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通知
首页 > 新闻通知 > 学院动态
王路:逻辑与形而上学
日期:2018-02-27

    1月5日上午9点,第二期“逻辑与形而上学工作坊”在人文楼500会议室成功举行。本期工作坊邀请到清华大学人文学院的王路老师担任主讲人,逻辑学教研室的余俊伟老师担任主持人,评议人为聂敏里、裘江杰两位老师。我院牛宏宝老师、许涤非老师,天津外国语大学欧美文化哲学研究所吕纯山老师、北京社科院的王玉峰研究员以及校内外三十余位同学参与了本次工作坊。

    王路老师报告的主题是:“逻辑与形而上学”。报告从“是( being )”角度出发,探讨西方哲学中形而上学与逻辑和语言的关联,以及这两种关联体现出的形而上学的先验性。王路老师创造性地提出形而上学和加字哲学的比较区别。

    传统哲学的核心是being,形而上学正是以being为研究对象。与很多人将being根据语境翻译为“存在”和“是”的做法不同,王路老师认为being应当被翻译为“是”,秉持“一是到底论”。在王路老师看来,这涉及的不仅是翻译问题,更是如何理解西方哲学的问题。形而上学探讨的对象是“是”,而不是“存在”。“是”是形而上学的核心特征之一,“是”与“真(truth)”共同构成了形而上学的基石。

    形而上学与逻辑学的关联在亚里士多德那里就被确立起来,他的逻辑学理论的核心是三段论,三段论由命题组成,而命题的基本形式是“SP”。词项本身没有真假,必须被“是”关联起来才能够构成命题。四谓词理论和范畴理论都是这一基本思想的不同表现,是对谓词P,也就是对“是什么”或者“是”的分类讨论。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思想深入到他的形而上学思想中,《形而上学》第七卷的第一章清楚地表明,形而上学研究的对象是“是什么”,即实体,形而上学是对“实体是什么”的讨论。而“SP”正是对“是什么”问题的回答的基本表达形式,由此可以看到形而上学和逻辑学的关联,而这种关联在康德的判断表和范畴表那里同样可以发现。

    王路老师认为,形而上学之所以和逻辑学存在关联,是因为形而上学的先验性特征。在亚里士多德那里,形而上学与其他科学的区别在于,前者研究“是”本身,后者研究‘是’的某一部分,例如数学研究什么是奇偶数。“是”具有第一性,与其他种类的规定性相分离,而当人们知道一事物是什么的时候,才最充分地认识它,由此可见形而上学不是某一类特殊的认识,而是关于认识的认识,属于宽泛意义上的知识论,王路老师将形而上学具有的这种特征称为先验性。康德哲学也区分了先天知识和后天知识,前者不研究对象,而一般地研究我们关于对象的认识方式,可以被称为先验哲学。王路老师认为,先验性是形而上学的典型特征。

    在讲座的最后,王路老师谈到了形而上学和加字哲学的区别。加字哲学(例如中国哲学、西方哲学、科技哲学等)以“加字”的方式,使其研究具有了对象性和经验性,从而与先验的形而上学区别开来。在他看来,许多流行的对于哲学(形而上学)的批评,实际上都是对加字哲学的批评,但是使哲学遭受到了不公正的对待。任何学习哲学的同学,在学习加字哲学之外,都应该学习形而上学,去探讨一些先验的、艰深的基础问题。


     在随后的点评环节,聂敏里老师指出,王路老师对哲学和加字哲学的区分,以及对哲学基本问题的重视,都和“逻辑与形而上学工作坊 的宗旨一致。他十分赞同王路老师关于逻辑与形而上学关联的讨论,从系词“是”切入对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的讨论是研究亚里士多德哲学的正确途经。不过聂老师也表达了自己的不同意见, being 的双重内涵使得它不仅可以被翻译成“是”,而且可以依据“是”所是的对象翻译成“存在”,由于汉语“是”并不兼表“存在”,从而,我们应当根据哲学家对 being 的双重内涵在不同语境中的侧重运用来处理对它的翻译。


     裘江杰老师针对讲座内容提出了三个问题。具体科学研究的是“‘是’的一部分”,如何理解“部分”需要更多的解释;形而上学具有先验性,逻辑学同样具有先验性,一个自然的疑问是如何区分这两门先验性科学;此外,由亚里士多德所奠基的形而上学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当代形而上学的议题包括“个体同一性”等,这是否表明可以不再沿着“是”的路径去研究形而上学?

    两位评议人点评结束后,王路老师进行了回应。随后进入自由讨论环节,参与此次工作坊的老师和同学们针对主讲人和评议人的发言内容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问题。牛宏宝老师认为,以逻辑学的方式去揭示形而上学层面的内涵,对being做这样的限制时,有可能会将其限制为形而上学的形式问题,而失去其他方面讨论的可能性。吕纯山和王玉峰老师共同关注亚里士多德的十范畴理论,就范畴和谓词的关系、实体是否表存在等问题和王路老师、聂敏里老师进行了热烈充分的讨论。许涤非老师就系词是否普遍出现在一切命题当中,以及如何判断认识的真假等问题进行讨论,提出了自己的理解。


    

    本次工作坊不间断地持续了三个多小时。相较于第一次工作坊而言,本次活动吸引到了更多的老师和同学,特别是来自美学教研室的牛宏宝老师。美学和伦理学专业的同学也参与到了讨论当中。可以看到在第一次活动的基础上,本论坛的宗旨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在座的老师和同学们就问题和分歧本身进行了极其激烈的争论,充分体现了“求真”的精神。讲座在极其热烈的氛围中圆满结束,大家共同期待3月份第三次工作坊的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