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研究
首页 > 学术研究 > 期刊建设
《哲学家·2020》第一期出版
日期:2021-09-03

1.png

2.png

3.png

编者前言

臧峰宇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哲学家,每个哲学家都是自己时代的产物,哲学思想的生命力总是基于面向时代的深思和探赜。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精髓都汇集在我们时代的哲学中。今天,我们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需要哲学,因为我们的时代经历着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这个时代为哲学研究和学术创新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探究我们时代复杂深邃的社会现实和各种精神现象,提出中华民族自己的哲学主张,是当代中国哲学学人应当承载的学术使命。

士以弘道,任重道远。《哲学家》愿为哲学同仁的经典解读与思想阐释铺展一块学术芳草地。这本刊物创刊于2007年,旨在为哲学家建设一个学术家园,素来倡导“稿件不分领域,不论长短,重在有新意、合规范;作者不讲身份,不论出处,贵在求真理,有创见”。自创刊以来,编发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西方哲学、道德哲学、宗教哲学、科学技术哲学、政治哲学、艺术哲学、管理哲学、逻辑学、比较哲学等领域的学术论文,也开设了“人物传记”“院史专栏”以及一些学术专栏。虽然尚未跻身核心期刊序列,但不乏学界同仁赠予高质量的学术论文,使本刊渐为海内外学界同仁所了解。

从2020年起,《哲学家》改为半年刊,新的编委会将本期出版视为一个新的开始,我们将汲取本刊创刊以来形成的宝贵经验,以哲思日新的姿态会通中西、融汇古今、超越既往,努力构建哲学界同仁的学术家园。我们希望以本刊为纽带,与国内外学界同仁共同思考我们时代的哲学问题,深入探究问题中的哲学,从中呈现有生命力、有现实性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推动世界哲学视野与本土概念图式的融通,实现传统价值与现代精神的对话,从观念层面为创造新时代人民需要的美好生活贡献绵薄之力。

本期发表的18篇文章既涵盖对经典文献之审慎解读,又不乏对哲学主题之评判性介入,从中可见各位作者致力于对哲学基础理论研究加以拓展,亦可看到各种面向现实问题的哲学思辨,从中呈现了跨文化哲学与比较哲学的研究视域。

本期发表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回到文本、关注现实。安启念教授在《唯物史观新解》一文中从关于马克思哲学思想形成过程的两处论述谈起,回到马克思哲学文本,面对现实生活中的新变化,重新探析唯物史观的究竟,将人以及人的发展视为唯物史观关注的焦点,认为劳动实践活动是理解历史的锁钥,基于劳动实践的人、自然界、人类社会的相互作用协同发展是历史的基本内容。杨威博士考察了巴塔耶的卑微唯物主义,认为马克思运用了一种基于社会现实向“上”的抽象力,巴塔耶倚重一种基于生命体验向“外”的僭越力,从而在《从历史唯物主义来考察巴塔耶的卑微唯物主义》一文中比较了历史唯物主义与卑微唯物主义在思路上的差异。吴宁教授等分析了当代中国哲学的现状与问题,在《当代中国哲学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一文中对如何坚持问题导向,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标识性概念和范畴,推动当代中国哲学走向世界、走向未来,提出了一种可能性建议。澳大利亚马克思主义哲学家罗兰·博尔教授基于恩格斯关于公共权力的论述,探究基础共产主义时期的社会运作方式及其辩证转化的可行性,在《恩格斯嵌入式社会管理思想探析》一文中理解恩格斯关于社会管理问题的可行性方案,讨论“站在社会之中”的社会管理形式何以实现的问题。

关于“中国哲学研究方法论”,本期发表了三篇论文。刘增光博士将清末以降颇富现代性意涵的阳明学称之为“启蒙的阳明学”,他在《作为启蒙思想的近代中国阳明学》一文中强调,在近代语境中,阳明学不仅是宋明理学的一部分,而且具有中国文明的代言者身份,从而真正成为“近代中国阳明学”。蒋伟胜博士等在《把工夫论作为中国哲学研究的新范畴》一文中阐述了工夫论的内容:参照一种基于实践和实践哲学概念而作的清晰界定,明确工夫的分类和特征,深化对中国哲学史上工夫现象的认识,认为这是贡献于世界哲学的一个独特范畴。朱光磊副教授认为中国哲学的真理观属于非实在论的、价值性的,需要修道者通过生命实践来证成,他在《论中国哲学真理观的检证原则》一文中提出主体性检证原则和客观性检证原则,前者指的是追求真理的主体够摆脱欲望的束缚而持有纯粹自由意识的心灵状态;后者指的是真理对于现实世界的主张不能与现实世界的基本价值观相对立。

