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研究
首页 > 学术研究 > 思想文库
荐书 | 臧峰宇:《“第二个结合”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日期:2024-07-02

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对“第二个结合”,即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作出全面深刻阐述,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提出:

“马克思主义从社会关系的角度把握人的本质,中华文化也把人安放在家国天下之中,都反对把人看作孤立的个体。相互契合才能有机结合。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才说中国共产党既是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臧峰宇所著《“第二个结合”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通过解读马克思的现代性思想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逻辑,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文化语境。本书以唯物史观探究“第二个结合”的内在机理,论述破解“古今中西之争”的思路与方法。

臧峰宇教授在书中指出:“推进'第二个结合',巩固了中华民族的精神独立性、文化主体性,让我们掌握思想和文化主动,具有高度文化自信,为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打下坚实根基。”

今天我们借本书导论,为大家推荐这本年度重磅好书。

书名:“第二个结合”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作者:臧峰宇

ISBN:978-7-300-32654-2

定价:79.00

出版日期:2024-06-14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解析“第二个结合”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哲学读本。通过解读马克思的现代性思想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逻辑,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文化语境。本书以唯物史观探究“第二个结合”的内在机理,论述破解“古今中西之争”的思路与方法。在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底蕴和世界历史意义的基础上,作者深入论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分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基本结构,阐明了坚定文化自信的历史传统与时代品格。以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文化自觉,本书探究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合力的理论资源,探析了秉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使命,阐述了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学理内涵。


《“第二个结合”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导论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自信和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意义,深刻总结了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的实践经验,明确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路线图和任务书,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有力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所巩固的文化主体性,体现了明体达用、体用贯通的科学方法,体现了我们党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推进文化创新的高度自觉,为我们深入了解中华文明史的总体进程、掌握坚持“两个结合”的科学方法、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南。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华文明永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深刻阐述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强调“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提出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这是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纲领性文献,是我们深刻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绵延五千年的独特价值体系,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内在机理,以新的文化使命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根本遵循。

一、文化传承发展的实践逻辑

首先,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是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的,具体体现为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与和平性。绵延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在多民族融合并吸收外来文明的演进过程中形成了多元一体的格局,呈现出文明发展进步的规律性特征。作为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历史连续性,这是我们理解古代中国、现代中国和未来中国的要径。中华民族具有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具有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正是中华文明的创新性使然。中华文明具有“大一统”的传统,强调国家统一,这种统一性使各民族文化融为一体,形成了国土不可分、国家不可乱、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断的共同信念。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体现了中华文明的包容性,正是这种包容性使各宗教信仰多元和谐并存,使开放的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中华文明的和平性是在文明交流互鉴中凝结的,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史,是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前提。这就要搜集整理中华文明历经沧桑流传下来的宝贵的典籍版本,研究和挖掘经典文献中的思想精髓,将文化传承发展寓于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认识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感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集思广益,充分彰显传承民族文化的意愿和能力,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贯通历史、现在和未来,以中华文明的主体性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以历史主动精神彰显中华民族在走向复兴进程中的文化自我。

其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我们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一个走过百余年历程的历史事实,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的每一表现都带有中国的特性,都体现出中华民族的文化形式。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具有深刻的内在机理,体现了我们党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得出的规律性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人性观、唯物论、辩证法与马克思主义有颇多内在契合之处,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百年传播赋予“知行合一”“天下为公”等理念以时代新义。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使马克思主义具有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现代精神,由此形成的中华民族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

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明确的任务和文化特质,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其实践转化彰显现代力量。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在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了更加宏阔深远的历史纵深。正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使我们具有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掌握了思想和文化主动,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实际作用于我们的道路、理论和制度,在面向未来的道路上实现理论和制度创新,映现出文化主体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所巩固的文化主体性的最有力体现,深刻彰显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和中华文明发展规律,体现了我们党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推进文化创新的高度自觉。

