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原:哲学与社会推展——走进《孙子兵法》的世界
日期:2023-06-28孙中原,男,1938年生,河南郑州人。1956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哲学专业,1960年毕业留校任教。1958-1961年,奉调中共中央直属高级党校自然辩证法(科学技术哲学)与逻辑研究生班,师从杨献珍、艾思奇先生。1961-1964年,奉调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哲学研究所逻辑研究室,师从金岳霖、汪奠基、沈有鼎先生。1971-1979年,任教清华大学哲学教研室。1960-1970年、1980年至今,任教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逻辑教研室。1993年任教授,1995年任博士生导师,招收中国哲学史专业“墨学与中国传统文化”方向与逻辑专业“中国逻辑史”方向博士生。1998年,评聘为中国人民大学逻辑学科学术带头人,任逻辑教研室主任,哲学院学位委员会暨学术委员会委员。2001年1月,中宣部与国务院新闻出版总署设《中华大典》工作委员会、《中华大典》编纂委员会,聘为《中华大典·哲学典》编委,《中华大典·哲学典·诸子百家分典》副主编。学术研究内容涵盖“逻辑学”“中国逻辑史”“墨学”“诸子百家”“经史子集”等。出版专著80余部,发表论文400余篇。主持完成2015年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墨学大辞典》、2019年国家社科基金研究专项《<墨经>绝学的 E 考据和元研究》。
【摘要】本文论述《孙子兵法》的军事哲学与社会推展,阐发其料敌制胜的认识论,智谋取胜的辩证法,从其整体性质出发,以其十三篇元典为论据论证,分析其深层的哲学意蕴与社会推展,突显其对社会生活的启示借鉴意义。
【关键词】孙子兵法 军事哲学 社会推展 认识论 辩证法 深层意蕴
春秋战国,战事频仍,兵家学人,应运而生。孙中山演讲,称孙武(前545-前470)《孙子兵法》,是“中国的军事哲学”:“就中国历史来考究,两千多年的兵书,有十三篇,那十三篇兵书,便成立中国的军事哲学。所以照那十三篇兵书讲,是先有战斗的事实,然后才成那本兵书。”[①]
《孙子兵法》,是我国最早的军事哲学元典。孙武是中国古代杰出的军事指挥家、实践家与理论家,兵家学派的奠基人。春秋末孙子、老子(约前571-前491)与孔子(前551-前479)三位文化巨星,分别是兵道儒三家的开山祖师。研治《孙子兵法》,有助于深刻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通过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可作为今日军事哲学与社会生活各领域的启示借鉴。
一、战争经验的总结,军事哲学的系统:《孙子兵法》的出世
孙武,字常卿,生于齐国乐安(山东广饶)。孙武先祖陈完,在齐定居,称田完。孙武祖父,是田完第五世孙田书,任齐大夫,攻莒国有功,齐景公把乐安封给田书,赐姓孙氏,田书称孙书。孙书儿子孙凭,是齐国卿大夫,齐国君主以下最高级官员,孙凭是孙武父亲。孙武曾祖、祖父与父亲,都是善战名将。孙武有齐国卿大夫世家的优越教养学习条件,自幼喜研兵法,熟知先人战例,了解作战经验。
孙武生活的齐国,矛盾重重,危机四伏,离齐奔吴,隐居吴都郊外,耕作著书,传世《孙子兵法》。吴国自吴王寿梦以来,联晋伐楚,国势强盛,孙武在吴,施展理想,实现抱负。孙子结识从楚奔吴的伍子胥。伍子胥是楚名臣,前522年,因父亲伍奢与兄长伍尚,被楚平王杀害,逃奔吴国,立志伐楚,为父兄报仇。
前514年,吴国公子光借吴国伐楚,国内空虚,以专诸为刺客,杀吴王僚自立,称阖闾。阖闾即位,礼贤下士,体恤民情,发展生产,积蓄粮食,建筑城垣,训练军队,重视人才,立志强国,向长江中游发展,图谋灭楚称雄。孙武请伍子胥引见吴王阖闾,呈览《孙子兵法》。