本期的“中西形上学”栏目包括聂敏里教授的《亚里士多德论定义的统一性》、舒远招教授的《康德Sein论题中逻辑谓词与实在谓词之分》和简慧贞博士的《王船山之格致相因论》。聂敏里教授认为,亚里士多德在《后分析篇》中提出了定义的统一性的理论难题,却将其置于《形而上学》中予以解决,通过指出属加种差的定义中的属与种差的关系是一种潜能和现实的关系,定义在本质上是由种差构成的描述,种差才是针对于所定义的东西的现实的知识,亚里士多德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个难题。在舒远招教授看来,康德的Sein论题不仅包含系词与实在谓词的区分,也包含逻辑谓词与实在谓词的区分;将该论题解读成“现实谓词不是实在谓词”,由此消解该论题中的逻辑谓词与实在谓词之分的做法是不可取的。简慧贞博士认为船山肯定朱熹格物致知论,并建构一套知识体系,包含可由经验感知的与不可由经验感知的两种知识建构进路,且须展现出格致相因之、相资而行之工夫。

在“治理理论”栏目中,曹刚教授将“德治之‘德’是何种意义上的‘德’”视为讨论德治理论与实践所要首先回答的问题,同时将道德分为愿望道德、角色道德和义务道德三个层次,他在《论德治诸形态》一文中将导之以德、齐之以礼和绳之以法看作是德治的三种形态,认为在理论和实践上厘清和抓住法治与德治的关键问题,方能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夏福英博士在《真德秀与马基雅维里的“王道、霸道之争”》一文中对真德秀的《大学衍义》和马基雅维里的《君主论》进行了比较研究,认为前者透显的是以道德教化为主的东方管理学灵魂,后者透显的是以法制、征服为主的西方管理学灵魂。

最后,在马琳博士主持的专栏“伦理维度与政治维度之纠结:中国传统与法国哲学之互参”中包括五篇论文。其中,宋健博士等在《何以成“人”?为己与毋我的回环展开》一文中认为,“为己”至少包含“自我意识的觉醒”“个体身份的确立”和“内在德性的亲证”三重含义,“毋我”则兼具“敬天畏命”与“人当能群”两层含义,二者既是孔子成人思想的内容,又是践行成人思想的方式和理解成人思想的方法。林建武博士分析了列维纳斯关于巴勒斯坦人与以色列犹太人的冲突以及犹太复国主义的一些看法,认为列维纳斯的伦理-政治学打开了一种政治现实主义的可能性,他在《列维纳斯的伦理-政治学:从贝鲁特难民营大屠杀事件的电台讨论谈起》一文中强调,列维纳斯的政治决断是伦理精神在现实政治生活中的呈现,是其伦理思考的“去乌托邦化”。在林华敏博士看来,列维纳斯揭示了我和他人之间非对等的爱与责任的关系,这是一种封闭的、私密性的、前表象的经验关系。他在《从亲密性到正义——论列维纳斯的“第三方”政治》一文中认为,第三方使我和他人的亲密性成为问题,在面容的普遍性中,第三方要求限制爱和责任的关系,寻求理性、组织和国家实现对诸多他人的正义。马琳在《重探梅洛-庞蒂对萨特自由观的批评》一文中探讨了梅洛-庞蒂在其早期名著《知觉现象学》中对萨特自由观提出的批评,她认为梅洛-庞蒂的批评忽视了萨特哲学中的含混性,尽管萨特认为自由的选择总是在具体情境中做出的,但他是从人的立场出发对情境加以界定的。许咏晴博士认为“天”赋予人可能理解的使命,同时给予人不可测度的命运,她在《孟子人性论中的自由与命运》一文中指出,孟子基于对“天”的确信,认为虽然命运难测,但在受到命运限制身体与行动能力时,人仍然拥有选择用什么态度面对命运的自由。

在本期即将刊行之际,对为本刊改版提供建议以及为本期组稿、编辑和出版做出努力的各位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受疫情等因素影响,这一期《哲学家》要到秋天与读者们见面了,希望迟来的她能给热爱哲学的朋友们提供一份特别的记忆。


2020年仲夏

于中国人民大学人文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