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团队
首页 > 教育团队 > 教师风采
教师专访 | 刘莹:凿井汲泉,做历史的哲学
日期:2024-02-16

刘莹,中国人民大学讲师,硕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孔子研究院办公室主任。北京大学哲学系、东京大学人文社会系研究科联合培养博士,北京大学日语系博雅博士后,成均馆大学韩国哲学系客座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日本儒学史、韩国儒学史、东亚思想文化。主持2023年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202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2021年度“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派出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67批面上资助项目。出版专著《儒学的日本化:近世日本京学派思想研究》(2023)《气象与风俗:荻生徂徕儒学思想研究》(2020),整理古籍《白云观志 附东岳庙志》(2019)。在《哲学动态》《中国哲学史》《现代哲学》《Acta Orientalia Academiae Scientiarum Hung》(A&HCI)《퇴계학보》(KCI)《中国研究集刊》(日本)等国内外重要刊物发表论文多篇。


文史打开的新世界

刘莹的学习经历十分丰富,跨越了汉语言文学、历史学、哲学和日语语言文学多个学科领域。本科期间,她曾经在内蒙古大学文史哲基地班学习,习惯了“文史哲不分家”的研究方式。“‘世界上古中世纪史’里面打来去的雅典和斯巴达,西方哲学里绕来去的‘存在’,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费劲的韵律和唇齿音”都是刘莹的兴趣所在。因此,即便研究生阶段选择了中国哲学方向,刘莹依然主动地选修和旁听文学院和历史学院的课程。尤其是关于历史学的学习和训练对刘莹的哲学探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她回忆道:“到博士阶段,由于我研究的日本儒学史与日本思想史更接近,我选了北大历史系唐利国教授开的所有课,跟着唐老师精读日语文献。我的每一篇论文都会在唐老师的课堂上报告,要经过唐老师反复修改后才敢投稿。”历史学的知识和方法已经浸润到刘莹的整个研究过程之中。此后,刘莹选择了做“思想史”,既是做“哲学的历史”,也是做“历史的哲学”。

刘莹生活照

回忆起为何选择日本儒学史和韩国儒学史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刘莹风趣地答道:“虽然研究中国哲学是我的‘自由意志’,但研究日本儒学史和韩国儒学史却‘初非我愿’,而是受到了指导老师的影响。”刘莹在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她的导师林美茂教授判断日本儒学史是一个亟待深挖的研究领域,因此鼓励师门的学生们都做日本儒学史。刘莹最初研究的是田锦城,后来在导师的综合考虑下,转向了研究徂徕。在当时的情况下,周围经常有老师好心“劝退”,毕竟日本儒者的水平对于中国哲学史的研究者而言并不很值得期待。但有一件事对刘莹触动很大。在听《孟子》课程的时候,她学到了“凿井汲泉”四个字,当时授课老师的意思是要深耕厚植。但她突然想通的是选择研究什么都是“坑”,研究田锦城可能资料比较少固然是“坑”,但是徂徕是日本儒学史中研究得最多的人物(没有之一),需要看的资料实在太多,这也是“坑”。“凿井汲泉”的意思就是一定要坚持把“坑”挖下去,挖成水井挖成池塘,如果哪天能挖成自己的汪洋大海,那就不妨乘浮于海了。于是从硕士到博士再到博士后再到入职,刘莹再没有想过换方向。博士后在北大日语系的学习过程中,刘莹拓展了新的领域,开始研究词汇史,并尝试做概念史,这也成为其研究日本儒学近代转型的契机。

研究韩国儒学史则主要受到博士后导师金勋教授的影响,在他看来要想真正了解日本儒学的特点必须对韩国儒学史有基本的把握,于是让刘莹学习韩国儒学。就这样刘莹开始学习韩语,并在成均馆大学担任了一年的客座研究员,而韩国儒学史的学习确实给她打开了全新的世界,让她确定了“东亚”的研究志趣。

交流中的儒学研究

刘莹是国家公派日本东京大学联合培养博士,也曾通过2021年度“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派出项目在成均馆大学韩国哲学系担任客座研究员,这诸多的海外学习经历和机会让刘莹结交了很多好朋友,其中有能识别古日语的(崩字),还有能做日韩口、笔译的,当遇到中日交流史、词汇史、概念史,甚至日本古代史方面的难题时候,也有可以帮忙的好朋友。刘莹感觉到自己的研究不是独自做出来的,有太多受益于师友指点,而在他们的监督下,也更加不敢懈怠。

在文化交流频繁的今天,各国之间的儒学研究和儒学历史也有很大的差别,刘莹认为无论是国内研究东亚的学者或是日韩本土的学者,都比较容易关注儒学在地化后的“特殊性”。但是当大家都过于习惯强调“特殊性之后,国外儒学与中国儒学之间的“连续性”就被遮蔽以至切断了。换言之,儒学的“普遍性”就被掩盖了。所以作为中国的东亚儒学研究者,刘莹希望自己的研究可以把这种“连续性”接续上,希望自己能深挖“儒学”之所以是“儒学”的核心问题,在此之上一方面梳理出儒学走向域外并在别国土壤生根发芽的过程,另一方面也留心儒学在与各国本土资源相结合的过程中产生的新形态。

刘莹在国外交流访问

谈及当今各国儒学史之间进行学术交流的关键时,刘莹认为“最大的阻碍在于互相之间的不了解,因为不了解所以也不会有相互信任可言”。她从师兄那里学到,无论去哪里访学,无论去的时间有多久,检验访学是否成功的一个标识就是能不能把包括外导在内的当地知名学者邀请来国内做讲座。因为外方导师只有在真正认可并且建立了充分信任之后,才会答应来国内做讲座。而刘莹也一直坚持实践这一标准,陆续邀请包括小岛毅、高山大毅、崔英辰、李天承在内的日、韩老师做过讲座,努力推动儒学研究的国际交流。

初次带班 为“I”作“E”

刘莹是2023级硕士2班的班主任,初次带班的她在入学报到的时候,就早早等着迎接班级里44位学生,跟他们拍照留念。了解到班上有比较多内向的同学,刘莹为I作E,尽管本身也算不上外向的人,但认真履行了一对一交流的职责,和班上的同学们聊了很多不同的话题,主要包括选课、学术研究方法、未来就业、读博、出国等。

刘莹带领班级同学秋游

此外,为了帮助同学进行科研,刘莹成立了学术骨干培训部,已经成功举办了两次学术培训活动。第一次是线下,邀请了人大社会学系、首师大历史系、北大日语系的三位青年学者分享跨学科研究心得。第二次在假期,采取了线上腾讯会议的形式,邀请了东京大学的讲师来分享她的研究成果。下学期已经预定两次线下活动,一次将邀请北大外院英语系和日语系的老师来分享多语习得的经验和研究,鼓励大家持续而有效地学习外语;还邀请了社科院哲学所的老师来讲黑格尔,这是班级内同学自发提出申请的。培训部的宗旨是只要大家有需求,就尽力邀请,希望以此全力鼓励和支持大家认真且高质量地做科研。

刘莹和学术骨干培训部举办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