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通知
首页 > 新闻通知 > 学院动态
台湾学者林安梧教授《“本体”“话语”与“方法”——关于中西哲学交涉及会通的思考》讲座举办
日期:2017-10-30

20171028日下午,台湾慈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院长、元亨书院院长林安梧教授应邀在中国人民大学人文楼做了题为《“本体”“话语”与“方法”——关于中西哲学交涉及会通的思考》讲座。该讲座为中国人民大学“孔子文化月系列讲座”之一,由中国人民大学孔子研究院和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共同主办。葛晨虹教授主持了讲座,肖群忠教授担任评议。能容纳60多人的会场座无虚席。

    讲座开始,林教授便提出,哲学不分中西,学者应当做的不是质疑中国有无哲学,而是去关注中西哲学如何沟通的问题。因此,林教授从本体、话语及方法三个维度展开了关于中西哲学交涉及会通的论述。

林教授提出,中西哲学存在本体差异,中国哲学是一种存有的连续观,是以神人、物我和人己未分的状态体现出其中存在与价值的和合性的;而西方哲学则是在存有的断裂观基础上寻求存在与思维的一致性。基于本体的差异,中西哲学不同的话语体系也造成了二者会通的困难。林教授提出,中西哲学会通的关键在于克服“格义”与“逆格义”的限制,并且必须有更深层的对话与融通。他强调,一种文化“要有话语权,要有主体性,首先必须视自己的话语为能承载思想之话语,我们之文化是一具有主体之文化,话语不能附庸于别人的话语思考,文化不能只是作为别人文化的陪衬。”林教授反对以现代强势的西方哲学话语反向规制中国哲学的“逆格义”方法,因为这使中国哲学自身沦为文化客体、被宰制的对象。由此,林教授以“知识(knowledge)”“道德(moral)”“明白(understand)”为引,展开对于中国话语文化的研究。他提出应重视中国古典话语同现代生活话语以及现代学术话语之间的联系转化,倡导深入中国古典话语,转译、生成现代新的学术话语,构建当代中国哲学的话语权和主体性,以独立的姿态参与到全人类的话语交谈中。在方法论上,林教授以船山学、十力学为基础,提出“道、意、象、构、言”五层诠释的中国诠释方法论。简述之,“道显为象,象以为形,言以定形,言业相随;言本无言,业乃非业,同归于道,一本空明。”短短几句将主要的知识论、本体论乃至实践论都包含在内了。

最后,对于中国哲学的研究,林教授强调指出,“不回到‘原典’则中国哲学之研究将回不到坐标之‘原点’,但若仅限于原典,无真切之问题意识,无真实之意向,则走不出坐标之原点,也难成就中国哲学之新坐标。”给现今学者研究做了提示,也警醒学者端正态度,共同唤起学术生机。

肖群忠教授点评说,这场讲座内容丰富,或许在场的同学并不能完全理解林教授的深刻思想。但至少给我们所有人一个启示,即一方面我们应当以开放的态度、博大的胸怀对待存在差异的中西多元文化,另方面我们也应当像林教授强调的那样,充分尊重中国哲学的意义和精神,充分发扬自身的文化主体性,为中国哲学和中国文化的复兴做出贡献。

讲座互动环节,同学们纷纷林教授请教如何确立中国哲学的合法性、中国哲学复兴的困难、发扬文化主体性的当代思考等问题,林教授解答了相关问题同学思考的角度和问题意识给予了肯定评价

葛晨虹教授在主持总结中说,讲座前我们很期待,讲座后很有收获。讲座从中西语境、理论范式以及思维方式的异同展开论述分析,为我们理解中国哲学文化和西方哲学文化提供了相关逻辑框架和理论透视,也为我们研究中国哲学文化提供了一种方法视角。林教授多年来一直关注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性适应问题,也强调要构建当代中国哲学的话语权和主体性,以独立的姿态参与到全人类的话语交谈中,这些理论视点对我们学习研究中、西哲学,思考中国文化的主体语境和思维范式,都很有意义,富有启发。对同学们学习思考的积极性和热情,葛教授也给予了充分肯定。

从座无虚席到掌声不断,这场精彩的演讲圆满结束。

 

(图文/周丽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