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总结 | 吴增定:实体与事物——对斯宾诺莎哲学的一种现象学反思
日期:2019-12-05
讲座总结
实体与事物:
对斯宾诺莎哲学的一种现象学反思
12月4日下午2点30,人大文艺复兴与近代哲学论坛第三次讲座于人文楼600会议室举行。本期讲座由北京大学哲学系吴增定教授主讲,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雷思温讲师主持讲座,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朱清华教授、北京市社科院哲学所王玉峰副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吴功青副教授与北京师范大学哲学院刘万瑚讲师担任评议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孙帅讲师也出席了本次会议。参与此次讲座的老师同学逾80人,现场气氛十分活跃。
(主讲人吴增定教授)
01
讲座内容
用极富亚里士多德主义色彩的实体(substantia)与属性(attributus)等术语,斯宾诺莎何以能构建出与传统亚里士多德主义判然有别的形而上学体系?对这一发问的考察和回应正是本次讲座的核心议题。吴增定老师围绕着这一主题,从思想背景与问题意识逐步深入到对这两个形而上学范式之间的辨析比较,提示出了古今之间对于灵魂论、运动学说与原因理论等诸多基本问题的根本差异。
吴增定老师首先对“实体”这一斯宾诺莎哲学的根本概念做了一番哲学史的回溯。斯宾诺莎所使用的这一概念直接承继自笛卡尔,并可进一步回溯到经院哲学之中的中世纪亚里士多德主义。吴增定老师将《范畴篇》第五章之中的定义视作最能体现亚里士多德主义基本立场的经典界说,亦即“既不述说(λέγεται)任何主词(ὑποκειμένον),也不在任何载体中的东西”。而严格的第一实体(πρώτως οὐσία)就是以苏格拉底或这个人所代表的个体事物、“这一个”(τόδε τι)。实体概念提示着某些事物独立地、自立地(ὑποστατικός)存在着,不依赖于其他事物并且充当着偶性(συμβεβηκός)与固有属性(ἴδιος)的基底。实体概念的应用几乎贯穿了亚里士多德之后的哲学史,而使用这一概念的哲学家都不自觉地接受了一项亚里士多德主义的预设,亦即有某物是独立存在的。
(主持人雷思温老师)
在吴增定老师看来,亚里士多德式的实体学说是一种前科学、前现代视域下的基于日常经验的世界图景,体现了对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的天然的信任感与亲和感。因为个体事物对于我们来说是更为易知的,因此我们基于日常经验和日常语言就会将个体事物视作独立的实体,而认为运动和静止后于个体事物。尽管斯宾诺莎使用了与亚里士多德一样的术语,但他却从根本上颠覆了亚里士多德主义的形而上学体系:运动和静止作为谓项先于个体事物,而个体事物作为样态仅仅是运动和静止的结果,完全丧失了实体的地位。在斯宾诺莎的哲学中,实体是一个终极的、高度抽象的本体论概念,亦即自因(causa sui)。而亚里士多德哲学中一切被视作实体的个体事物,在斯宾诺莎哲学里都只不过是实体的样态化(modificatio)。实体具有无限多的属性,属性是对实体本性的表现。实体的一项属性是广延(extensio),从广延而出的直接无限样式就是运动与静止,而从直接无限样式则会再分殊为有形体的有限样式,这也就是日常语言中所说的个体事物。
(现场图)
我们当然可以对广延与运动加以进一步的追问,考察是什么构成了运动和静止的原因。而在斯宾诺莎看来,这一原因就是力量(potentia)。在《伦理学》(Ethics)第一部分对实体存在的第三个证明中,斯宾诺莎将能够存在视作了具有力量,而神或实体之所以必然存在是因为其具有无限的力量(immensa potentia)。这一文本对实体或神的刻画近似于笛卡尔《第一哲学沉思录》第五沉思中上帝存在的证明,即上帝是最完满的、无限的存在者。不过笛卡尔对于上帝无限性的刻画为上帝的形象赋予了更多的人格化特征,上帝仿佛一位奠立法律的君王,拥有无限的意志(voluntas)。斯宾诺莎则完全取消了意志自由的概念并为神褪去了神学色彩,神或实体就是符合机械因果法则运作的无限力量。实体即是神(Deus)或自然(Natura),而整个自然或者说整个世界即是无限力量的推动与运作。各种属性是对实体与自然的表现,而广延正是对实体在无限延展之上的表现;广延分殊出运动和静止,运动和静止有速度、快慢和碰撞,而这一系列无限因果序列运作的结果也就是个体事物。在亚里士多德哲学中,运动与静止作为属性必须依赖于作为实体的事物而存在。但是在斯宾诺莎的哲学中,运动与静止在存在论和认识论上都优先和独立于个体事物;因为我们可以设想一种没有物体的纯粹运动和静止,但不能设想一种没有运动和静止的纯粹物体。事物作为最低层次的有限样式是可流逝的、不确定的存在,因此被斯宾诺莎称作“绵延”(duratio),简言之,个体事物的实在性被斯宾诺莎取消了。
