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研究
首页 > 学术研究 > 思想文库
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哲学探索
日期:2020-05-14

  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哲学探索

臧峰宇

   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历史表明,社会大变革的时代,一定是哲学社会科学大发展的时代。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这种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必将给理论创造、学术繁荣提供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今天,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我们需要以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指导,进一步深入研究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与实践探索,尤其是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哲学问题。

  实现中国现代化,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有识之士“师夷长技”、徐图自强的宏愿,这一宏愿源自中华民族重整河山的内在需要。尽管中国现代化具有由外部力量促成的“外发型”特征,但是体现了中国人民对中华民族的自我认识和自我超越的现实探索。从“实业救国”说、“教育救国”说、“全盘西化”论、“走俄国人的路”到“走自己的路”,从“开眼看世界”到接受马克思主义,逐渐理解现代世界与历史唯物主义的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深思现代化的民族性问题,镌刻了逐渐走向自觉的思想印记。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发展生产的过程中,逐步使中国从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开始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征程,逐渐实现社会主义与现代化的融合,并使之具有典型的中国特质。1954年,毛泽东同志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指出:“将我们现在这样一个经济上文化上落后的国家,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化的具有高度现代文化程度的伟大国家。”正是在这次会议上,在20世纪末实现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和国防现代化成为一种共识。这种共识在1964年周恩来同志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进一步明确为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在以主人翁的激情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践中,人们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原理认识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现实问题,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结构、主体、动力和运行机制进行了深入思考,自觉探究其中的矛盾关系,形成了系统和辩证地理解现代化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哲学思路。

  社会主义建设为实现中国现代化提供了基础,但真正“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则是在改革开放之后。随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的伟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深入人心。1979年,邓小平同志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指出:“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就是“小康之家”。“小康”这个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概念很快具有标识性意义,成为对中国现代化的构想。1987年,党的十三大提出“三步走”战略,即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和基本实现现代化。由此,学界探索从哲学角度理解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整体结构,强调建构合理的社会运行机制,认为社会主体创造力是现代化的根本动力。因而,我们应在更新和强化社会运行机制的同时,促进实现人的现代化。作为在现代化进程中形成和发展的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百年传播与中国现代化的历史命运紧密相关,也始终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思想先导。正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过程中,人们的思维方式、情感方式、行为方式逐渐现代化。

  随着改革进程不断深入,学界逐渐认识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个世界历史进程,是一个不断开放的系统工程。如何在“外发型”的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形成社会内生力量,在对外开放格局中将外部因素转化为内在生命力,成为学界研究社会发展理论的自觉。学界对马克思现代性思想进行多维透视,提出发展哲学的理论主张,分析了近代以来中国现代化的历史阶段,从器物层面、制度层面和思想文化层面思考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结构特征,认为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巨大杠杆。同时,深刻理解了中国现代化的民族主体意识,认识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中华民族超越自我的对象性活动,凝结着中华民族主体意识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必然倡导在自觉反思和选择的过程中彰显中国人思维方式、生活品质、价值观念的主体性,形成了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自觉。

  1997年,党的十五大提出“新三步走”战略,强调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中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等国际盛会,逐渐成为推动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力量。马克思所说的“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命题在中国社会发展舞台上展开,并逐渐彰显世界历史性意义。转变中的世界历史不是现成的,而是生成的,并在生成中展现历史规律的历史性。这种历史性体现为在国际交流与合作中的中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世界性特征,发展中的中国在世界历史中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在世界历史视野中破解发展中的难题,要将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普遍性存在转变为中国自主发展的条件。学界深入分析了现代化、社会主义制度和改革开放的关系问题,探究了现代化的一般规律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特殊规律,阐释了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内在机理。同时,学界阐述了在历史走向世界历史的过程中,发展中的中国参与“世界市场”并发挥“后发优势”的现实根据,深入分析了中国步入世界文明之林的实践逻辑。达此宏愿,需要以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深刻理解现代化进程中人的需要、人的尊严和人的价值,形成一种和谐的现代社会发展理念,生发唯物史观在改革开放进程中返本开新的思想力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和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党提出新时代“两步走”战略安排,蹄疾步稳把握战略机遇期,加速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为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提供了中国经验。学界深刻认识到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现代化的不同发展逻辑,认真探究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特殊矛盾,试图在发展的机遇与挑战中寻找现代化的新路。同时,学界深思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哲学要义,探究创造条件发挥“后发优势”的进路,以唯物史观的时代精神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理论保障。

  基于改革开放的多年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彰显光明的前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基本确立,立足现实、面向未来的发展规划逐步形成。学界秉持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论证了制度建设何以成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着力点,阐述了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的内在价值。为此,我们需要基于中国社会发展实践,建构新现代性,认识到新现代性内蕴的矛盾与冲突,从理论上探究整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素并激发其活力的合理路径,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之于释放新现代性活力的优越性所在。

  概言之,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思想先导,发展中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中国现代化实践提供了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伴随着新中国成立70多年的光辉历程,学界始终将中国现代化作为哲学理论探索的重要内容,提出了关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系列理论主张,在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研究中分析现代化进程中的理论与现实问题,丰富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现代内涵。立足于新时代,深入研究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必然性与新现代性构建的理论空间,形成顺应世界发展趋势的符合实际的中国现代化逻辑,需要运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思路与方法,坚持问题导向,把握历史规律,认识在世界历史进程中生成的人类新文明形态,探究彰显社会主义现代化研究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研究和解决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现代性问题的双重需要。

 5.PNG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院长、教授

转载自: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5月14日,总第192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