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唯物主义与当代中国”高端学术论坛成功举办
日期:2019-12-222019 年 12 月 21 日,以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著名马克思主义哲学家陈先达教授的新书《历史唯物主义与当代中国》的发布为契机,由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心主办的“历史唯物主义与当代中国”高端学术论坛在中国人民大学隆重召开。
开幕式上,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伟教授致辞,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陈先达先生作主旨发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李永强社长、《光明日报》社吴娜主任先后致辞,开幕式由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副书记齐鹏飞教授主持。
(齐鹏飞)
刘伟校长从我们党学哲学、用哲学的良好传统出发,强调哲学研究在理论思想上的重要意义,介绍了陈先达教授作为我国培养的第一批马克思主义学者,在马克思主义研究、教育上做出的突出成就与贡献。《历史唯物主义与当代中国》一书聚焦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之间的内在关系,系统展现了陈先达教授对历史唯物主义与当代中国社会的深入思考;集深邃的理论思考和强烈的现实关怀为一体,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体现学术性与政治性的有效结合。同时,刘伟校长也表达了对中国人民大学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推进哲学学科体系不断完善发展的期望。
(刘伟)
陈先达教授的主旨发言围绕“制度文化和制度文明的重要性”,强调了在社会发展、矛盾涌现的过程中,建立完善制度文化和制度文明的重要性。强调了我们要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理念制度化,确立制度性的保证。陈先达教授还辨析了文化与文明的区别与联系,并指出我们应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转化为当代中国文明、当代中国制度的建设。
(陈先达)
陈先达教授发言结束后,李永强社长表示,作为出版单位,要将出版高水平马克思主义相关著作作为重要职责,高度赞扬了陈先达教授笔耕不辍的旺盛学术生命力和高效学术生产力,为学习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资源和学术支持。李永强社长并同时表达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努力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做出更大贡献的决心。
(李永强)
随后,《光明日报》社吴娜主任回顾了陈先达教授与《光明日报》社六十余年相知相交的深厚渊源。
(吴娜)
开幕式结束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院长郝立新教授主持第一阶段大会发言。孙正聿、张异宾、李景源、郭湛、韩庆祥、杨耕、吴晓明、丰子义、王南湜、徐俊忠十位教授、研究员进行发言。孙正聿教授表达了对陈老先生为人学者和战士相结合,为文学术与信仰相交融的敬佩,探讨了应该怎样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革命,以及这开辟了一条怎样的道路。张异宾教授表达了对陈先生从苏联的阴影中走出一条中国自己的马克思主义研究道路的感谢,称赞先生旗帜鲜明,不退后一步的底线,景仰先生九十高龄,成为诗人,作文深入浅出。李景源研究员畅谈了自己学术生涯中受到的陈老师的影响,认为作为后学,要真正学习的,是陈老师论从史出、关注现实的学术研究方法。郭湛教授则十分认同陈老先生对制度文明建设、文明与文化关系等问题的重视。韩庆祥教授从陈老师的文章《走向历史的深处》出发,他非常赞同陈老先生把历史唯物主义看成哲学,并把历史解释的原则引入唯物论的论断。杨耕教授回忆了陈老师的教育培养和关怀,表达了深深的感激之情;阐述了不是文化因素、政治因素,而是经济因素,决定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表明中国道路是必然的。吴晓明教授从理论、文章、性情三个方面表达了陈教授对他的深刻影响,并表明马克思主义研究中,要研究历史、进一步把握历史的本质性内容研究和把握当今中国的社会现实。丰子义教授赞誉陈老先生的“真”和“气”:对马克思主义真懂真信真用的统一,和文章大气、有底气、充满豪气。而在研究中,要有更广阔的历史观、注重比较研究。王南湜教授将陈先生的作品与先秦名家类比,早年犀利似韩非,晚年汪洋似孟子。徐俊忠认为陈老师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因为理论研究不应该是封闭的,重要的是把唯物史观与社会现实结合。
紧接着是大会发言的第二阶段,由江苏师范大学原校长、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任平教授主持,赵剑英、丁立群、汪信砚、朱有志、王东、叶险明、马俊峰、冯颜利、贺来、仰海峰、吴向东十一位教授、研究员进行发言。主持人任平教授感慨,每到重大时刻,陈先达教授都会掷地有声地发出自己的见解。赵剑英研究员从信仰与学问的统一、专业研究与大众化阐释结合、贯通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等六个方面高度评价了陈老先生的学术研究贡献。丁立群教授讨论了实践哲学与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提出实践哲学可以成为理解历史唯物主义的独特视角。汪信砚重提陈老先生曾说过的“姓马”与“信马”的区别,认为陈老先生真正马克思主义者的精神,而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精神是陈先生成就的关键。朱有志研究员用五句话概括了陈老先生的突出贡献:教育教育家的教育家、理论理论家的理论家、思想思想家的思想家、服务政治家的政治家、引领哲学家的哲学家 。王东教授给陈老师送了一首小诗:从师先达四十年,马列发展得真传。直面问题老弥坚,人大马列旗帜鲜。叶险明教授围绕“历史唯物主义与当代中国”的论题,强调历史唯物主义在当代中国面临挑战,也点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者们所承担的责任。马俊峰教授回忆了陈老师对他的教导和关切,称赞陈先达教授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冯颜利研究员批判了一些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解读,论述了马克思不仅有公平正义思想,而且站得更高,从唯物史观的角度来阐述这一思想。贺来教授在阅读了陈老先生的新书后,感受到这本书体现了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深度反思,并表示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者们要向陈先达教授学习。仰海峰教授将陈先达教授比作不老的青松,从生命本身而言,硬朗而有底气,从理论创新而言,不断创造。吴向东教授先表达了对陈老先生的敬意和感激,并用“铁一般的逻辑,诗一般的语言”形容陈先达教授的文字。
