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通知
首页 > 新闻通知 > 学院动态
2022年本科招生指南:与人大哲学一起向未来!
日期:2022-06-09

微信图片_20220609152226.jpg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中国的哲学、伦理学和宗教学

教学科研重镇

被誉为“新中国哲学教育的工作母机”

国家一流本科专业


目前国内教授最多、规模最大、

学科配备最齐全、人才培养体系最完善、

具国际声誉的哲学院系

入选教育部“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







学院特色


学科引领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学科始建于1956 年。在六十五载的发展历程中,产生了新中国哲学教育史上第一本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材,入选第一批哲学硕士点、第一批哲学博士点、第一批哲学博士后流动站、第一批国家级重点哲学学科、第一批哲学一级学科授权点、第一批“强基计划”,将在全国率先招收应用伦理专业硕士。

微信图片_20220609152232.jpg

2021年哲学学科成立65周年盛会


体系完善

哲学院拥有哲学、伦理学、宗教学、PPE(政治学、经济学与哲学)4个本科专业,相互促进,彼此融合;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伦理学、宗教学、美学、逻辑学、科学技术哲学、管理哲学、政治哲学10个硕士点和博士点和1个应用伦理专业硕士点;伦理学与宗教学2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近年来还新建有“哲学与认知科学”“国家治理现代化与应用伦理”两个跨学科重大规划创新平台,有力推进了学科的交叉与创新。

大师云集

哲学院教学科研实力雄厚,英才辈出,中国人民大学首批14名一级教授中,哲学院占4位。哲学院现有教师80人,其中教授占比超过50%,三分之一教师为海外留学归国博士,引进有多位国际师资,国际性突出。李秀林等主编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苗力田主编的《亚里士多德全集》、罗国杰主编的《伦理学》、陈先达的《陈先达文集》、方立天的《中国佛教哲学要义》、张立文的《和合学》、刘大椿的《科学活动论》、李秋零主编的《康德著作全集》等成果在国际、国内产生了重大影响,培养了一代又一代哲学学人。近年来,聂敏里主编的《古希腊哲学史》等重要成果持续推进哲学原典研究,卡尔•米切姆编著的《工程哲学:东方与西方》、姚新中的《21世纪儒学的概念重建》等一批英文著作促进了当下东西哲学的交流与对话。

微信图片_20220609152239.jpg


专业介绍

哲学专业

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全国首批“强基计划”(本硕博衔接培养),教育部“国家级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哲学专业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培养学生中西兼修,研习经典,关注前沿,成为具敏锐思维、开阔视野、德才兼备的哲学专业人才,培育新时代所需的未来思想家。主要课程:马克思主义哲学、西方哲学史、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原典、西方哲学问题、伦理学、逻辑与批判性思维、美学原理、宗教学、科学技术哲学、政治哲学、管理哲学、哲学经典研读等。

微信图片_20220609152244.jpg

伦理学专业

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全国唯一的伦理学本科专业,既有学术型伦理学硕博点,也有应用伦理专硕点,建设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伦理学既关心基础理论问题,也关注重大、前沿的现实社会问题,既植根中国传统文化,又紧跟国际学术前沿,并与诸多学科和领域形成重要的交叉研究。伦理学专业开设的主要课程包括:伦理学导论、中国伦理思想、西方伦理思想、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政治哲学、应用伦理学、当代伦理文化思潮等。

宗教学专业

北京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宗教学专业结合宗教学的理论与现实,培养学生学习不同宗教流派的经典、思想、历史、现状及前沿问题,成为具有开阔视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型跨学科人才。主要课程:宗教学、宗教哲学、宗教人类学、宗教社会学、基督教哲学、佛教哲学、佛教历史与思想、基督教历史与思想、道教历史与思想、伊斯兰教历史与思想以及经典研读课等。

政治学、经济学与哲学专业(PPE实验班)

新文科培养模式标杆,借鉴牛津大学等世界名校经验所开设的复合型跨学科专业。由哲学院负责,与国际关系学院、经济学院、应用经济学院联合培养,强强联合,旨在打破因学科孤立带来的思维局限,融会贯通哲学、政治学与经济学三个学科的理论与方法,集古典与创新为一体,立志于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充满中国文化自信的领导型人才。PPE专业毕业生大多赴国外一流高校深造。主要课程:逻辑与批判性思维、中国哲学、西方哲学、伦理学、政治哲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政治经济学、政治学概论、英美政治制度、国际关系史、中国政府与政治、PPE跨学科对谈等。

微信图片_20220609152249.jpg

首届中国高校PPE专业论坛


培养特色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落实新时代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要求,积极探索强基博识的人才培养模式,开拓跨学科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努力探索具有中国特色、国际水准的哲学人才培养之路。“人文实验班”学生采用通专结合大类培养模式,“强基计划”学生采用本硕博衔接培养模式,“PPE实验班”学生采用跨学科培养模式。

哲学、伦理学、宗教学专业高考填报志愿的招生专业为:人文科学试验班。PPE专业招生采用校内二次选拔模式。

微信图片_20220609152252.jpg


国际交流

哲学院现与英国牛津大学、比利时根特大学、德国柏林洪堡大学、德国慕尼黑大学、法国巴黎索邦大学、意大利帕多瓦大学、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美国夏威夷大学、日本立命馆大学等9所世界知名大学签订有学术合作、师生交换协议。引进美国著名技术哲学家Carl Mitcham、德国著名汉学家Dennis Schelling等国际师资,开设英文课程。邀请普林斯顿大学、东京大学、慕尼黑大学等国外一流学者在国际小学期开设暑期全英文哲学课程。此外,哲学院设多种奖学金,奖励优秀学生出国交流。微信图片_20220609152256.jpg

毕业去向

一批批莘莘学子从哲学院学成毕业,成为诸多行业工作骨干、社会栋梁、思想精英,如邵华泽(原《人民日报》社社长)、冯俊(原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周文彰(国家行政学院原副院长)、赵汀阳(著名学者)等。哲学院毕业生发展方向多元,前景广阔,广泛就职于高校、各类企事业单位。本科生大比例深造,许多赴哈佛大学、卡耐基梅隆大学、哥伦比亚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国内外一流大学;近些年,哲学院本科学生出国深造率超过35%,读研率超过50%,总体就业率达95%以上。

微信图片_20220609152300.jpg2022北京冬奥会哲学院学生志愿者




爱思考,爱智慧,

与人大哲学一起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