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丨哲学的殿堂·2023第十讲丨王阳明晚年的万物同体思想
日期:2023-12-232023年12月8日晚,由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主办、中国社会科学网合办的2023年度“哲学的殿堂——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名家讲座系列”第十讲在中国人民大学立德楼511教室如期举行。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国学研究院院长陈来作主题为“王阳明晚年的万物同体思想”的讲座,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曹峰教授主持。
讲座开始前,曹峰教授介绍了陈来的学术研究领域及相关成果。陈来是享誉国内外的哲学家,也是中国哲学研究的大家,在先秦儒学、宋明理学以及近现代哲学等方面都有非常深刻的造诣,主要著作有四十多种。陈来教授原在北京大学任教,目前为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国学研究院院长、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并担任中央文史馆馆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国际儒学联合会副理事长等社会职务。陈来教授长年研究宋明理学,在阳明学研究领域有《有无之境》等著作出版。
“万物一体”或“万物同体”思想是王阳明晚年的重要思想。明正德十六年到嘉靖六年,王阳明居住在越城讲学。这个时期,他的中心思想呈现为“万物同体”,这引起了他后期“良知”观念在内涵上的变化,同时也引导了“致良知”方向的变化。因为这一时期王阳明在越城生活讲学,陈来教授将其称为“越城明道”时期,并从五个方面对他的“万物一体”思想进行了阐述。
第一部分:万物一体思想的来源。在中国哲学史上,万物一体思想的观念,发生是很早的。在《庄子·齐物论》中提出的“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惠施也讲过“泛爱万物,天地一体也”,陈来指出,若从“泛爱万物”来讲“天地一体”,墨子的兼爱思想也未尝不可以作为天地一体思想的来源之一。到北宋时代,已经明确提出了万物一体的思想,宋代以后,万物一体的思想有两种说法:一种是“一体”,一种是“同体”,这两种说法意思是一样的,都是来源于程颢。
第二部分:万物一体与亲民。一般认为,阳明先生是在49岁到50岁在南赣时期明确提出“致良知”的思想,“致良知”是阳明先生思想体系的定论。陈来认为,如果仅就 49 岁到 50 岁这个时候所讲的“致良知”,应该还不是阳明先生最后讲的“致良知”体系的全部。他晚年所讲的那个“致良知”里面,至少包含了两个新的要素。第一个是“无善无恶心之体”,这是四句教言的第一句。这是阳明江西时期没有讲过的,也是江西时期“致良知”所没有包括的。第二个是居越以后万物一体的思想在阳明先生晚年良知学体系里面所引起的一种变化,居越以前是没有的。阳明先生晚年居越讲学,是从《大学》的万物同体思想宗旨让人去求本性、致良知。阳明先生讲的万物同体的思想,不是程明道讲的第二个层面、那个特别高远的宇宙意识体验境界,而直接关注的是指向博施济众、仁民爱物、“亲民”的这个社会实践,也就是程明道讲的第一个方面的内容。南宋以后特别是明代诸子,在讲万物一体思想的时候,重点都放在宇宙意识的体验当中,但是阳明先生对这个问题的发明、阐发,强调的重点是第一个意义:亲民的社会实践。
第三部分:万物一体与本心。陈来指出,阳明先生论万物一体思想的第一个材料,是嘉靖三年的《答顾东桥书》的最后一段《拔本塞源论》。阳明先生“痛悼末学支离,深忧世风败乱”,要“力陈万物一体之旨”。这是最早论万物一体的文献记载。在《拔本塞源论》中,他力陈万物一体的思想,说做学问就是要了解圣人之心,圣人之心的内涵就是以天地万物为一体。圣人通过教化、教育,解除隔蔽,再启发大家回到本心。本心就是心体。“心体之同然”就是以天地万物为一体。在“拔本塞源论”中,阳明已经把程明道开创的同然、同体的思想和他的心学思想结合在了一起。王阳明以前是讲“心即理”,“心外无理”。这个理到底是什么?现在他集中表达出来,“理”就是以天地万物为一体。
第四部分:万物一体与良知。王阳明先生论万物一体思想的第二个材料,是在嘉靖五年他给学生聂文蔚写的书信,即《答聂文蔚》一书。信中说“夫人者,天地之心,天地万物本吾一体者也。生民之困苦荼毒,孰非疾痛之切于吾身者乎?”就我的身体感受来讲,什么是最痛苦的?就是面对生民遭受的痛苦。“不知吾身之疾痛,无是非之心者也。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王阳明先生在江西开始讲良知、是非之心,但这封书信里边讲的是非之心,是直接针对人面对生民的痛苦荼毒能否有一种切身之痛的感受,若没有这种感觉感受,便无是非之心。这里他虽然还用“是非之心”这一概念,但是含义已扩大到恻隐之心,而且重点是指恻隐之心。所以,“恻隐之心”在阳明晚年的良知观念中已经占有重要的地位,这显然是万物一体思想提出来以后在其良知学本身的结构中造成的变化。
第五部分:万物一体思想的意义。陈来指出,万物一体思想提出以后,王阳明晚年良知说有转换。同时,万物一体说也明确地引导了致良知朝向实践的变化:王阳明以良知为基础,进而达到看天地万物为一体,实现社会的大治。由于他万物一体思想的实践指向,是指向亲民的社会实践,所以良知和致良知的重点从此开始加强了一个外向的维度。王阳明在居越以前的思想是以《大学》的格致诚正功夫为框架,功夫指向归结为内圣的路径,主要是指内在的道德修养、主体修养。王阳明晚年的万物一体的思想,在格致诚正的功夫论以外同时强调“博施济众”和“亲民”的社会实践。他对亲民、救民、爱民思想的突出强调,是对他中期关于心外无理、心外无物的那种过分内在化倾向有补充,构成了一种平衡。王阳明晚年的良知学的新的讲法,不是仅仅指内在的修养,而是强调“内圣外王”。这也就使得阳明学的体系,包括致良知说,开始变成一个内外合一之道。
陈来认为,王阳明晚年对万物一体的这种强调,有两重意义:一方面,使得他的思想体系从中年时期特别强调自我意识和自我关怀,走向了晚年由一体论代表的自我和宇宙的统一,使他的哲学能够摆脱仅仅集中在自我意识、自我关怀的单向度,而走向更高的境界。另一方面,王阳明晚年强调的万物一体思想,更注重亲民的实践,转向了程明道先生提出的“博施济众”的那种人道关怀和社会实践,从今天的角度来看,这一点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最后,陈来强调,我们近些年特别强调扶贫的重要性,这个扶贫思想的基础和根源,其实源自自孟子的仁民爱物,到王阳明的亲民实践、万物一体的恻隐诚怛、对生民痛苦的那种极大的真切关怀。所以,王阳明先生所讲的万物一体思想,不仅仅只是关注良知主体,而是与我们今天很多的东西,比如生态文明建设、命运共同体观念等,可以联系起来,值得进一步挖掘。
讲座结束后,曹峰教授对讲座进行了总结。在互动问答环节,线下及线上的听众踊跃提问,陈来教授一一给予回应。讲座在现场同学的热烈掌声中圆满结束。本次讲座采取线下线上结合的方式进行。
转载自:中国社会科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