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的殿堂——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名家讲座系列”第二季 第一讲 “哲学创造与阐释的历史变奏”讲座综述
日期:2020-11-062020年11月4日晚18时,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主办的“哲学的殿堂——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名家讲座系列”第二季,于公共教学三楼3503室正式开幕。首场讲座“哲学创造与阐释的历史变奏”,由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院长臧峰宇教授主持,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郭湛主讲。讲座通过线下线上同步进行,全国各地众多高校师生和哲学爱好者们通过腾讯会议、b站平台认真聆听并踊跃互动。
讲座伊始,臧峰宇教授向与会听众简要介绍郭湛教授的学术背景与学术成就。郭湛教授作为国内知名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专家,研究领域涉及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历史观和文化观等。他曾任《中国人民大学学报》主编,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副会长,现任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哲学学部委员,学部秘书处秘书长。郭湛教授已出版学术专著及主编、合著的著作和教材十余部,发表学术论文两百余篇,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随后,郭湛教授从“创造与阐释在哲学史上的转换”、“个体、群体、整体诸层面及其关联”、“当代中国哲学发展中的阐释和创造”、“创造和阐释的变奏的启示”四个层面依次展开,深入浅出地说明了哲学发展中创造与阐释的历史变奏。整场讲座亲切动人、引发共鸣,饱含问题意识,传递出对学界现实状况的深切忧思。
自哲学“创世纪”以来,在哲学的历史中反复出现创造和阐释交替的历史变奏,郭湛教授将其表述为“创造——阐释——创造”或“阐释——创造——阐释”。东西方哲学的发展历程,都呈现着创造与阐释的这种此起彼伏的“轮转”。郭湛教授认为,相对于西方哲学更注重创造,中国传统哲学显得更注重阐释。这提醒中国哲学的后人既要正确对待阐释的历史作用,又要看到创新不足带来的问题和可能导致的困境。
郭湛教授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例,指出其产生本身就是由阐释走向创造的变奏,在这一发展历程中,个体、群体、整体各层面交互作用。个体总是立足于已有哲学进行继承和阐释。马克思本人就经历了从康德、费希特、谢林到黑格尔这一与德国古典哲学本身同样的发展过程,通过对其进行反思和重构,同对人类社会历史和现实的深切关怀汇合在一起,创立了历史唯物论,由此完成一次从哲学阐释到创造的变奏。某种哲学成为一些人的共同意识,就超出个体范围成为群体意识,比如作为马克思理论创造和阐释的群体——马克思主义学派。而当学派思潮和社会运动相互激荡时,哲学理论上的创造与阐释的变奏会发生社会“共振效应”,引起社会生活中变革与建构的变奏。这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造和阐释就实现了从群体行为到具有民族、国家乃至世界意义的整体行为的变奏。将目光投向中国,郭湛教授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传入中国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即形成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过程。针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造和阐释过程中出现的关于“原初形态”和“次生形态”的争议,他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存在动态的创造与阐释的关系,对各国依据本国国情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应当给予肯定。
回顾我国改革开放40年来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大体呈现出“创造——阐释——创造”的转换周期,同时也是“阐释——创造——阐释”的发展态势。郭湛教授认为,20世纪90年代以后,学界呈现从重视“论”、欠缺“史”到重视“史”、欠缺“论”的转变。在学术性增强的同时,创造力明显不足,这导致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阐释范式”的强化。他以《新华文摘》附录“报刊文章篇目辑览”为例,指出相较于政治、法学、经济三个栏目,哲学栏目文章大多数以阐释为主,对现实重大问题关注不够。而文本阐释抑制思想创造的这种倾向,在高校科研和育人环节中已经形成了消极的影响,是急待警醒和改变的。郭湛教授动情地回忆了自己当年在人民大学的学术经历,鼓励学术新人认真研读经典、扎实练好学术基本功,在创造性阐释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创见。在创造与阐释的波浪式运动中,上升的是创造,下降的是阐释,在波峰波谷的变奏中也有阐释和创造的协奏。新的实践的发展呼唤新的理论的创造,只满足于已有经典的阐释,对于国家民族绝非长远之计。
那么,该如何处理阐释和创造这对矛盾的关系呢?郭湛教授主张不能将两者对立起来,应当避免学院派哲学家和民间哲学家两种极端倾向,沉迷阐释和凭空创造都是不可取的。他将阐释和创造的统一关系与孔子所说的“学”与“思”的关系做类比,提出“学者”即“思者”,“思者”即“学者”,这是新时代中国哲学研究者应有的双重形象。中国学者应该走出学徒困境。在学习、继承和阐释“中学”或“西学”经典基础上,面对现实的困境或问题,我们该如何作为?而这正是提出阐释和创造变奏的意义,变奏是为了生成更高水平的思想。无论阐释或创造,关键在于都要达到较高水平,促进两者良性互动。郭湛教授深情寄语在场师生,学术的珠穆朗玛峰,虽不能至,但应心向往之。人民大学哲学院应该走在处理好阐释与创造关系的前列,作为一个学术群体同其他群体,同民族、国家乃至人类整体承担起当代和未来哲学创新发展的使命。
在最后的学术对话阶段,郭湛教授认真倾听了场内外观众的积极提问,对如何判别关于马克思主义的新观点是否是创新,创造和阐释的边界是什么,我国哲学界在哲学意识的培养上做了哪些努力,中国哲学研究的未来方向应该是什么,哲学爱好者应以何种方式学习哲学等问题逐一作了解答。至此,本次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撰稿人:闵铧锐(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硕士研生)
2020年11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