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建设
首页 > 党的建设 > 学子风采
谷民德(Moritz Kuhlmann):中国是我学术生涯的必经之途
日期:2023-03-13

编者按

      学子谈”(Student Talk) 是由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发起的学子访谈栏目。通过面对面采访倾听人大学子的校园学习与生活故事,挖掘其身上的闪光之处,用以激励更多的学子在追求人生理想的道路上砥砺前行,做新时代的复兴栋梁、强国先锋。

      本期为留学人大专栏第一期,我们邀请到来自哲学院的谷民德同学分享他的人大学习之旅。


      “我在慕尼黑大学学习汉学,因此如果想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就必须到中国来。”谷民德(Moritz Kuhlmann是德国慕尼黑大学汉学系2021级博士生及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2022级博士生,目前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研究。在他看来,这次中国之旅是人生的必经之途。

图片


      早在本科阶段,谷民德就注意到了中国文化,这不仅是因为中国与西方的联系日益紧密,更是源于中国哲学的思维方式对他产生的强烈吸引力。“我本科学的是哲学和神学,它们都离不开中国。”而以进修生的身份来到人大,认识到更多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思想后,他更坚定了在人大读博的想法。“人大与党和人民的关系更近,而人大的马哲也正是我所期望学习的、纯粹的中国马哲。”

f69191fa9cf9fe6cbd1cb96f92feec10.png

      然而,读博对谷民德而言并不容易。面对全新的环境和截然不同的语言,他还需要更多的时间来适应。特别是作为课堂上唯一一个外国人,他的出现往往会引起周围人的关注,无形中增加了他的压力,“我在课堂上表达看法或者回答问题时会感到紧张,怕说错话。”


     在这方面,哲学院院长臧峰宇给予了他很多帮助。“臧教授是我的导师,他和我聊了许多学习方面的内容,包括他所研究的中国式现代化,让我感到非常亲切,也给了我很多启发。”同时,参与足球队、校交响乐团也让他有了更多的朋友,缓解了在异乡的陌生感,让他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的研究领域中。

      人大哲学院的博士课程以讲座的形式展开,这让同学们能够与著名学者面对面交流,也让谷民德收获良多。在他看来,西方对中国哲学的认识还不够深入,因此,来中国学习正是他增长知识、增加见识的好机会。“ 我不仅能学到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还能从中国,而非西方的角度去深入理解这个国家的文化 ,这对我而言很宝贵。”

      而作为一个留学生、一个跨文化者,谷民德也始终尝试理解并积极融入中国文化。三年前,他开始学习汉语,现在他已经能用汉语与人正常交流。他认为,“如果一个外国人想要了解异国文化,首先必须学会它的语言。”同时,他也积极参与各种社会活动,增长自己的中国见闻。去年十月,他参与国际儒学联合会举办的 “美美与共·浙江行”汉学青年学者研习营 ,近距离感受古老中国与当代中国的发展变化。

      这次研学也是他第一次走近中国的乡村,第一次实地了解中国文化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想内涵。“中国的农民会通过一些传统的仪式来祈愿丰收,这与德国类似,也说明西方文明和中华文明具有共同点。”对谷民德而言,完全摆脱西方的思维方式并不容易,但他始终抱着开放的态度去尽力理解和接触中国的文化及其内在逻辑,寻找中西文化的共通之处。

162b141d70f28d3a8c13ff5e8d5194ff.png

      因此,在取自己的中文名时,他也尝试着融入中国的价值观。“‘谷’和我德语的姓氏有关。但‘民德’二字与德语无关。‘民’字表现人与人之间的相互联系,‘德’字意味着品德。在我看来,一个集体的品德比个人更重要。”他解释道。也正是这种积极的主动融入,让他感受到了真正的中国,“这绝不是在国外上一些汉学课就能体会到的。”

      放眼未来,谷民德希望自己能在中西交流互鉴上做出贡献。他认为,目前中西交流仍然有可提升的空间。“在德国,我们会从德国的角度,通过一些关键词或者范畴去理解中国,这是外部的视角,但要做到真正的理解,还需要从中国的角度看中国。”


文章转自公众号:RUC国际暨港澳台交流,作者人大国际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