阖闾任伍子胥为行人,伍子胥奉阖闾命,请孙武练兵,任以为将,执吴军政。前506年冬,吴国出兵伐楚。孙武用“迂回奔袭,出奇制胜”战术,溯淮河西上,从淮河平原,越大别山,深入楚境,直奔汉水,在柏举(湖北汉川北)重创楚军,五战五胜,攻陷楚国都郢。楚国元气大伤,吴国声威大振,终成春秋一霸。吴国成南方强国,威震北方齐晋大国。司马迁《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赞孙武:“西破强楚,入郢,北威齐晋,显名诸侯,孙子与有力焉。”
《孙子兵法》总结无数战争经验,提升军事理论系统,是古代军事哲学的重镇。《孙子兵法》各篇,以“孙子曰”开头,文辞口气,为后学记录发挥,显示《孙子兵法》,是以孙武为首的学术共同体,口耳相传,长期积累,加工润色产物,反映孙武思想,是古时著作惯例,《老子》《论语》《墨子》《管子》等,都是如此。
《孙子兵法》博大精深,极富哲理,全面论述军事与政治、经济、外交、自然条件等相互关系,阐述战略战术。其方法精神,蕴涵军事哲学蓬勃强劲的生命力、震撼力、影响力与思想张力,适用于军事,广泛推展,应用于政治、外交、经济、商业、教育、体育等社会生活各领域,对解决民用,处理人际关系,有普遍的启示引领作用。
《孙子兵法》十三篇,后世置《武经七书》之首,被译为英、法、德、日等数十种外文,是国际著名的兵学元典,是中国古代军事文化遗产的璀璨明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始计》讲庙算,出兵前在庙堂上比较敌我各种条件,估算战事胜负的各种可能,制订相应作战计划。《作战》讲庙算后的战争动员,取用于敌,胜敌益强。《谋攻》讲以智谋攻城,不专用武,采用多种手段,使守敌降服。以上说战略运筹。
《军形》讲有军队客观稳定易见的性质,战斗力强弱,战争物质准备。《兵势》讲主观易变,带偶然性因素,兵力配置,士气勇怯。《虚实》讲分散集结,包围迂回,造成预定会战地点上的我强敌弱,以多胜少。以上说作战指挥。
《军争》讲“以迂为直”“以患为利”,夺取会战先机。《九变》讲将帅根据不同的战场变动,采取不同的战略战术。《行军》讲在行军中宿营,观察敌情。以上说战场机变。《地形》讲六种作战地形,相应战术。《九地》讲依主客形势,深入敌方程度,划分为九种作战环境,提出相应的战术战法。以上是军事地理。《火攻》讲以火助攻。《用间》讲五种间谍,配合使用。
二、军事哲学的重镇,克敌制胜的原理:《孙子兵法》的精髓
(一)料敌制胜的认识论。毛泽东说:“指挥员的正确部署来源于正确的决心,正确的决心来源于正确的判断,正确的判断来源于周到的和必要的侦察,和对于各种侦察材料的联贯起来的思索。指挥员使用一切可能的和必要的侦察手段,将侦察得来的敌方情况的各种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索,然后将自己方面的情况加上去,研究双方的对比和相互的关系,因而构成判断,定下决心,作出计划,--这是军事家在作出每一个战略、战役或战斗的计划之前的一个整个的认识情况的过程。”[②]
《孙子兵法》开拓性与创造性地概括军事认识论的诸范畴,给出精辟的定义与分类,是无数战例经验的总结提升与理论意涵的推广应用。定义揭示军事哲学范畴的内涵,分类列举其外延。战例经验的总结提升,运用抽象概括的逻辑方法。推广应用,表现其军事哲学意蕴的社会推展功能及其科学真理性的价值外溢与思维逻辑的生命张力。
1.论“知”,即认知。《地形》说:“知彼知己,胜乃不殆。知天知地,胜乃可全。”光知己,而不知彼,或光知彼,而不知己,或只“知彼知己”,而不“知天知地”,这对战争取胜而言,都只有一半概率。只有“知彼知己”“知天知地”,“知”通“彼己天地”,才有战胜的把握。
预见胜利,列举五种。《谋攻》说:“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作用,对策)者胜,上下同欲(齐心)者胜,以虞(准备)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驾御,控制,干涉)者胜。此五者,知胜之道也。故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预见胜利的五种列举如下。(1)知道可战与不可战,能胜。(2)知道怎么指挥兵多兵少,能胜。(3)上下同心协力,能胜。(4)己方充分准备,对抗无准备的敌方,能胜。(5)将领有才能,国君不牵制,能胜。以上五种战争知识,是预见料敌制胜的依据。引申结论:(1)了解己方与敌方,每次战斗,不会危险。(2)了解己方,不了解敌方,胜负各半。(3)不了解己方与敌方,每战必败。
