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儒学论坛2018在中国人民大学举办
日期:2018-11-06国际儒学论坛2018年在中国人民大学举办
11月2-4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和韩国高等教育财团联合主办的“国际儒学论坛·2018”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本届论坛的主题为“国际学术视野下的儒家思想”。来自韩国、日本、美国、英国等国家以及国内的12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论坛。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伟、副校长杜鹏,韩国高等教育财团事务总长朴仁国,中国人民大学孔子研究院院长张立文,北京大学人文讲席教授安乐哲(Roger T. Ames),欧洲中国哲学会副主席、比利时根特大学东亚语言文学系主任巴得胜(Bart.Dessein),英国伦敦国王学院教授戴维斯(Davies Anthony Oliver),韩国成均馆大学教授崔英辰,中山大学教授李宗桂等中外专家学者出席论坛开幕式。
会前,刘伟同朴仁国签署了《中国人民大学与韩国高等教育财团举办“国际儒学论坛·2018”合作协议》。
刘伟代表中国人民大学作开幕式致辞。他对于长期以来支持论坛举办的韩国高等教育财团表示感谢。他指出,儒家思想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和感召力不断增强,推动各国各族人民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指导意义不断凸显。本届论坛以文明对话方式,尝试破解儒家思想传播中民族性与国际性的平衡难题,助推儒家思想走向世界,为世界和平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
朴仁国在致辞中阐述了儒家思想成为古代中国主导思想及其国际化历程。他表示,儒家思想蕴藏着当代人类文明危机和面临难题的重要启示,研讨其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与影响,对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具有重要意义。
安乐哲在致辞中表示,中国的崛起与其深厚的文化知识底蕴关系密切。他强调,儒学思想作为世界文化资源具有重要意义,儒学思想国际化是时代需求与当今学人的使命所系。
巴得胜在致辞中指出,时值纪念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之际,儒学在中国及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和地位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正受到青年一代的广泛关注和重视。
杜鹏主持开幕式。
会上,张立文以《儒学与东亚命运共同体》为题作主旨报告,就新时代哲学新形态及“和合学”的国际价值进行阐释。他提出,在全球化与信息化时代,面对生态、人文、道德、心灵、价值五大冲突,儒学应时而变,“和合学”应运而生。“和合学”的国际价值在于其主张万物多元和合,体现为促进人人和气守规、国家和平和谐,营造各国融合发展的互动氛围。
戴维斯基于《易经》的阅读经验和与社会认知学领域专家的沟通体会作主旨报告。他指出,儒学和现代科学具有互联共通性。两者都认为,人类的价值选择始终深植于人类自身,人需要通过自我反思、有机实践以及后天学习,才能在文化上对上述选择进行解码和接受,才能成为社会中一个真实的个体。
崔英辰以《儒教的理想世界观》为题作主旨发言,他认为儒家基本思想是人类先天具有好善不恶的道德情感,共同体的构建和发展正基于此。
李宗桂以《从“更化”看中国文化的革新》为题作主旨发言。他认为,“更化”思想包含了作为战略规划的发展面向,体现为礼法合用、制度治国,显现了儒家思想的社会治理价值。同时,“更化”也是传统社会变革的重要方式之一。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副院长、孔子研究院秘书长罗安宪主持大会主旨报告。
论坛会期3天,共收到会议论文101篇。围绕“国际学术视野下的儒家思想”这一主题,与会专家学者共进行了20场学术报告与学术讨论。
闭幕式上,与会专家学者表示,国际学术视野为儒家思想研究提供了切实的参照系,提出了诸多挑战下儒家思想研究如何进一步发展的问题,为挖掘儒家思想的生命力、创造力提供了更多可能。与会者特别强调了对青年一代学人的厚望和勉励。
图文转自人大新闻网,原地址:http://news.ruc.edu.cn/archives/222879?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
来源:文/孔子研究院 图/图片与视频中心 孔子研究院
编辑:杨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