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哲学领域“101计划”拔尖学生培养学术论坛
日期:2024-11-30获奖名单
首届哲学领域“101计划”拔尖学生培养学术论坛拟于2024年12月8日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为全国哲学学科拔尖人才培养搭建校际学术交流、互鉴、探索的研习平台。
本年度,论坛共收到论文359篇,经过两轮专家盲审,评选出获奖论文58篇,现公示如下:
首届哲学领域“101计划”拔尖学生培养学术论坛获奖名单 |
||||
序号 |
姓名 |
学校 |
论文题目 |
获奖情况 |
1 |
柴萌萌 |
南开大学 |
晚期维特根斯坦的知识论是一种基础主义吗? |
入围报告 |
2 |
陈勉 |
中山大学 |
“现代废墟”的记忆唤醒与文明忧思——城市废墟探险的文化审美解读 |
入围报告 |
3 |
陈雨诺 |
复旦大学 |
从先秦儒家丧祭观念看“礼之本” |
入围报告 |
4 |
樊宇 |
华东师范大学 |
Against Reciprocity Thesis: Reconsider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reedom and Morality in GMS |
入围报告 |
5 |
范思瑞 |
南京大学 |
Against the pro tanto illustration of the moral understanding argument |
入围报告 |
6 |
方雨桐 |
复旦大学 |
美者对感性理念的表达不违背鉴赏自律的原则 ——一种澄清和辩护 |
入围报告 |
7 |
龚克 |
中山大学 |
论王阳明的“心体之乐” |
入围报告 |
8 |
金一舟 |
中国人民大学 |
意识的中项结构在《巴黎手稿》中的应用——一种哲学式共产主义的阐释 |
入围报告 |
9 |
柯雅芳 |
清华大学 |
《礼学视域下杜预“短丧说”的经学渊源与内在逻辑探究》 |
入围报告 |
10 |
李昶霖 |
兰州大学 |
方法建构下的王道之本——基于对董仲舒推类思想的考察 |
入围报告 |
11 |
李真 |
北京师范大学 |
“今夷”与“昔夏”之间——试论黄宗羲日本之行对《明夷待访录》思想之影响 |
入围报告 |
12 |
廖祎容 |
南开大学 |
一种存在与生成的“居间者” |
入围报告 |
13 |
林航 |
中国人民大学 |
《政治自由主义的目标与限度:走出重叠共识两难困境的“第三条道路”》 |
入围报告 |
14 |
刘纾言 |
山东大学 |
重思马克思“自主活动”的唯物史观意蕴——读《德意志意识形态》“费尔巴哈”章 |
入围报告 |
15 |
刘雨茜 |
浙江大学 |
“意识形态”术语进入中文语境后的早期演变——基于“意识形态”译名的创制、流变与确立 |
入围报告 |
16 |
卢颖欣 |
清华大学 |
通往宗教本质的道路——论舍勒和奥托对宗教本质的现象学还原 |
入围报告 |
17 |
陆晨阳 |
中国人民大学 |
基于解释美德的容许主义辩护 |
入围报告 |
18 |
马安骏 |
北京大学 |
《说一切有部因果体系中的“离系果”——兼论一种回应“自在之物”问题的可能思路》 |
入围报告 |
19 |
马川越 |
北京大学 |
Against Propensity Interpretation of Trait Fitness |
入围报告 |
20 |
盛墨林 |
中国人民大学 |
事实与概念的统一:重思异化劳动与私有财产的循环论证问题 |
入围报告 |
21 |
施闻禹 |
复旦大学 |
“反思”在自然主义知识论中的地位 |
入围报告 |
22 |
孙圣皓 |
南京师范大学 |
马克思机器异化思想的三重线索——基于《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的文本解读 |
入围报告 |
23 |
汤喻婷 |
东南大学 |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何以切中社会现实?——从黑格尔—马克思的现实观点看 |
入围报告 |
24 |
唐轩林 |
清华大学 |
父子一体还是权力至上——试析“父母存,孝子无私财” |
入围报告 |
25 |
王奕丹 |
北京师范大学 |
“以仁成人”至“杀人之教”——围绕《朱子家礼》开展的研究 |
入围报告 |
26 |
王重阳 |
复旦大学 |
回应彻底怀疑论论证:重新评估闭合原则 |
入围报告 |
27 |
温思迈 |
中山大学 |
论《宇宙志》中的人与自然——基于对伯纳德《宇宙志》的解读 |
入围报告 |
28 |
温珍昱 |
山东大学 |
反思与变革:王国维与胡适对戴震理欲观的诠释差异 |