认知战事,列举五种。《计》说:“故经(量度,研究)之以五事,校(比较)之以计(计算),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道者,令民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法者,曲制(军队组织编制)、官道(官吏职责管理)、主用(掌管费用)也。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故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
通过比较敌我双方的各种条件,认知战争“五事”(道天地将法)。“道”:民心向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军民同心,同生共死,不怕危险。“天”:阴晴寒暑,四季更替。“地”,远近、平坦、艰险、开阔、狭窄等各种地形,对军士安危的影响。“将”:冷静睿智,赏罚有信,关爱军士,勇敢果断,严格要求。“法”:管理军队的法规,军队组织,层次结构,责权划分,物资调配。提问:“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
清楚认知战争“五事”(道天地将法),就能战胜。没有清楚认知,不能战胜。通过比较,清楚认知:哪方上下心志相通?哪方将领有能?哪方占有天时地利?哪方法令执行?哪方士兵强健?哪方士兵训练有方?哪方赏罚分明?认知战争“五事”(道天地将法),则能预知胜败结局。
班固《汉书·艺文志》论“兵权谋”说:“先计而后战。”预先计划筹策,而后投入战斗,不打无准备之仗。《孟子·公孙丑下》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天时”,指自然界的时令寒热。“地利”,指有利的地势,如地势的远近、险易、广狭、高下,死地(危险地带)和生地(安全地带)等因素。“人和”,指上文说的“道”:道义民心,人际关系。
《作战》说:“故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虚实》说:“故策(策度,计算)之而知得失之计,候(侦察)之而知动静之理,形之而知死生之地,角(火力侦察)之而知有余、不足之处。”《九变》说:“故将通于九变之利者,知用兵矣。将不通九变之利,虽知地形,不能得地之利矣。治兵不知九变之术,虽知五利,不能得人之用矣。”
《九地》说:“是故不知诸侯之谋者,不能预(与)交。不知山林、险阻、沮泽之形者,不能行军。不用向导者,不能得地利。四五者(四加五为九,指九种地势),一不知,非霸王之兵也。”《用间》说:“故明君贤将,所以动而胜人,成功出于众者,先知也。先知者,不可取于鬼神,不可象于事(相似事物的类推),不可验(应验)于度(度数),必取于人,知敌之情者也。”
《孙子兵法》各篇论“知”,列举用兵打仗的调研认知提纲,为军事指挥员应知必知的要件。毛泽东说:“中国古代大军事家孙武子书上‘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这句话,是包括学习和使用两个阶段而说的,包括从认识客观实际中的发展规律,并按照这些规律去决定自己行动克服当前敌人而说的;我们不要看轻这句话。”[③]又说:“孙子的规律,‘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仍是科学的真理。”[④]军事指挥员应知必知的要件,被十九世纪德国军事学家克劳塞维茨称为“战略要素”,这些要素的强弱利弊,决定战争的胜负结局,务必全面考察,整体把握。
2.论“识”,即认识。《谋攻》说:“识众寡之用者胜。”论“虑”,即思虑。《九变》说:“是故智者之虑,必杂(兼顾)于利害(曹操注:在利思害,在害思利)。《火攻》:故曰,明主虑之,良将修(治理)之。”
