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通知
首页 > 新闻通知 > 学院动态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与德国柏林自由大学哲学研究所联合主办中国哲学研讨会
日期:2021-12-16

20211211日至12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和德国柏林自由大学哲学研究所联合主办的中国哲学研讨会在线上举行。2019,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与德国柏林自由大学哲学研究所签订协议,共同编辑出版《东西方哲学年鉴》,并由中德双方轮流组织哲学年会。本年度的哲学会议由德组织,会议研讨主题为“比较、跨文化、全球化?中国哲学研究的方法论问题”Comparative, Transcultural, Global? Chinese Philosophy and the Question of Methodology。此次会议柏林自由大学哲学研究所的汉斯·菲格(Hans Feger)教授致开幕辞,柏林自由大学访问教授何乏Fabian Heubel和斯洛文尼亚卢布尔雅那大学教授罗亚娜(Jana S. Rošker联席主持会议

汉斯·菲格教授在开幕致辞中引用了伽达默尔在《真理与方法》中的一句话:“对他人的开放性包含这样一种承认,即我必须接受某些反对我自己的东西,即使没有任何其他人要求我这样做。”伽达默尔为什么要预设这样一个前提?以东方和西方的交流对话为例,这样一种基于不同文化传统的对话,其目的不在于论证哪一种看法更具有普遍有效性,而在于使得对话的双方都能意识到各自的信念中可能隐含着某种错误,只有以此为基础,才能从对方那里学到点什么。然而问题在于总有一些差异和冲突是不可调和的,我们真能像查尔斯·泰勒所说的那样,对什么是规范达成共识,而不必对它们何以是正确的规范达成一致?汉斯·菲格教授认为,这种难以调和的冲突恰恰给我们开启了一个哲学对话的论域,但这种对话必须以承认文化的历史、人为和可变化为前提。对话并非总能达成共识,但我们在对话的过程中能够借由他人的目光更好地审视自我,也可以借承认他人而找寻到自己所要努力达成的目标。

(汉斯·菲格教授)

1211日的会议主要围绕哲学研究的方法论问题展开。来自柏林自由大学哲学研究所的斯特凡·戈泽帕特(Stefan Gosepath)教授倡导一种“世界哲学”(global philosophy)研究,主张将哲学理解为一种解决问题的理智活动。他认为,作为一名研究者,对于一个共同面对的待解答的问题,我们应该承认他人可能有比自己更好的解答。

斯特凡·戈泽帕特教授)

罗亚娜教授认为,在“跨文化哲学”(transcultural philosophy)的对话中,对话的各方应该秉持一种诠释学的开放性,用心倾听来自各方的声音,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基于不同文化背景的哲学传统。

(罗亚娜教授)

乏笔教授主张,“比较哲学”(comparative philosophy)和“跨文化哲学”是相互依存的研究方法比较的方法凝聚共识,跨文化的方法创造新的共识,二者的融合便构成了交互文化的(intercultural)研究方法乏笔教授借由希腊哲学的“存在”(being)和中国哲学的“间”between这两个概念,以及海德格尔和法国汉学家于连(François Jullien)对这两个概念的阐释,集中展示了比较、跨文化和交互文化的研究方法。

何乏笔教授

比利时根特大学的博士后迪·斯托克(Ady Van den Stock)则关注非主流哲学(如非洲哲学、中国的少数民族哲学)在哲学研究中的平等性问题

(埃迪·斯托克博士)

1212会议在探讨方法论问题的同时也展现了更为具体的比较哲学研究。冰岛大学的吉尔·西古尔松(Geir Sigurðsson)教授通过比较美国学界研究中国哲学的两个主要流派——夏威夷学派和大陆学派,提出了为寻求差异的可通约性而诠释的主张。

吉尔·西古尔松教授)

德国特里尔大学的卜松山(Karl-Heinz Pohl)教授提出了跨文化对话的四个基本要求,并结合东西方哲学家的相关主张作了细致的阐述:对自身标准的历史反思和自觉,了解方文化的各个层面(特别是价值体系的逻辑),寻求共同理念,改变视角的开放性和向对方开放的态度、意愿。

(卜松山教授)

上海师范大学副教授易冬兰(Dimitra Amarantidou)比较了柏拉图笔下的苏格拉底的“反讽”irony和《论语》中孔子的“反讽”苏格拉底的“反讽”更多的是一种探究问题的方式,自称无知并且事实上对某些问题无知,他所探求的是一种具有普遍适用性的知识或规范;而孔子对于所讨论的问题则是具备某种程度的知识,他的回答往往是基于特定的场景所作的具体论断,用中国哲学固有的术语来说即是“经”与“权”的关系。

(易冬兰教授)

来自柏林的自由学者施维礼(Wolfgang Schwabe正致力于为《中庸》提供一个新的德文译本,通过考察郑玄、朱熹、戴震、康有为对《中庸》开篇的注疏,施维展示了中国的注疏传统对西方学者理解中国经典的重要意义。

(施维礼博士)

意大利马切拉塔大学的塞卢西·安布罗焦(Seluci Ambrogio)教授比较了海德格尔的“栖居”和中国的“风水”思想阐述了二者对于建筑思想和环保主义的潜在意义。

(塞卢西·安布罗焦教授)

此次会议原计划德国柏林现场研讨会由于疫情和时间仓促,会议没有邀请我校学者参加明年编辑出版年鉴时,将采取措施弥补这一缺憾。此外,德方此次会议而设置的工作坊将20222继续举办研讨会,希望届时能够邀请到更多学者参与讨论,尤其是来自中国的学者


供稿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何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