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家茶座第十八讲掠影——茶会、茶事和茶沙龙:中国、日本和欧洲的典型聚会喝茶方式的文化比较
日期:2019-06-126月9日上午,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在人文楼500会议室举办了以“茶会、茶事和茶沙龙”为主题的学术讲座,这也是哲学家茶座系列讲座的第十八讲。本次的主讲人是来自上海同济大学的何心鹏(Volker Heubel)副教授。谢林德(Dennis Schilling)教授主持了本次讲座。茶道哲学研究所研究人员、大益茶道院工作人员,以及人大师生、校外的中国茶文化爱好者等三十余人参加了本次讲座。
谢林德教授首先介绍了何心鹏老师的情况,何心鹏教授致力于茶道哲学、道家哲学、欧洲文化等研究,以美学与现象学的角度切入,博学且有专攻。讲座正式开始,何心鹏老师讲述的内容分为五个部分,分别是跨文化茶道哲学;跨文化茶道哲学的基本维度;茶会、茶事和茶沙龙作为与他人相遇的方式;当代茶会的再现尝试与最后的总结部分。首先,何老师提出问题,“跨文化、茶/茶文化/茶道与哲学有什么样的关系?”、“跨文化的概念适合解释茶文化的现象吗?”随后,他分别引用一些学者的观点进行了回应,并肯定了跨文化概念适用于当今纷繁复杂的文化之中。
何心鹏老师认为,跨文化茶道哲学存在七个基本维度。第一是自然维度。第二是与他人相遇:共存、交流、伦理、礼仪、友谊、感情。第三是与自我相遇,即反思、冥想、休闲、感性/味觉/身体、动作、行为。第四是物,第五是空间、地点、场所,比如茶具的变化反应氛围、性情的变化。第六是时间,不仅是算的时间,同样在不同时间里个人感受的变化。最后是精神、价值、导向的维度。
接着何老师谈到了中国的茶会、日本的茶事与德国的茶沙龙。中国的茶会萌芽于两晋南北朝,兴起于唐代,分为风雅茶会和宫廷茶会两大类型。文人、僧人茶在日本的兴起,得益于僧人的传播,第一个关于茶的记载在《日本后记》,梵释寺的方丈永忠给天皇泡茶。中国禅宗清规里的茶礼在镰仓时代广泛被日本僧人接受,也变成武士喝茶方式的方法、伦理和审美的基础。茶事的建立基于对茶会作为娱乐活动的批评,进一步发展斗茶的形式。最后一部分则是德国的茶沙龙文化。主人让客人过很舒适的时间,茶作为载体,人们在熟悉的聚会上喝茶谈心,短期内忘掉生活的困惑。总而言之,中国茶事旨在修身养性,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待客之道讲求轻松与和谐。中国人重视自然环境以及茶叶本身的好坏及其多样性。喝茶之人在风雅的气氛中品茗、赏乐、闻香与写诗。而日本茶事注重修行、审美,与宗教联系密切。与中国类似,日本茶事是一种综合性、体系化的艺术,但其仪式相对复杂,氛围也更加严肃。在日本,茶是一种媒介,喝茶时人们往往沉默相待。德国的茶沙龙则全然不同,它的目的在于全面教育、启蒙,以小型聚会、读书会为依托,人们在轻松的仪式里自由沟通,进行思想的碰撞。
主持人谢林德教授对何老师的演讲进行了概括并提出了自己的疑问,何老师对此也作出了回应。在讲座的提问环节中,听众们十分踊跃地提出了许多问题,何心鹏老师都一一地耐心解答。讲座结束后,在场听众与工作人员与何老师合影留念与深度交流。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所“哲学家茶座”第十八讲圆满结束,本次讲座提供了一场思想上的饕餮盛宴,撒播了茶文化与哲学知识的种子,“哲学家系列茶座”也成为越来越多爱茶懂茶人交流的聚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