(上午合影)
(会议全景)
下午,论坛第一部分由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哲学院副院长哲学院臧峰宇教授主持。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名誉会长、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梁树发教授回顾了中国人民大学马列主义发展史研究所的建设与发展历程、马列主义发展史研究所与哲学院的关系,追忆自己与陈先生交往的点滴,表达了对陈先生的教导的感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院长、《中国人民大学学报》主编 、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秦宣教授认为,陈先生首先是一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然后是一位资深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者,还是一位热情的马克思主义宣传者。要成为陈先生这样的大师,更重要的是信仰和勤奋。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院长刘森林教授代表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对陈先生的新书出版与九十大寿表示祝贺,并作为陈先生的学生对陈先生曾经的教导表达了感谢。在他看来,陈先生是老师的模范,以身作则教导学生,不但思想根基扎实,也关注社会现实问题,不断开辟新的研究方向。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清华大学马克思恩格斯文献研究中心主任韩立新教授回忆了自己与陈先达先生交往的两件事,表达了对陈先生作为马克思主义者与学者的敬佩。山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所所长乔瑞金教授表示,在研究陈先达先生理论的过程中,他体会到,研究马克思主义仍然需要学以致用,要将前人的思想运用到自己的研究领域,将马克思主义与世界历史的发展相结合。南京大学哲学系刘怀玉教授表示,自己的文章风格与为人处世都深受陈先生影响。陈先达教授对共和国七十年历史的深刻体会与对现代社会的敏锐洞察,对于将西方马克思研究中国化、通过历史唯物主义空间化的视角研究中国道路与中国自信有着重要意义。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主任陈立新教授认为陈先生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道路的一面旗帜,陈先生始终关注现实与解决现实问题,并提供有着社会意义的解答。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王晓升教授认为,陈先达教授能够既研究现实,又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品质十分宝贵。
第二场会议由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罗骞主持。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张文喜教授认为,陈先达教授取得的成就,是中国哲学界的一个特殊现象,也许是独有的现象。陈先达教授对西方市场经济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比较,入木三分,对自己深有启发。北京大学哲学院教授、马克思主义文献研究中心主任聂锦芳老师指出,陈先达教授深耕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在自己的文章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品顺手拈来,又能够与自己的思想有机结合。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侯衍社教授追忆了陈先达教授的书在大学时期对自己的影响,目前他仍然将陈先生的著作作为研究生的必备参考书。他认为陈先达教授的理论对于解答现在面临的问题卓有成效,是老一辈卓越的学者的代表,为后辈学人提供了模范。华侨大学哲学系教授王福民老师在回顾了自己与陈先达教授的缘分后,指出陈先达教授研究的特点是从历史上研究,将历史观当作哲学观,从历史发展规律出发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并以之为基本立场进行独特的发挥。这对于理解唯物史观与马克思主义原理在世界大事上的运用发挥了重要作用。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教授王峰明提出,陈先达先生的著作也是其人生的写照。他注重理论,将现实难点和理论焦点相结合,将市场和人的焦虑问题与现代性问题结合在一起,他对于资本与财富的关系问题的阐发有着重要启发。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张立波教授回忆了自己研究生入学、博士生考试、担任编辑、回到人大担任教授几个阶段与陈先达教授相处的几件事,呈现了更多面立体的陈先生,表达了对陈先生的谢意与对同门们照顾老师的敬意。华中师范大学哲学系戴圣鹏副教授认为陈先达教授的研究中历史唯物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有着非常重要的启发。最后,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刘建军教授简要概括了自己的求学道路与学术道路,认为哲学的学习与陈先达教授的影响对自己产生了重要作用。
论坛所有环节结束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院长郝立新教授做总结。他对与会的老师和同学们表达了感谢,认为这是一个难得的学术研讨的机会。他认为,本次学术思想研讨会以“历史唯物主义与当代中国”为主题,十分具有讨论与交流的意义,陈先达教授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与践行者,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学者的一面旗帜。从陈先达先生的治学经历中可以看到,要信马、懂马、用马,同时要乐于坐冷板凳,勤于思考、勤于写作。陈先达教授重视哲学研究,基本功扎实,同时又有方法论的自觉,关注问题中的哲学和哲学中的问题,走向历史的深处,关注历史的本质,做到了现实与理论的结合。本次大会充分展示了了马克思主义学者在当今时代的重要影响力,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研究者应当为了共同的目标与哲学使命而努力,影响中国的学术界、思想界,最终影响并推进中国文明的发展。
(合照)
文:厉清雯,李梦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