再次,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要更好地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不断深化对文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今天,文化日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源泉与综合国力竞争的要素,文化自信越来越成为一个民族承载自身精神力量的思想标识。我们党把文化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以历史主动精神彰显中华民族在走向复兴进程中的文化自我,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筑牢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根基。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彰显了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凸显了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呈现了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

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深刻理解党领导文化建设的历史经验,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深入探究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进程中呈现的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深刻理解中国文化发展的内在结构,从内在规律层面探究文化传承发展的实践逻辑。我们要坚持学以致用,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展现中华文化生生不息、欣欣向荣的生命力,在中国式现代化与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实践中不断培育和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秉持体现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文化定力,以新的文化使命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二、“结合”打开了创新空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结合’打开了创新空间。……‘第二个结合’让我们掌握了思想和文化主动,并有力地作用于道路、理论和制度。”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互契合、有机结合,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这本身就是一个重大创新,同时也开拓了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宽广场域。

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道路、理论和制度都是在借鉴吸收前人已有成果基础上不断向前发展的。以历史连续性理解古代中国、现代中国和未来中国,我们方能贯通历史、现在和未来,深刻认识到当代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延续和发展。同时,任何有生命力的传统文化基因都会在时代发展中实现自我更新,彰显时代精神。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治国理政、修身处世、格物究理等丰富智慧和理念,注入今天我们正在经历的广泛深刻的社会变革之中,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就有了更深厚的根基,就会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

文化体现的是深层次的精神追求和坚守。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我们党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不断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使植根于中国历史文化沃土的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根深叶茂。这既使马克思主义彰显中国价值、中国智慧和中国精神,使其每一表现都带有中国的特性,又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推进“第二个结合”,巩固了中华民族的精神独立性、文化主体性,让我们掌握思想和文化主动,具有高度文化自信,为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打下坚实根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是我们党在不断推进“两个结合”中开创和发展的,“结合”有力地作用于道路、理论和制度。“结合”筑牢了道路根基,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成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拓展了中国道路的文化根基。“结合”为我们党推进理论创新提供了根本途径,是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之树常青的奥妙所在。在推进“两个结合”中,党的理论创新之源更丰富,理论创新之力更强劲。“结合”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构建与完善奠定了深厚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没有搞联邦制、邦联制,确立了单一制国家形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就是顺应向内凝聚、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发展大趋势,承继九州共贯、六合同风、四海一家的中国文化大一统传统。”可以说,“中国之制”深得人民拥护、切实有效管用,植根中国大地、具有深厚中华文化根基是其中的关键密码。

“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历史表明,每一次思想解放都会释放出巨大创造力,都能有力推动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我们要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充分激活并有效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宝贵而丰富的中国价值、中国智慧和中国精神,更好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理论和制度创新增添更多底气和智慧。

三、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文化内涵

百余年来,同中国具体实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我们党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重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文化内涵,要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实质,不断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首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党与生俱来的文化基因。我们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立起来的,始终将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按照中国的特点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实际工作中“有的放矢”,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力量。我们党自成立起就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通过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百年征程,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我们党强调用马克思主义方法批判地继承历史遗产,赓续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

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颇多内在契合之处。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文化传统,倡导“天下为公”,注重“知行合一”,论证“相反相成”,彰显了实践的思维方式和大同的社会理想。马克思主义哲学颠覆了传统形而上学思维方式,以历史唯物主义和唯物辩证法归纳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倡导旨在实现人类解放的有原则高度的实践,努力构建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理想社会。马克思主义思维方法和价值理念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融相通,这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为传播并得到具体化的文化前提。

其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文化性格。诞生于欧洲的马克思主义是在继承和创造人类文明的进程中形成与发展的,反映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就要同中国具体实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使之在每一表现中都带有中国的特性。从中国文化发展的实际出发,在实践中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才能真正掌握马克思主义观点和方法。

