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届人大马哲论坛: 思想对客观性的三种态度:康德、黑格尔与马克思
日期:2017-05-12 2017年5月10日下午3时,第二十届人大马哲论坛在人文楼601会议室成功举办。本次论坛有幸邀请到了南开大学哲学院的王南湜教授进行题为“思想对客观性的三种态度:康德、黑格尔与马克思”的讲座。本次讲座由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郭湛教授主持,张文喜教授、臧峰宇教授担任评议,来自清华大学的夏莹副教授等其他老师与哲学院三十余名学生共同参加本次讲座,反响热烈。
在本次讲座中,王南湜教授从哲学史上梳理康德、黑格尔和马克思三者不同的一些东西,主张康德把上帝的还给上帝,把凯撒的还给凯撒。首先,从思想史的角度回顾了若干争论后,在切入现实的维度上,王南湜教授将将马克思的解释看做是“近康德的解释”。马克思继承的是德国古典哲学,后来的研究特别是德国的学者,证明在黑格尔之后至少有三种不同的哲学。其中晚年的费希特是理性神学,康德是二元论,黑格尔是单线的一元论。在这个路向上,应当把马克思理解为整体的马克思,不能用青年马克思的东西来取代晚年的马克思。其次,马克思将人看做是对象性存在物,是对象性活动,体现了马克思的一元论视角,然而,他后来对于世界的科学解释,不能还原到对象本身,体现了马克思方法论上的二元(近康德)。马克思所使用的是目的论,类似于康德(形式目的论)但不具有构造性,是一种实践目的论。对于黑格尔,王南湜教授认为黑格尔在广泛意义上是一个历史主义者,他强调一种普遍化的理性的历史终结的过程。尽管黑格尔哲学在这个方面确实切入了现实,但如果发展下去,很可能带来纳粹主义的泛起,海德格尔承继这一传统,他们与康德世界主义的传统有很大的不同。最后,王南湜教授将康德、黑格尔与马克思的思想分别概括为有限的主观思想,无限的客观思想和有限的客观思想。此外,讲座还涉及到了物质与实践的关系、实践唯物主义的讨论、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残留问题、马克思青年和晚年的思想变化等诸多理论问题。
郭湛教授认为王南湜教授的讲座十分精彩,从思想史的角度理解康德、黑格尔与马克思的关系,尤其是对资本论的研究对理解当代社会的发展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富有启发性。
张文喜教授认为王南湜教授讲座视野宏阔,语言生动。尤其是从王老师的讲座中提示出的思想对客观性的三种态度,即“康德的有限的主观思想”、“黑格尔的无限的客观思想”和“马克思的有限的客观思想”的概括,一方面化繁为简,另一方面问题意识明确,明确了“究竟马克思离康德近一些还是离黑格尔近一些”的主题。黑格尔哲学的基本特征是在思维和存在中把握高度的统一性,通过概念的自我表达和体系的自我调节来把握。黑格尔置身于哲学史的方式来解决思维与存在的统一问题,最终落脚于哲学史。在这个层面上,马克思离具有思辨哲学特点的黑格尔远一些。从康德哲学角度看,康德对因果律批判,休谟将康德从独断论迷梦中唤醒,成就了哲学史有了前康德与后康德之区别,亦即对象世界是现成给予的还是由我们的活动构成的区别,将康德哲学作为前后划界的标准的层面上说,马克思是近康德的。不仅如此,马克思的哲学通过康德哲学的启发宣告了哲学死亡,但是马克思究竟是否哲学呢?问题在于,正是因为先有了哲学,马克思才看到终结哲学的可能性。
臧峰宇教授认为王南湜教授的讲座涉及到一种现实的论证方式,呈现出强烈的现实感,视野开阔。很受启发。一方面,从启蒙的角度理解康德、黑格尔对于苏格兰启蒙的关系。其中,康德吸收了苏格兰启蒙中的世界主义理论和伦理思想,黑格尔则吸收了经济学和市民社会的理论,而这两个维度都存在于马克思的视野中。另一方面,王南湜教授的研究切中了今天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研究困境,即如何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规律性论证研究纳入到政治哲学的规范性研究中的问题。臧峰宇教授尝试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下来理解道德的规范论证,在政治哲学的角度上将王教授提出的“马克思近康德”的理解看作是马克思近规范性的理解。最后,臧峰宇教授认为人的主体性在变革现实中具有能动性的特征,是哲学研究的重要维度,彰显了哲学研究的现实性。
来自清华的夏莹副教授十分赞同王教授讲座中“马克思近康德”的阐释。提出了客观性和现实性的区分以及现实性的几个层次等问题,得到了王南湜教授的耐心解答。在提问环节,在场的同学们纷纷提问,王南湜教授也一一进行了深入而细致的回应,本次讲座在热烈讨论中落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