3.论“智”,即智慧。《计》说:“将者,智、信、仁、勇、严也。《孙子十家注·计》说:“兵家者流,用智为先。盖智者,能机权,识变通也。”论“谋”,即计谋。《谋攻》说:“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上兵伐谋。”《九地》说:“运兵计谋,为不可测。”即运用兵力,巧设计谋,让敌人无法预测。
4.论“计”,即计划,计算比较。在用兵前,在庙堂上,比较研究敌我双方的各种因素(道天地将法)。《计》说:“校之以计。”《军争》说:“故迂其途,而诱之以利,后人发,先人至,此知迂直(以迂为直)之计者也。”《地形》说:“料敌制胜,计险厄远近,上将之道也。”即判明敌情,拟定取胜计划,计算险易远近,是高明将领的指针。
在逻辑学中,“三段论”syllogism一词的希腊文syllogismos,原意即“计算”。柏拉图用这个词,有“推理”的意思。亚里士多德解释为一般演绎推理。莱布尼茨说:“我们要造成这样的一个结果,使所有推理的错误,都只成为计算的错误。这样,当争论发生的时候,两个哲学家同两个计算家一样,用不着辩论,只要把笔拿在手里,并且在算盘面前坐下,两个人面面相觑(看)地说:让我们来计算一下吧!”
5.论“算”,即计算筹策。《计》说:“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而况于无算乎!”庙算,即战前在宗庙里商讨作战计划,分析利害得失。得算,即取得战争胜利的条件。算,本指计算时用的竹筹码。《汉书·赵充国传》说:“臣闻兵以计为本,故多算胜少算。”
6.论“料”,即预料,料想。《地形》说:“将不能料敌,以少合众,以弱击强,兵无选锋,曰北。”即将领不能预料敌情,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军队没有精选训练的前锋,叫败北。
(二)智谋取胜的辩证法。如何认识与处理战争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矛盾对立面,如虚实、有无、分合、众寡、强弱、难易、远近、劳逸、动静、治乱、奇正、真假等,从而改变敌我形势,争取战争主动,夺取最终胜利,是用智谋取胜的军事辩证法。
1.论灵活性。《军争》说:“故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是故朝气锐,昼气惰,暮气归。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以治待乱,以静待哗,此治心者也。以近待远,以逸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无邀正正之旗,无击堂堂之陈,此治变者也。”
《九变》说:“途有所不由,军有所不击,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君命有所不受。故将通于九(多)变之利者,知用兵矣。将不通九变之利,虽知地形,不能得地之利矣。治兵不知九变之术,虽知五利,不能得人之用矣。”五利:五变之利,指《九变》说“途有所不由”到“君命有所不受”。
2.论虚实。这是涉及战略策略的对立面。《虚实》说:“夫兵形象水。水之行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故形人而我无形,则我专而敌分。我专为一,敌分为十,是以十攻其一也。则我众敌寡,能以众击寡者,则吾之所与战者约矣。”战略,是以一当十。策略,是以十当一。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集中优势,各个歼敌。
《管子·霸言》说:“释实而攻虚,释坚而攻脆,释难而攻易。”《管子·制分》说:“故凡用兵者,攻坚则轫,乘瑕则神。攻坚则瑕者坚,乘瑕则坚者瑕。故坚其坚者,瑕其瑕者。”用兵攻坚,则容易受挫,攻弱,则易获神效。攻坚,其薄弱环节变坚固。攻弱,其坚固部分变薄弱。所以要稳住其坚固环节,削弱其薄弱环节。
3.论奇正。曹操注说:“正者当敌(正面交锋),奇兵从旁击不备也(避实击虚)。”《势》说:“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即所有的战争,都是以正兵相交合,以奇兵制胜。善于出奇兵的人,就像天地运行一样无穷无尽,像江海一样永不枯竭。
