的朱锐教授自从来到人大,便对学术前景充满信心,对学生满怀期待,始终以学生为学术与教学的中心,为学生创造锻炼的机会,将生命最后一年都奉献给了教学,将病床变为讲堂,为无数人传道受业解惑,使人们深受感动、获得力量。路文回忆了朱老师弥留之际对师门同学的嘱托:要坚定勇敢地追求人生志向,也要不畏坎坷与挫折,最重要的是始终保持善的信念,为社会做贡献。这些也都是朱老师身体力行所做到的。


会议第二时段由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哲学与认知科学交叉平台研究员刘畅主持,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教授田平,贵州民族大学法学院教授潘善斌,当代艺术批评家袁园,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教授邱德钧,和睦家医疗医生李丹,清华大学科学史系教授王巍,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教授苏湛,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讲师孙骞谦,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博士生胡可欣,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博士生赵胜男,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助理教授陆俏颖,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教授代海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张浩军,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张旭做交流分享。

(田平,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

田平谈及朱锐教授在生命的最后阶段表现出来的精神气质,认为并不意外,是朱锐教授一以贯之的状态。田平将朱老师对死亡的认知总结为两点:第一,死亡是积极的,死亡是对痛苦过程的终结,意味着生命系统的重生;第二,将个体生命的视角(即“小我”)转换为宇宙生命的视角(即“大我”),将个体生命的死亡融汇于宇宙生命的整体当中,体现的是一种博大的胸怀。朱锐教授对于死亡的积极性的理解,不仅停留在学术研究,更是将其作为生命实践的一部分。

(潘善斌,贵州民族大学法学院)

潘善斌总结朱锐教授的一生,是从追求光明的少年成长为一位行动的哲学家,最终成为传播大爱理念的布道者。朱锐教授展现了我们当代中国哲学家比较新的风彩,开放、包容、多元共生、国际一流等特征,他身上体现出的哲学的本真善美:智慧之学、生命之学、大爱之学,已经感染了许多人,特别是让人们对生命、死亡和爱的命题有了新的认识。

(袁园,当代艺术批评家)

袁园回忆了与朱锐教授的交流过往,从跨学科交流的“对抗性”、身体层面的“行动”和“特别日常的”做哲学的观念出发,分享了朱锐教授对她的启发,并以她写给朱锐教授的诗作为结尾:“神一样的奥德修斯还在海上挣扎,我这个凡人已经找到方向。昔日未能留住我的步伐,今日众神也无法使我回头。孤独的俄尔普斯用琴声为我导航,所有长了翅膀的词语,不停的飞向你。等我把这一路的云朵和月光扎成玫瑰,可以不再悲伤地坐在你身旁,对你说,我是爱的更多的那个人。”

(邱德钧,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

邱德钧回忆了朱锐教授对学术的高标准和追求复杂性的写作风格,很多文章朱锐都是一边爬山,一边构思、创作出来的。朱锐教授不仅在学术上影响深远,还对兰州大学的认知科学贡献颇多。他感叹,朱锐教授就像一块磁铁,不仅吸引了众多朋友,还把他的好朋友之间都建立起了联系,为此,邱德钧正在把这两年半时间里和朱锐教授讨论过的所有的学术问题做一个梳理,以此纪念朱锐教授。

(李丹,和睦家医疗医生)

李丹回忆了与朱锐教授的有关的过往。去年9月2日在中央美院的讲座上听朱锐讲镜像和人的视觉,非常的生动和真实,听得感觉很兴奋。今年8月听到朱锐教授去世的消息,她去了波士顿海边带着孩子看鲸鱼,看到鲸鱼就像诗里面说得那样,是一条跃出海面的鱼,认为朱锐教授是一个灵性的模范,具有一个全景化的视角。她认为,未来还有着广泛的空间,去证明朱锐教授继续存在于我们身边。

(王巍,清华大学科学史系)

王巍认为,朱锐教授能够将科学与艺术进行深刻融合,是一位真正有见地的老师。朱锐教授身患病痛依然坚持教学,通过人生阅历与学生分享智慧,在传道授业方面真正践行了中国传统师者的责任,并在哲学专业教学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同时王巍表达了对跨学科平台的关注,他希望中国人民大学能够继续发扬光大这个跨学科平台,这也是对朱锐最好的纪念与追思。

