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通知
首页 > 新闻通知 > 讲座信息
讲座预告丨王庆节:时间性(Zeitlichkeit)与时间形态(Temporalität)谈谈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中的时间学说
日期:2025-03-18

中国人民大学“求是”现象学论坛

第二季第一讲


微信图片_20250318200926.png

讲座信息

题目

时间性(Zeitlichkeit)与时间形态(Temporalität):谈谈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中的时间学说

时间

2025年3月27日,星期四,晚上7:00-9:00

地点 

中国人民大学立德楼610教室

内容提要

       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是一部百年哲学经典,其独创性的思想特色就在于从时间的境域重新发问存在问题。在《存在与时间》中,海德格尔将对时间的这一哲学存在论的理解建立在两个相互联系而又有所区隔的核心概念之上,即Zeitlichkeit与Temporalität。 虽然这两个词在德文中是仅仅词源不同的两个同义词,它们在海德格尔的眼中所承载的哲学意涵则各有千秋。长久以来,海德格尔学界对此,尤其是对Temporalität 这一概念以及它在早期海德格尔时间哲学中的位置和作用理解不一,所用译名也各异,造成混乱,因此需要澄清,否则就有可能把握不住海德格尔的时间学说,乃至全部《存在与时间》的真髓。本讲座将从海德格尔对这两个概念关联和分殊提出的两个理由的分析出发,结合对《存在与时间》全书基本框架的思考和同一时间段其他有关著述的讨论,提出Temporalität作为时间存在论对时间的“源初解说”的三个基本特点,即1)作为重新发问存在问题的疑难索问(Problematik); 2) 作为存在论历史的拆建过程(Destruktion);3)作为时间存在的逻各斯形态(Logos)。鉴于这一理解,讲座建议将早期海德格尔时间学说中的Temporalität概念在汉语中翻译为“时间形态”,并讨论这一概念对不同思想文化间的比较哲学研究以及对当今时代哲学思考的重要作用与现实意义。

主讲人

澳门大学哲学与宗教学系 王庆节教授

640.webp.jpg

       王庆节,现为澳门大学哲学与宗教学系特聘教授。曾任教于香港中文大学,美国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蒙大拿州立大学,北京大学。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海德格尔哲学、当代欧陆哲学、东西方比较哲学、儒家伦理和道家形上学。近期主要著作有《亲临存在与自在起来》《道德感动与儒家示范伦理学》《海德格尔与哲学的开端》,Heidegger in China and Japan,《海德格尔:翻译、理解与解释》《伦理、法理与中国传统》。译著有《形而上学导论》(新译本)、《康德与形而上学疑难》等。曾合译《存在与时间》、合编《海德格尔文集》(30卷)。

主持人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张浩军教授

unpub_8186ee956cec4e178d714089f003d54f.jpg

       张浩军,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吴玉章青年学者,兼任中国现象学专业委员会学术委员,《东亚哲学杂志》(East Asian Journal of Philosophy)主编(之一)。主要研究领域为经典现象学、分析的现象学。

与谈人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张志伟教授

640.webp (2).jpg

       张志伟,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吴玉章特聘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兼任中华全国外国哲学史学会理事长,中国现象学专业委员会学术委员。主要研究领域为西方哲学史、形而上学、德国哲学、现象学。

与谈人

商务印书馆 陈小文总编辑

640.webp (3).jpg

       陈小文,商务印书馆总编辑、编审、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哲学、法学,出版著作译作多种。国内海德格尔翻译与研究的著名学者,参与翻译的作品有《面向思的事情》《同一与差异》《时间概念》《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等。兼任中国现象学专业委员会学术委员、中国现象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2007-2020)、中国翻译协会第八届理事会副会长。在商务印书馆长期从事编辑出版工作,主要负责规划、组织出版“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中华当代学术辑要”“中外大师文集”等多种大型丛书。

论坛设立宗旨

      现象学是二十世纪以来最重要的哲学运动和哲学流派之一,是当今国内哲学研究的显学,也是本硕博学生培养中的核心课程和主要研究方向。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是国内哲学教学与研究的重镇,有良好的现象学研究传统和强大的研究团队。“求是”取“实事求是”之意,既与中国人民大学的校训“实事求是”一致,又符合现象学“回到实事本身”的原则,可谓一语双关,同声相应。中国人民大学“求是”现象学论坛旨在延续外国哲学学科的学术传统,凝聚校内研究力量,培养现象学人才,同时加强与国内外同行的交流,促进学术共同体的发展。本论坛将不定期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开展学术讲座,也会围绕某一专题进行学术研讨。今后将陆续推出“分析的现象学”“自然化的现象学”“现象学语境中的规范性问题”等系列讲座和学术会议。敬请期待!

主办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当代中国哲学发展研究中心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外国哲学研究所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家》编辑部

报名方式

640.webp (4).jpg

欢迎有意参与的在京师生朋友

扫描二维码报名

转载自:现象学在人大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