《势》说:“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奇正相生,如循环之无端,孰能穷之?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鸷鸟之疾,至于毁折者,节也。故善战者,其势险,其节短。势如扩弩,节如发机。”
即战势不过奇正两种,而奇正的组合变化,永无穷尽。奇正互相转化,就像一个永无尽头的循环,谁能使它穷尽呢?湍急的流水,能漂动大石,是来势宏大。迅猛的猛禽,能捕杀雀鸟,是节奏迅猛。善战者,来势大,节奏快。像拉开弓弩那样蓄势,像扣动扳机那样突然射出。
“故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即善于指挥打仗的人创造势态,就像在极高的山上,滚动圆石,来势宏大。《谋攻》说:“敌则能战之(打得过敌人,就打),少则能逃之(打不过敌人,就退),不若则能避之(不如敌人,就避其锋)。”
4.论诡诈。《军争》说:“兵以诈立(用诡诈诱骗立足成功)。以利动(用利己原则决定行动),以分合(用分散集中)为变者也(作为灵活变动)。”《计》说:“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人工造成敌军的过失,声东击西)。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用兵打仗本诡诈,有能装无能,要打装不打。攻打近,装攻打远。攻打远,装攻打近。对方贪利,用利诱惑。对方混乱,趁机攻取。对方坚强,防御回避。对方暴怒,施以撩拨。对方谦卑,激其骄傲。对方安逸,促其劳累。对方团结,挑拨离散。
《韩非子·难一》说:“战阵之间,不厌诈伪。”《唐太宗李卫公问对》说:“千章万句,不出乎多方以误之。”《汉书·艺文志》总论兵书:“自春秋至于战国,出奇设伏,变诈之兵并作。”
克劳塞维茨在《战争论》说“战略”的名称,来源于诡诈,战略本有诡诈性。制造假象,迷惑敌人,引敌犯错,使敌自满狂暴,分崩离析,疲于奔命,乘机取胜。用兵诡诈,兵不厌诈。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谋攻》说:“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修橹(望楼;盾牌)轒辒(蒙牛皮四轮攻城战车),具器械,三月而后成。距堙(攻城土山),又三月而后已。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杀士卒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
用兵上策,是用谋略胜敌。次一等,是用外交胜敌。再次一等,是武力败敌。最次,是攻敌城池。攻城,是不得已之法。各种攻城器械,三个月制成。堆积土山,三个月完成。将领气愤,命令士兵蚁附登城,被杀无数,城池不下,是攻城的灾难。善用兵,不打仗使敌屈服。不攻城使敌投降。摧毁敌国,不必持久。全胜天下,不损兵力,利益保全,是谋攻的良策善法。
战争目的为取胜,有限使用暴力,争取最大效果。杜甫《前出塞九首》:“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歌谣:“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以战去战,以兵制侵,制侵为限,不务穷兵。《计》说:“将者,智、信、仁、勇、严也。”《管子·霸言》说:“德义胜之,智谋胜之。”《史记·管仲列传》说:“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汉书·高帝纪下》说:“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运筹帷幄,筹划决策,巧定计策,智谋取胜。