斯宾诺莎对个体事物本体论地位的理解决定了他所构建的认识论必然是对传统亚里士多德主义灵魂论的根本颠覆。吴增定老师精练地将亚里士多德主义的灵魂论归纳为两个原则,即被动性原则(passivity)与相似性原则(resemblance)。如同亚里士多德借助“书板”的比喻所表明的那样,认知活动是一种接受性的活动,外在事物通过作用于我们的感官在我们的身体上留下印象(imago),正如托马斯所说,“凡从理智(intellectus)中把握的东西,无不来自于感觉(sensus)”。而想象作为内感觉的一种机能,通过对这些印象加以储存和比较把握到某种相似,这种相似保证了外在对象的可感种相(species)可以延展到灵魂之中,从而为理智的主动作用提供材料。但是笛卡尔与斯宾诺莎完全抛弃了这条从感知到想象再到理智的认识上升进路,理智不仅高于、也完全独立于感知与想象。理智自身拥有关于事物的“共同概念”(notiones communes),它们表达了一切事物或物体的共同性质或因果法则,从最高的广延属性,到运动和静止等“直接无限样态”,再到作为整体的物质自然世界的“间接无限样态”。这些观念不同于中世纪亚里士多德主义所说的共相(universalis),它们不是对感性经验的概括与抽取,而是所谓的天赋观念(innate ideas)。理智对于事物本质的把握或者说充恰认识是一种针对因果链条的数学式把握,完全不依赖于感觉经验。而从感觉到理智的认识上升之路也是不可能的,因为斯宾诺莎认为一切通过想象得到的认识都是不充恰的。
(现场座无虚席)
最终,吴增定老师对讲座内容加以了收束和总结。亚里士多德主义物理学所描述的整个实体学说,是前现代视域下基于日常经验对外在世界的无距离的理解。而斯宾诺莎乃至笛卡尔则使用同样的实体术语,背离乃至摧毁了这一形而上学体系,构建出一套基于近代自然科学的、机械论与数学化的世界图景。
02
评议与提问
在评议环节,朱清华老师首先对吴增定老师的报告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认为吴老师的报告学理严谨、明畅清晰。接着,朱老师对本次报告的要点加以了概括,提示出斯宾诺莎相对于亚里士多德最大的转向在于取消了个体化的事物与形式并将其并入了因果链条之中。最后,朱老师基于海德格尔对近代哲学的一个基本界定向吴老师提问。因为海德格尔认为以笛卡尔和斯宾诺莎为代表的近代哲学是亚里士多德主义式形而上学的完成,所以基于现象学的立场,亚里士多德与斯宾诺莎未必没有亲缘性与共通性。吴增定老师对这一问题加以了回应。吴老师指出,自己更多是从晚期胡塞尔生活世界的现象学的视角出发,来重审亚里士多德主义实体学说的现代价值,还没有应用到海德格尔存在论的资源。吴老师认为朱老师提出的这一视角和进路很有价值,值得深入思考。
(评议人朱清华教授)
王玉峰老师赞同了吴增定老师报告中的基本立场,表示受益匪浅。继而,王老师向吴老师提出了两个问题。首先,王老师指出亚里士多德对于实体的界定有两个主要文本,其一为《范畴篇》第五章,其二为《形而上学》Zeta卷,两处文本各有不同的侧重乃至存在可能的张力,那吴老师在重构亚里士多德实体学说时是如何权衡这两处资源的。进而,斯宾诺莎在《伦理学》中区分了三种认识,吴老师是否认同斯宾诺莎哲学中存在着从第一种认识过渡到二三种认识的可能。吴增定老师首先否认了过渡说,认为这与斯宾诺莎哲学的基本特质不符。继而,吴老师澄清了自己的偏好,他更愿意将《范畴篇》第五章的定义视作亚里士多德对实体的标准界定。因为这一界定最能体现亚里士多德主义基于日常经验的色彩,而《形而上学》文本中的讨论具有更复杂的型质论与潜能-实现学说的背景。
吴功青老师首先对讲座内容加以了总结,表示讲座的要义在于从事物入手比较亚里士多德与斯宾诺莎实体学说。接着,吴功青老师对王玉峰老师的问题加以了回应,表示自己赞同吴增定老师的理解,感觉与想象在斯宾诺莎哲学中确实处于极低的位置而不具有由此过渡的可能。进而,吴功青老师向吴增定老师提出了两个问题。其一,吴老师报告中两者的比较有一个人物没有出场,那就是柏拉图,柏拉图作为亚里士多德的反面是近代哲学家经常利用的资源,斯宾诺莎身上的柏拉图主义色彩有多少,其所突出的从个体理智到无限理智的上升是否也是一种新柏拉图主义的复兴。其二,斯宾诺莎哲学中的实体概念与个体概念之间似乎存在着巨大的鸿沟与隔绝,这两者是否存在着融贯的可能。对于第一个问题,吴增定老师认为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之间的差异更多是古典形而上学内部的差异,古今形而上学范式之间的转向和殊异远大于古代哲学内部。吴增定老师认为第二个问题确实揭露出了斯宾诺莎哲学内在的张力,尽管吴老师本人偏向于斯宾诺莎将个体事物予以了取消,但是这一问题仍然有待更深入的思考与澄清。
(评议人吴功青老师)
刘万瑚老师首先对亚里士多德的实体学说予以了一定的补充,表明了亚氏实体学说的内在丰富性。进而,刘老师认为吴老师报告中所指明的古今世界图景的变迁围绕着原因理论和因果性而展开,那这是否关涉到近代所谓的动力因革命。吴老师认同了刘老师的这一理解,指出从四因说到动力因的转向确实是近代哲学的一大核心议题。对于这一问题已经有了相对丰富的研究,这一议题也涵盖在了本次报告的支线内容之中。随后,申琛、张振涛、赵璧、万岱等同学就吴老师的报告提问,吴老师耐心地一一解答。
下午4点30,本次讲座在师生的掌声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