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中国自主的哲学知识体系的基本问题”主题论坛举办
日期:2024-11-272024年11月19日,“建构中国自主的哲学知识体系的基本问题”主题论坛在逸夫第一会议室举办。会议由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副院长张霄教授主持。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院长臧峰宇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副院长罗松涛教授、中国政法大学哲学系主任刘震教授、北京大学哲学系副系主任孟庆楠副教授、清华大学哲学系副系主任陈浩副教授围绕会议主题进行学术对话。
臧峰宇教授指出,建构中国自主的哲学知识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结合新中国成立以来哲学回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实际,几代学人筚路蓝缕、深耕厚植,努力推进的创造性的自主探索,反映了中国人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变迁。在这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有生命力的哲学研究不能停留于解释世界,而必然要以思想对象化的方式参与到改变世界的活动中并反思这种活动本身,从而形成一种总体性知识,形成一种把握社会发展走势的历史观,为有原则高度的实践提供思想支撑。纵观世界新的动荡变革引发的时代难题,理解哲学观念更新与文明形态变革的互动,深刻展现当代中国哲学的现实化所具有的实体性内容,必然要进一步建构中国自主的哲学知识体系并不断丰富其时代内涵。
孟庆楠教授认为,建立新的哲学知识体系,必须清晰地认识中国传统,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理解当前中国社会如何受到多种传统和因素的影响。为此,回到中国哲学史的基础性工作尤为重要,但关键在于如何确保我们对传统的理解并非外来思想框架的套用。这一过程要求依托材料和文本,深入挖掘中国古代哲学的独特性,以此为当代哲学的建构提供思想资源。当前关注“家”的问题,体现了中西传统在个体和集体关系上的差异。西方对个体权利的过度强调可能带来问题,而中国传统以“家”为核心的模式,提供了一种不同的思考路径,能够为当代社会提供某些生活借鉴。这一对比有助于理解中国与西方在哲学观念上的差异,进而为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提供资源。
罗松涛教授指出,当前哲学学科体系包括九个二级学科,自主知识体系不能脱离现有学科体系,应与现有学科体系融合。推动自主知识体系发展的关键在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这不仅具有理论必然性,也符合应对全球化和现代化挑战的需求。这一结合能够为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文化提供理论支持和文化基础。特别是在生态问题和自然观方面,儒家和道家的“天人关系”思想与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结合,能为解决全球生态危机提供启示。自主知识体系建设应注重体系性,借鉴德国古典哲学的思维,通过跨学科合作与问题哲学视角推动学科融合。
刘震教授指出,学科建设是哲学发展的关键。哲学学科体系存在一定的割裂,特别是在不同学科之间的对话和交流上,亟需提升学科的整体性和实践性。哲学需要一个中心学科引领,以回应现代社会的复杂问题,尤其是在学科架构的调整上,要平衡学术理论与现实需求。关于中国自主哲学知识体系的建设,要遵循三个原则:首先,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指导思想;其次,强调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最后,融通中外、贯通古今。此体系的构建不仅有助于人才培养,还能推动解决中国社会的实际问题,并展现中国特色的哲学思维。
陈浩教授介绍了与日本学者的交流,重点讨论了中日哲学论坛上“市民社会”概念的探讨。日本学者对市民社会的批评反映了不同社会发展阶段对同一问题的不同关注,特别是过度经济化,忽视了其政治参与公共性的维度。他分析了日本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独特性,认为其影响主要在社会学、经济学和法学领域,未能在哲学上产生广泛影响。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构建应依赖中国历史与社会现实,同时批判性吸收外来哲学,强调知识内容与思想方法的自主性。这一过程是渐进的,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时,不同社会背景与发展阶段将影响我们对哲学概念的理解与应用。
随后,与会学者围绕上述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尤其在如何在全球格局中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自主知识体系、如何理解中国哲学与哲学在中国的关系等方面,展开了富有启发性的讨论。此次会议的成功举办,不仅推动了中国哲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的讨论,也为未来相关研究的深入展开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与实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