(三)智谋取胜的原理。《孙子兵法》论述智谋取胜的战略原理。毛泽东说:“要为了发扬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去读孙子的书,要精滤《孙子兵法》中卓越的战略思想,批判地接受其对战争指导的法则和原理,并以新的内容去充实。”[⑤]
1.先知的原理。预先认知敌我实情,预见战争胜负结局。《用间篇》说:“明君贤将,所以动而胜人,成功出于众者,先知也。”《谋攻篇》说:“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强调预先熟知敌我实情。《用间篇》论“知彼”,提出合用五间。《虚实篇》论用计算、挑动、示形、试探较量等方法,勘察敌情。《行军篇》列举数十种相敌观察法,讲“知彼知己”,强调国君知将帅,将帅知士卒。先知是预测战争结局的依据,恰当决策的前提,指挥军队的先决条件。先知原则,是《孙子》战略的首要原则,有超时空的现代意义。
2.先胜的原理。保证己方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谋划等方面胜敌。《形篇》说:“胜兵先胜,而后求战。”取胜之军,先创取胜条件,后决战。从战略角度说,通过“修道而保法”,使民众顺应统率意图。重视经济和军事实力积累,形成如积水于千仞之山的强大势能动力,通过外交斗争,孤立敌方,壮大己方。保证全局优势,合理部署。通过专我分敌,示形欺敌,造成己方优势,以专击分,争取战役战斗先胜,积少成多,谋求全胜。实力优势,是取胜的先决条件。放松警惕不善谋,实力处优遭失败。强化实力,计谋先胜。《计篇》说:“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
3.全胜的原理。卓越指挥,谋求全局胜利,使敌方全军而屈。计划周全,算无遗策,知利与害,知进与退,知奇与正,筹谋全策。辩证思维,两端分析,两面权衡,避免偏激。《谋攻篇》说:“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善于降敌,不靠硬打。善于夺城,不靠强攻。善亡敌国,不靠久战。全谋争胜,争取全胜。“兵不顿,而利可全。”指导思想求全胜,损失减到最小。谋全局,筹全策,争全胜。贯彻全胜原则,造成我方优势,迫敌屈服。运用威慑,威加于敌,夺敌将心,慑敌军气。伐谋、伐交与伐兵结合,瓦解敌心,迫敌降服。
4.致人的原理。《虚实篇》说:“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调动敌人,而不被敌调动。争取战争的主动权,军队的自由权,战事的驾驭权,局势的控制权。智慧与实力较量,掌握主动,发挥长处,变短为长,压制敌方,拉大差距,克敌制胜。运用“示形”“分敌”“击虚”“先其所爱”“以利动之”“战胜不复”等手段,调动敌人。用间谍相敌试探,识破敌方阴谋。《唐太宗李卫公问对》说:“千章万句,不出乎致人,而不致于人。”
5.突袭的原理。实施突袭,秘密决策,隐蔽准备。《九地篇》说:“兵之情主速,乘人之不及,由不虞之道,攻其所不戒也。”“并力一向,千里杀将,是谓巧能成事。”力避战事,旷日持久,暴师于外。《九地篇》强调进攻速决,善于突袭,深入敌国,“深入则专”,调动士卒。《形篇》说:“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胜也。”《作战篇》说:“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速战速决,是实施突袭原则的精髓。
6.奇胜的原理。《势篇》说:“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终而复始。”“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奇正相生,如循环之无端。”奇胜原理,常规为正,超常为奇。兵力部署,常备为正,机动为奇。作战方式,正攻为正,侧击为奇。对阵为正,偷袭为奇。一般为正,特殊为奇。军事心理上,常情为正,意外为奇。奇胜原理,奇正相生,以奇为正,以正为奇,变化无穷,变幻莫测。