(苏湛,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

苏湛表示每一次和朱锐教授交流都能够带来启发,朱锐教授的哲学工作非常具体地参考了现代科学的进展。曾邀请朱锐教授做讲座,听后感觉朱锐教授水平非常高,次年还想邀请他讲,但是临一个星期朱锐教授便要做手术了,此后再无机会。苏湛和朱锐教授最后一次相见是过年的聚会上,朱锐教授的精神状态良好,积极乐观。他想到如果将来自己走到这一步时能够有朱锐教授那么乐观,就是一件特别好的事。

(孙骞谦,中央美术学院)

孙骞谦认为,朱锐教授在国内学界的很多地方种下了学术的种子,让大家看到有这样哲学科学和艺术进行具体交叉的可能和方向,给很多年轻学生带来进一步的去思考和探究的希望。种子种下来,在未来会茁壮成长,会开花结果,这应该会超出一般的期待。孙骞谦希望能够把这些种子去呵护,去培育,让朱锐教授带来的思想的可能性,在未来进一步升根发芽,茁壮成长。

(胡可欣,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胡可欣在追思朱锐教授的关怀指导之外,还回忆了朱老师近几年主要的学术兴趣,表示每每为朱老师开阔的学术视野与深刻的哲学洞见所折服。她认为,朱锐教授对生命哲学的思考触及到了人类精神层面的根本形态,这样富于力度的思考也只能源于对自身生命体验的全情投入,作为朱锐教授的学生,更有义务继续在朱老师开拓的思想道路上不懈前行。

(赵胜男,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赵胜男分享了对朱锐教授学术研究的理解,并认为朱锐教授从根本上影响了自己的学术路径。他认为朱老师灵魂中有一种本质性的天真,是一个可爱的、光明磊落的和高尚的人,和他一样心胸开阔的人将会倍感亲切。赵胜男认为,死亡对于朱锐教授而言的意义在于生命回到了它开始的地方,生命本身无所谓结束,就这个意义上朱锐教授是永恒的。

(陆俏颖,北京大学哲学系)

陆俏颖回忆了年初朱锐教授一场主题为“时间的鳄鱼之眼”的讲座,讲座颇为精彩,讲座结束后她还提出从宏观的自然视角与生物种群的演化来看,作为有机体的个体的死亡与生存并没有太特别的意义,当时她并未意识到时间、个体性生命体验这些话题对彼时的朱锐教授具有的独特且深刻的意义,而朱锐教授的反应相当淡然豁达,甚至让自己以为朱锐教授的病情已然缓解。如今再度回忆那时朱锐教授的微笑,却令人无比震撼。

(代海强,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

代海强以“张力”为关键词谈起对朱锐教授的主要印象,第一个张力在于朱锐教授的实际年龄与其呈现出的精神状态之间的张力;第二个张力则是朱锐教授平和谦虚的为人与其锐利的思维之间的张力。他认为,朱锐教授向死而生的生命态度以一种十分直观而震撼的方式给予了他对生命更深刻的理解。朱锐教授的英年早逝,会令我们觉得是一种不完满,但正是因为这种不完满,可能某种意义上成就了朱锐教授另外一种完满性,一种注定被铭记的,永恒的深刻性。

(张浩军,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张浩军回忆了与朱锐教授间的相处过往和难得的缘分,如今朱锐教授几位非常优秀的同学也选择在张浩军门下继续求学。张浩军表示,得到朱老师与同学们的信任,他感到既荣幸也紧张。他必将多多了解朱锐教授生前的相关工作,尽全力做好对学生们的指导工作,以告慰朱锐教授。

(张旭,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张旭表示,朱锐教师是自己同门中最为老师所称赞的一位师兄。对朱锐教授的离世表达了深深的遗憾与惋惜。他认为,朱锐教授是一位非常干净、纯粹的人,朱锐教授对学术的热爱,对师门的敬重,无不是他们师兄弟的楷模,如今看到朱锐教授的学生如此发自内心的热爱学术,尊敬老师,便也觉得朱锐教授的精神得到了继承。

       会议最后,刘晓力做总结发言。她回忆当年朱锐教授的导师陈启伟教授推荐其入职之时,写了满满一页的推荐词,多次强调朱老师对学习和研究的热情和挚诚之心,其论文在国际上也颇为罕有的深度和广度,认为朱锐教授是国内外不得多可的跨学科人才。她表示,在今天的会场,仍能感受到朱锐教授的思想、心灵,乃至所有的音容笑貌,仿佛他从未离开。她认为,朱锐教授的这一魅力源自其心灵的纯粹与对学术事业的虔诚,更源于其对生命的深沉思考,对一位老师最好的纪念,就是他的弟子青出于蓝胜于蓝,她坚信朱锐教授的学生们有着这样的信念、决心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