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通知
首页 > 新闻通知 > 讲座信息
“数字生命与数字永生”会议推送丨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I&AI”思想实验室第1期
日期:2025-04-22




人工智能科技的飞速发展,正向我们提出一系列亟待反思的哲学课题。从数字人格到死后化身,从脑机接口到意识上传,AI不仅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改造着我们的生活,也在改造着我们对何为生命、何为死亡的理解本身。来自剑桥大学莱弗休姆智能未来中心(Leverhulme Centre for the Future of Intelligence)的Katarzyna Nowaczyk-Basińska博士将分享其团队在数字生命、数字永生领域的前沿研究进展,届时,来自脑科学、计算机科学、心灵哲学、科学哲学、宗教哲学、中国哲学、政治哲学、伦理学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将会聚一堂,展开跨学科、跨文化的交流对话。

 

主题:

数字生命与数字永生(Digital Life and Afterlife)

时间:

2025年4月24日(周四)09:00-12:00

地点:

中国人民大学中关村校区人文楼500会议室

主讲:

Dr. Katarzyna Nowaczyk-Basinska(Leverhulme Centre for the Future of Intelligence,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与认知科学跨学科交叉平台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参会学者

(姓氏拼音为序)

段永朝(苇草智库)

葛鉴桥(北京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

胡泳(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刘畅(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刘晓力(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马健(北京大学博古睿研究中心)

苏湛(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

田继江(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田洁(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魏德东(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温海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温晓通(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系)

薛少华(北京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臧峰宇(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张雪松(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朱素梅(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

 

主讲人简介:

     卡塔日娜·诺瓦奇克-巴辛斯卡博士(Dr. Katarzyna Nowaczyk-Basińska),剑桥大学莱弗休姆智能未来中心(Leverhulme Centre for the Future of Intelligence)研究员,学术背景涵盖社会传播、戏剧研究、互动媒体与表演艺术。研究兴趣聚焦于新技术如何(重新)塑造人类对死亡、哀悼及永生(afterlife presence)的理解,探索技术、文化与死亡学(thanatology)的跨学科交叉,致力于揭示数字化时代生命与死亡的边界重构及其社会文化影响。

 



I&AI思想实验室:以思想测试未来

I&AI THOUGHT LAB: TESTING THE FUTURE THROUGH PHILOSOPHICAL EXPERIMENT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