7.击虚的原理。《虚实篇》提出“避实而击虚”的原理。“击虚”:打击敌人虚弱,使敌实变虚,强变弱。“虚实”:兵力大小众寡,士气高低凝散,军队治乱劳逸,兵势锐钝勇怯,部署先后主次。《势篇》说:“兵之所加,如以碫投卵者,虚实是也。”《唐太宗李卫公问对》说:“朕观诸兵书,无出孙武,孙武十三篇无出虚实,夫用兵识虚实之势,则无不胜。”识知虚实方法多,派间谍打入敌人内部,战场“相敌”,“示形”惑敌,用试探试验,探察敌方虚弱,以石投卵,无往不胜。
8.任势的原理。运用力量,因势定谋,借势成事。《势篇》之“势”,含义是力,能力动力,蓄势潜能,正面冲击力,多向威慑力,相互作用力,差异蕴含力。发挥己方力量,合利则动,不利则止。以谋制胜,以巧成事。集中力量,快速出击。利用相互作用力,达成目的。石不能自转,因山之险,成不可遏止之势。物难以力举,借水之疾,漂之远去。矢不能自射,凭弩之力劲发,借力我用。用小力,获大功。求之于势,借势之力。“置之死地而后生。”以“死地”之势,激发殊死博斗的超人气势,搏取超常效应。
9.善守的原理。强调善攻,主攻,进攻;主张善守,善防,善御。《形篇》说:“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胜也。”战胜敌人,必须做好战备守备,用机动兵力,应付可能出现的各种异常情况。发挥优势,“先处战地”。“以逸待劳,以饱待饥。”借助地形,伪装防御,制造假象,欺骗敌方,灵活应变。《谋攻篇》说:“敌则能战之,少则能守之,不若则能避之。”调动敌人,以攻为守,遏止敌人,画地而守,坚守不出,促敌生乱。防御是进攻的补充,保存实力,削弱敌方,争取终胜。
三、军事哲学的张力,各行各业的推展:《孙子兵法》的深刻影响
《孙子兵法》,从部门科学军事学,概括提升哲学世界观、认识论与方法论,以自身的生命力、震撼力、影响力与扩张力,向外推展,应用到各行各业,发挥《孙子兵法》军事哲学兼为社会哲学的奇妙功效。
《孙子兵法》,是中国社会制度大变革时代的产物,反映积极前进的社会历史观,贯彻朴素唯物论与辩证法的宇宙观,把政治作为决定战争胜败的首要因素,重视强调将帅的地位作用。治军思想,文武兼施,刑赏并重。“令之以文,齐之以武,是谓必取。”
《孙子兵法》是中国优秀文化的重镇与典范。问世以来,对中国古代军事学术的发展,产生巨大深远的影响。孙子“知己知彼”“以众击寡”“避实击虚”等军事谋略,在军事上有杰出应用,可有效移植民用,应用到政治外交,企业管理,体育竞技等社会生活各领域。
孙武一生,战功赫赫,给后人留下珍贵的兵法大作《孙子兵法》十三篇,总结概括丰富的军事哲理,确立在春秋末思想界中与老子、孔子并列的崇高地位,是照亮春秋末思想界的三大巨星。宋代定《孙子兵法》为《武经七书》首部,是科举考试军事理论的科目。
《孙子兵法》广泛流传于社会,外传越南、朝鲜、日本、英、德、俄等国。1860年《孙子兵法》有俄译本,后英、德、意、捷、越、希伯来、罗马尼亚等文字版本问世。至今世界有20多种文字译本。英国蒙哥马利元帅说,世界上所有的军事学院,都应把《孙子兵法》列为必修教材。
《孙子兵法》的崇高价值与巨大影响,超越军事领域,可从经济、政治、文化、外交、人生等多角度吸取智慧,社会推展,转化为民间应用。《孙子兵法》是军事哲学,把克敌取胜的谋略,提升为有普遍意义的世界观、认识论与方法论,指导社会实践的各领域。
《孙子兵法》的智慧哲理,具有永恒价值,属于中国与世界。孙子的军事哲学,可有效地移植民用,应用于社会生活,如政治外交,企业管理,体育竞技,中医治病等有高竞争性的领域,卓有成效,屡试不爽。
(转载自《汉学研究》2022年秋冬卷,总第三十三集,学苑出版社)
1
[①]《孙中山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730页。
[②]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毛泽东选集》合订本,北京:人民出版社,1968年,第163-164页。
[③]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毛泽东选集》合订本,北京:人民出版社,1968年,第166页。
[④]毛泽东《论持久战》,《毛泽东选集》合订本,北京:人民出版社,1968年,第458页。
[⑤]2011年12月28日《天津日报》毛泽东怎样看待《孙子兵法》,见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