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讲丨和:依于“天地”的思考丨《东亚儒学研究》人大+成大联合课程
日期:2025-11-10
本讲内容简介
“天地”是中国思想的基础观念,与中国古人的生存体验密切相关。“天地和而生万物”,人也是其中一物。“天地之和”“阴阳之和”“和实生物”反映了万物并育而不相害的宇宙图景。经典言“天地之性人为贵”,后世儒家认为人是万物之灵,人是天地之心,或者通过人禽之别来衬托人的重要,这并不是人类中心主义,其实质是要强调人的能力对应于人的责任,以天地赋予人的能力完成人在天地之间的责任,这就是人的“德性”。以“天地”为基础来思考,意味着依“天地”观之可作为一种思维方式,与此思维方式相联的是天地人一体的三才世界观,而“感应”观念则是论证和阐发天地万物一体的核心。
主办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成均馆大学儒学东洋韩国哲学系
中国哲学虚拟教研室
当代中国哲学发展研究中心
时间
2025年11月12日
地点
中国人民大学中关村校区 立德楼5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