正如黑格尔所说:“只有当一个民族用自己的语言掌握了一门科学,我们才能说这门科学属于这个民族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形成了与时俱进的中国话语。毛泽东同志将《汉书·河间献王传》中的“实事求是”重释为研究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的内部规律性,强调“共产党员应是实事求是的模范”。邓小平同志用《礼记》中的“小康”阐明中国式的现代化,强调“小康之家”不同于西方的现代化,描绘了分三步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蓝图。习近平总书记对古代典籍中的经典名句运用自如,并赋予时代新义。例如,他以“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强调治国理政要以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根本,以“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彰显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阐述处理国际关系的重要原则,丰富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内涵。

再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实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我们党秉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坚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魂脉”和“根脉”,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为中华民族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并结合时代条件为其注入科学理性思维,使之从前现代走向现代。既要看到五四以来的新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差别,也要看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内在贯通之处,由此方能理解中华文化发展一脉相承且与时俱进的历程,坚定文化自信,更好地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进一步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要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根据社会发展需要,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创新,做出与时俱进的新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的,这就要使之与当今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同,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深厚的文化滋养;就要汲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长处,在保持中华文化独特性的同时,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实现符合时代精神的文化的自我超越;就要着眼于当今人类共同面对的全球性问题,提出促进人类未来发展和文明进步的中国方案,使之满足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需要。

“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一个民族的文化源远流长,方可彰显自信的底气。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要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实质,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绵延数千年的独特价值体系,使之得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新时代新征程,进一步丰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内涵,使之促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探索,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彰显马克思主义的中国气派,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发展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双重需要。


作者简介

臧峰宇,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人民大学吴玉章讲席教授。兼任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副会长、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研究会会长、全国应用伦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北京市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等课题多项。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教学与研究》等期刊发表论文150余篇,出版专著《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时代阐释》《马克思政治哲学引论》《文本语境中的马克思政治哲学研究》《晚年恩格斯哲学经典文本的内在逻辑研究》《通往智慧之路》等。曾获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北京高校青年教学名师奖等。


目录


导 论

一、文化传承发展的实践逻辑

二、“结合”打开了创新空间

三、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文化内涵

第一章 以新的思想解放破解“古今中西之争”

一、破解现代化进程中的“古今中西之争”

二、“第二个结合”与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根基

三、旧邦新命: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实践逻辑和世界历史意义

第二章 “第二个结合”的百年探索与内在机理

一、“第二个结合”是一种历史的选择

二、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内在契合的有机整体

三、“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

四、“第二个结合”巩固了文化主体性

第三章 马克思的现代性思想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逻辑

一、马克思现代性思想的双重向度

二、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逻辑与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实践创造

三、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文化语境

一、文化自觉: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视域交融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文化认同

三、塑造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精神高度

第五章 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底蕴与世界历史意义

一、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底蕴

二、现代化的中国经验与中华文明的现代重塑

三、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历史意义

第六章 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一、现代新儒学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特质

二、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

三、以新的思想解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第七章 坚定文化自信的历史传统与时代品格

一、回溯文化自信的历史传统

二、展现文化自信的时代品格

三、把握文化自信的实践逻辑

第八章 中国梦的历史语境、哲学境界与文化价值

一、中国梦的历史语境与现代中国的百年命运

二、中国梦的哲学境界与现代中国的时代精神

三、中国梦的文化价值与现代中国的未来走向

第九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基本结构

一、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

二、弘扬“红船精神”与革命文化的光荣传统

三、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繁荣发展

四、彰显美好生活的文化内涵

第十章 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文化自觉

一、把握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思想要义和内在结构

二、建构中国自主的哲学知识体系

三、秉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学术己任

第十一章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世界历史视野

一、秉持文明和谐发展的时代主张

二、促进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

三、坚定文化主体性与胸怀天下的世界意识

第十二章 汇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合力

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

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资源

三、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文化价值

结 语

一、深入了解中华文明史的总体进程

二、掌握坚持“两个结合”的科学方法

三、秉持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文化主体性


内容来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