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通知
首页 > 新闻通知 > 讲座信息
回顾 | “哲学的殿堂——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名家讲座系列”第三季第五讲 “我们在何意义上‘能够是幸福的’? ——一个依据《尼各马可伦理学》的阐释纲要”综述
日期:2020-12-31

2020年1220日周18时至20时,由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主办的“哲学的殿堂——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名家讲座系列”第季第讲顺利举行。本场讲座,由国内著名亚里士多德研究专家、伦理学学者廖申白教授主讲,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副院长张霄教授主持主题是‘我们’在何意义上‘能够是幸福的’?——一个依据《尼各马可伦理学》的阐释”。此次讲座通过“线线”相结合的方式展开,线下地点为中国人民大学人文楼600会议室,线上则通过腾讯会议、B站同步直播。讲座现场座无虚席,学术气氛浓厚。

小太胖.jpg

讲座一开始,张霄副教授介绍了廖申白教授的研究兴趣和学术成就。廖申白教授是资深的伦理学领域研究专家,研究兴趣广泛。他于中国人民大学获得哲学硕士学位(1987),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得哲学博士学位(1999)。1984-2001年任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2001年起任职于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原哲学与社会学学院)。廖申白教授先后担任《世界哲学》、《道德与文明》、《伦理学研究》编委,中国伦理学会副会长(2001-2016),北京市伦理学会副会长(2001-2014)。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独著、参著学术著作、译著、编著19部,被人们熟知的商务印书馆版本的亚里士多德的《尼各马可伦理学》就是由廖申白教授翻译的。

廖申白教授首先说明,这个报告是从一个小的角度,基于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的文本,来探讨亚里士多德伦理学的“能够‘是幸福的’”这个主题。他从《尼各马可伦理学》一处文本谈起。在第1卷第9章,在谈到幸福作为德性的报偿与目的似乎是最好的东西,是某种神圣的和至福的东西之后,亚里士多德评论说,“[幸福]又可以是许多人都享有的;因为,所有未丧失接近德性的能力的人都能通过某种学习或关心而开始获得[它]”。(1099b18-19)廖申白教授认为这句话是鼓舞人的,因为它告诉我们,如果未丧失自然赋予的能力,我们许多人都可以享有幸福;同时这句话也耐人寻味,因为它引导出“怎样的人”以“怎样的方式”在“怎样的意义”上“能够”“是幸福的”这个以某种方式贯穿亚里士多德伦理学的问题,也同时涉及很多关于亚里士多德伦理学理解的重要分歧,比如《尼各马可伦理学》到底是在做什么?第1、2卷与第10卷有怎样的关系?廖申白教授反对理智主义者的标准解读,他认为《尼各马可伦理学》不是在对所有“有理性的人”提出一个应当去过沉思的生活的劝说,而只是在向具有理性的“认真的实践者”指出一条他[们]“能够是幸福的]”的真实的“道路”。

在此基础上,廖申白教授阐释“‘我们’在何种意义上‘能够是幸福的’”这一主题中的“我们”指“怎样的人”。在他看来,“我们”是作为伦理学的合格“学习者”的“认真的实践者”,或作为“认真的实践者”的伦理学的合格“学习者”。他认为澄清这一点很重要,因为幸福是对于这样的“我们”来说才“是善的”并“显得善”。幸福既是“我们”的生命就它自身来说的繁荣的形式,是我们的生命以这样的繁荣形式的“实现”,也是我们“能够”去获得的,我们“所为”、所寻求的,但我们还没有“实现地”获得的那个善。也就是说,我们一定要在我们要去“实现”而尚未“现实”地获得我们自身的“是其所是”的意义上,去理解亚里士多德的幸福概念。如此,我们便可以清楚,幸福不是感觉的对象(而是我们的思想的对象),同时幸福也不是一个外在事物(而是我们灵魂或心灵引领的生活)。

进而,廖申白教授指出灵魂的德性对于这“幸福”至为重要。因为德性是灵魂的“健康”。幸福对于“健康的”即有德性的灵魂才“是善的”,因此“健康的”灵魂指向那个善。幸福首先以我们“接近德性的”自然能力“没有丧失”为前提,并且幸福的获得要求这同时意味我们“能够”,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地去发展这种既不是出于自然、也不反于自然的德性,从而协调感觉-行动能力与思想能力,使德性逐渐成为我们的“第二自然”。在解释了《尼各马可伦理学》中幸福和德性的关系之后,廖申白教授认为,《尼各马可伦理学》阐发了唯有通过“认真”的感觉-行动能力的与实践思想能力的学习,并且“关心”这样的“学习”,才能使我们变得具有德性,才能“开始获得”幸福这一重要主题。

廖申白教授.jpg

廖申白教授概括说,依照《尼各马可伦理学》, a)在灵魂的自然赋予的“接受德性的能力”未丧失、未受损的前提下;b)在我们能通过正常地运用使它们得到实践的培养的前提下;c)在我们作为一个“认真的实践者”,能像一个“认真的人”那样,通过“实践地学习”使我们灵魂的感觉-行动能力与实践思考能力协调发展,并升华为“实现”的能力与“品性”的能力,并能“关心”地运用它们,令我们的生命充实繁荣的意义上,“我们”“能够‘是幸福的’”。

临近尾声,面对学界经常讨论的《尼各马可伦理学》中第1卷的幸福和第10卷的幸福之间的张力问题,廖申白教授给出了自己的回应。廖教授认为,“智慧”(沉思的品性)可以让一个人自由地沉思那些永恒“是者”的“是”,尽管对于沉思的品性的获得,不像我们能够获得伦理德性与实践理智德性那样确定,但获得并“实现”沉思的幸福也是我们的一种最高的可能性。廖申白教授总结强调了,《尼各马可伦理学》讨论的是一个人的就他自身而言的本义上的“幸福”,和“指向”它的“德性”,而不是任何一种偶性意义的“幸福”,以及“朝向”、“指向”偶性的“幸福”的偶性的“德性”。故而,这种本义的“幸福”,(无论是第一卷还是第十卷中所提到的)以及“指向”它的“德性”,都只对一个“认真的实践者”才将是真实可能的。

  报告结束后,廖申白教授愉快地与师生们进行讨论交流。线下和线上的听众先后就“亚里士多德伦理学中的美德统一性问题”、“亚里士多德的自然德性概念及其应用问题”以及“亚里士多德伦理学在其哲学中的定位问题”进行了提问。廖教授认真记录了同学们的提问,并一一给出了严谨且具有启发性的回答。

廖申白教授2.jpg

  讲座最后,主持人张霄副教授回顾了本次廖申白教授报告的核心内容,代表在场听众向廖申白教授求真务实的学术态度表达了敬意和感谢。同时,张霄副院长特别致谢了支持“哲学的殿堂”系列讲座的各位学界同仁和青年学子们,他总结指出,廖申白教授今天的报告是依据文本展开问题研究的典范,廖申白教授所强调的伦理学讲授的对象是愿意发展自身德性并为之不断践行的“我们”,其实正是一直以来孜孜不倦参加名家系列讲座的“我们”。在求知的过程中,我们提高了自身的智慧和品性,从而获得了一种更接近幸福的可能。廖申白教授为“哲学的殿堂”第三季画上了圆满句号。今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名家讲座系列“哲学的殿堂”将依旧灯火通明。

                                        撰稿人:李仁杰(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博士生)

2020年12月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