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通知
首页 > 新闻通知 > 学院动态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政治哲学热点问题”学术研讨会成功举行
日期:2017-11-26

2017年1125日,由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学报编辑部主办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政治哲学热点问题学术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人文楼500会议室举行。来自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共中央党校、中共中央编译局、中国人民大学学报、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及北京各个高校的学生,共八十余人参加会议。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张文喜教授主持开幕式。哲学院副院长臧峰宇教授首先致欢迎辞,代表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对各位学者参加会议表示欢迎,对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建设的帮助表示感谢,期待各位学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新时代如何发展的问题发表真知灼见。

在中国人民大学学报编审李淑英老师的主持下,中国社会科学院教授李景源就“唯物史观与哲学创新”的方面表达观点,从史学的角度回顾了唯物史观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总结经验教训,在这一基础上就如何反映党群关系,体现唯物史观的基本原则问题,提出“以道治国”的基本观点,意义重大。

中国人民大学安启念教授提出“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何以可能?”的问题。首先对马克思早期文本的分析,提出“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这一概念的模糊性问题。其次,在历史唯物主义价值维度和人类历史走向自由王国两个方面论证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可成立性。

中共中央党校李文堂教授“就卢梭传统对马克思的影响”发表看法,从“共和国”的概念入手,探索卢梭对马克思的共和思想的理论影响。通过对卢梭的“公民”概念和霍布斯的“公民”概念做对比,得出公民社会就是政治国家的观点。

中国人民大学入选教育部高层次人才称号、马俊峰教授就“政治哲学与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关系”,“政治学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关系”,“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与一般的政治哲学的关系”三个问题展开讨论,认为在泛政治化的中国背景下,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应当成立。

中国社会科学院冯颜利教授强调公平正义的重要性,探讨马克思是否具有正义思想,认为马克思具有正义思想且超越了罗尔斯、伍德和科亨的三个理由:一是突破了分配正义的局限;二是实现了正义思考的唯物主义转向;三实现了正义与辩证法的统一。第一场报告结束后,学者就马克思政治哲学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及唯物史观的现实化问题进行热烈讨论。

第二场报告由中国人民大学副院长,臧峰宇教授主持。

北京师范大学晏辉教授从存在论、认识论、价值论三个方面展开哲学关于政治事实的思考方式的讨论,探讨了权力资本化,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政治信仰消解与世俗生活的崛起,政治动员与政治参与,正义与平等,目前中国平等的国际问题等等理论关注点。

北京大学杨学功教授从《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研究史出发,探讨了《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当代地位和历史效应,认为该著作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最经典著作。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分析框架对把握现代社会结构是否具有有效性及中国未来的前进方向具有重大的关系。

首都师范大学程广云教授从对政治哲学的概念区分入手,探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并将其定义为中国共产党人政治实践合法性和正当性的理论论证和辩护,从历史和逻辑的角度,梳理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发展过程。

北京师范大学沈湘平教授认为回到政治哲学原初对政治哲学研究具有启示,认为马克思正向的对人们公共生活如何可能以及何为美好生活的思想才是严格意义上的政治哲学的论断。强调马克思的政治哲学是为了人的解放和人类美好生活而关于人的共同活动方式的哲学。

中共中央编译局林进平研究员从马克思主义正义观是一种正义观,马克思主义正义观是马克思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正义观是经得起经验检验的三个方面来探讨马克思主义的正义观。学者继续对马克思主义是否存在正义观展开讨论。

下午第三场报告由中国人民大学罗骞教授主持。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张文喜教授以政治哲学中的个人概念为视角,切入政治哲学关于何为好生活的讨论中。他认为寻求既普遍的又考虑个人特殊性的政治规范难以在分析哲学的思路中解决。应着力挖掘马克思政治哲学中关于个人的现实概念。

中国人民大学张立波教授通过分析“新时期”和“新时代”之间的关系,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历程进行叙述。他提出:新时期是否已然成为历史?新时期能否成为一种思想方法?新时代能否成为叙述的主词?等问题并认为只有把“新时期”打发走,“新时代”才能存在。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副院长臧峰宇教授认为马克思共同体思想分为以血缘为基础、以契约为基础和自由人联合体三个层面。联系中国语境,强调中华民族共同体中的中国传统文化作为精神纽带经过马克思主义实现现代转型之后对于中国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孙亮副教授做了题为“否定辩证法视域中马克思的解放理念重构”的报告。孙亮认为马克思的政治哲学的理念就是要用动词化代替名词化,政治哲学的构建要面向政治事务本身。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郗戈副教授阐述了《资本论》和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双重关系。一将《资本论》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元基础。二《资本论》表现的是广义的权力支配关系,超越了传统国家——市民社会二元关系,是“大写”的政治哲学。各位学者对于马克思的共同体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第四场报告由中国人民大学常晋芳副教授主持。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罗骞教授从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思想史和历史语境的切身体会出发,通过对马克思从视角、理论和核心上从政治哲学批判转向政治经济学的讨论,强调当今语境的特殊性和政治哲学构建应注意的问题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张秀琴教授从沃尔佩的《卢梭与马克思》一书出发,探讨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认为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可以打通马克思主义三个构成部分。回顾了马克思与卢梭的关系,强调马克思,恩格斯基于卢梭又超越卢梭。

清华大学哲学系李义天教授梳理了国内学界史类资料的出版状况,认为史类资料对于研究十分重要。目前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存在“论多史少”,“前多后少”,“纵多横少”,“外多内少”四个方面的担忧,是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发展须注意的问题。

首都师范大学黄志军副教授基于恩格斯1844年《论未来的联合体》文本,认为,应该从共同体的伦理维度和市民社会的私人维度来理解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上未来共同体框架的构建,展开未来共同体的构想。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谭清华副教授探讨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成立的两个反思条件,一是如何理解西方政治哲学传统?二是在此基础上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如何实现两者融合?

中国人民哲学院常晋芳副教授基于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的大背景,认为研究者要依靠理论、关注现实,面向未来。因此,我们应该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下自觉地关注和思考人工智能时代。

浙江大学哲学系助理研究员包大为通过马克思早期政治哲学文本分析,强调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是反哲学的哲学的宏伟革命活动的一部分。马克思对普鲁士国家的的批判体现了启蒙原则。

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后刘志洪强调,资本逻辑是分析现代社会的有效和有限的视角,从总逻辑、核心逻辑、基本逻辑和具体逻辑四个层次揭示和论证了资本逻辑的内涵。

第四场报告结束后,各位学者针对哲学基础之上的人的未来发展趋向进行了激烈的讨论。


最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张立波主持闭幕式。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张文喜教授对本次会议进行了总结发言。张文喜教授肯定了这次会议的成功,认为本次会议中各位学者的发言既视野广阔又题旨聚焦,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学术共同体在每一次这样躬逢其盛的会议中不断形成。




文字:耿芳兵 张晓

图片:高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