入围报告 |
29 |
吴科铭 |
东南大学 |
The Pond Analogy and Its Moral Limits |
入围报告 |
30 |
吴欣琪 |
浙江大学 |
弗雷格与维特根斯坦的反心理主义思想及比较分析 ——基于意义理论视角 |
入围报告 |
31 |
杨帆 |
南开大学 |
论先验想象力在康德哲学中的位置 |
入围报告 |
32 |
应柯娜 |
中山大学 |
亚里士多德对不矛盾律的否定论证——论辩证法在《形而上学》Γ卷的具体运用 |
入围报告 |
33 |
张鹤轩 |
华中科技大学 |
模型与定律 |
入围报告 |
34 |
郑宇涵 |
东南大学 |
罗尔斯的正义理论能解决残障人问题吗?——答纳斯鲍姆的四个批评 |
入围报告 |
35 |
周润泽 |
吉林大学 |
从“非存在物”到“自然存在物”及其超越 |
入围报告 |
36 |
班世钊 |
吉林大学 |
主体性的沦陷:他者剥削、物性颠倒和自我奴役——《资本论》视角下的资本主义统治结构探析 |
优秀奖 |
37 |
曾书华 |
华东师范大学 |
历史的哲学是否可能?——对波普尔“历史主义”批评的再回应 |
优秀奖 |
38 |
陈嘉宁 |
山东大学 |
马克思欲望概念的亚里士多德进路理解 |
优秀奖 |
39 |
陈逸群 |
东南大学 |
Thin Concept of Group and Self-respect: How to Articulate Defective Self-respect under Group-based Oppression |
优秀奖 |
40 |
崔玉坤 |
中国人民大学 |
蒯因、卡尔纳普与逻辑真理 |
优秀奖 |
41 |
邓智 |
南昌大学 |
从“tode ti”到本体论的统一原则————基于《实事与本质》的本体论思想研究 |
优秀奖 |
42 |
董翟 |
南京大学 |
重构肯定性——从尼采到福柯的主体向度透视 |
优秀奖 |
43 |
冯栩艺 |
浙江大学 |
“夫子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浅析孔子的人性观 |
优秀奖 |
44 |
焦芸茱 |
山东大学 |
达尔文式两难困境论证:疏漏及补充 |
优秀奖 |
45 |
卢灏 |
东南大学 |
时间与身体的交织:论《知觉现象学》中的身体时间观 |
优秀奖 |
46 |
卢惠琳 |
中山大学 |
礼之“敬”:构建道德意识觉醒的空间 |
优秀奖 |
47 |
邱奕 |
中山大学 |
《王阳明哲学中的”天植灵根“论—从植物隐喻看良知学的建构途径》 |
优秀奖 |
48 |
邵康睿 |
中央美术学院 |
基于模糊集理论的贝叶斯认识论扩展 |
优秀奖 |
49 |
王弼宇 |
东南大学 |
瞬间与救赎:论奥古斯丁美学中的时间性问题 |
优秀奖 |
50 |
王哲 |
中国人民大学 |
拉康欲望理论视域下马克思的对象性关系——《1844年手稿》中异化理论的重构 |
优秀奖 |
51 |
魏子沁 |
清华大学 |
人生之统一性在于叙事?——论麦金太尔的叙事统一性 |
优秀奖 |
52 |
杨中和 |
武汉大学 |
Beyond Regulation: Reclamation as a Counterspeech to Hate Speech |
优秀奖 |
53 |
张殊翟 |
中国人民大学 |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异化”:马克思形而上学批判与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统一点 |
优秀奖 |
54 |
张宇轩 |
吉林大学 |
符号、欲望与生产——鲍德里亚与德勒兹“生产”概念比较 |
优秀奖 |
55 |
章佳杰 |
华东师范大学 |
Being and Escape: From the Supreme Instant to the Absolute Other |
优秀奖 |
56 |
赵昱昊 |
南京大学 |
唐君毅论中国文化的核心精神——以“心之无对性”为中心的考察 |
优秀奖 |
57 |
周子彤 |
山东大学 |
“不敢为”与“辅自然”:论老子“无为”思想的“有作为”主张 |
优秀奖 |
58 |
朱敦硕 |
南京大学 |
论《楞伽经》一阐提成佛问题 |
优秀奖 |
说明:入围报告同学将受邀参加本次论坛,一二三等奖将在论坛当天公布并颁发获奖证书;优秀奖证书将在论坛结束后寄送。
联系人:韩东风15953366619 王酩淇18811153261
哲学领域“101计划”秘书处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2024年11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