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研究
首页 > 学术研究 > 思想文库
中国人民大学“尼山报告”课题组︱多元文明共存与全球文明发展——全球文明与人类未来·尼山报告2023(二)
日期:2024-05-21

中国人民大学臧峰宇教授在第九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作

《全球文明与人类未来》主旨演讲

二、礼乐世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心灵契合

礼乐文明塑造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明传统。著名史学家柳诒徵先生说过:“礼者,吾国数千年全史之核心也。”礼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所在。关于礼的起源,《礼记·礼运》有言:“礼必本于太一,分而为天地,转而为阴阳,变而为四时,列而为鬼神。”这说明,礼的产生有其宇宙论根基。因此,礼最初与殷商时期的祭祀文化密切相关。到西周时,礼的宗教性质逐渐减退,开始形成一套更具人文气质的礼乐文明体系。礼乐的功用随之渗透到政治伦理、社会生活、道德教化等多方面。自西周时兴起的礼乐制度,是塑造中国人数千年来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与道德观的源头活水。

(一)礼乐文明的内在基础

《礼记·乐记》中讲“礼者,天地之序也”,又讲“乐者,天地之和也”,这一典故被习近平总书记化用为“礼序乾坤”“乐和天地”,精准地概括了礼乐的价值。“礼序乾坤”,强调礼的秩序性与规范性;“乐和天地”,强调乐的和谐性与包容性。前者突出表现为对人类情感、言行的节制与约束。礼虽然本之于自然人情,有着普遍的人性基础,但又必须防止情感泛滥的流弊。因此,制定礼仪之时要做到“因人之情而为之节文”,使人们的行为举止张弛有度。与此相对,后者突出表现为以音乐、舞蹈等形式,唤起人们内心向善的本能,以“和民声”的方式感动人心、涵养德性。除了外在的制度与仪节之外,儒家重视礼乐文明的内在基础,也就是礼义。礼义反映礼的价值取向与理论关怀,与儒家强调的“仁”密切相关。

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一个人如果不能做到仁,即使能够表面上遵守、运用礼乐,也是没有多大意义的。这说明,仁是赋予礼乐灵魂与生机的根本动力。儒家倡导的“仁”有两种产生机理:一种是以“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受命于天也,取仁于天而仁也”为代表,将人性与“天生之性”紧密相联,从中孕育出每个人共同享有的道德禀赋;另一种则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为代表,从孝亲中推出仁爱,孟子将这一过程称作“推恩”。这两种机理的结合,使具有普遍面向的仁爱拥有了现实的可能,为礼乐文明付诸实践提供了人性的支撑。

同时,仁的伦理道德内涵使礼乐落实于人伦关系上,集中反映在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等五伦之中。贺麟先生认为:“五伦的观念是几千年来支配了我们中国人的道德生活的最有力量的传统观念之一。它是我们礼教的核心,它是维系中华民族的群体的纲纪。”(贺麟:《哲学与哲学史论文集》)每个人生活在家庭、社会与国家的关系世界中,有着与他人相关的伦理身份。孟子将理想中的人伦关系概括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与礼乐文明的深层内涵相吻合。一方面,“礼主敬”,敬来自对世间万物的差异性的肯认,有差异才能“别同异、明是非”。因此,父子、君臣、夫妇、长幼之间必然有上下、亲疏、远近之别,这一分别成为人类社会的基本秩序来源。另一方面,由于有着“乐主和”的调节,这种秩序并不是冰冷而森严的,而是充满着和谐与仁爱的精神。可见,礼与乐之间虽有差异,但二者的功能与性质相辅相成。正如《乐记》所言,“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别”。只有“礼序”“乐和”二者兼备,才能使“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才能共同创造出既井然有序又不失温情与敬意的社会。

250c9e34a0af5542d963c352c1306b33.jpg

贺麟《哲学与哲学史论文集》书影

《礼记·文王世子》中说:“凡三王教世子,必以礼乐。乐所以修内也,礼所以修外也。礼乐交错于中,发形于外。”可见,礼乐强调外在行为之“敬”与内在心灵之“和”的统一。以“外敬”“内和”贯通天地四时,规范社会伦理,涵养个体道德,正是礼乐的本质与功用。因此,它不仅反映了中国人对于宇宙生生之道的认知,还能够对人们的言行产生规范和引导,帮助我们达到返璞归真、和悦安宁的心灵境界。可以说,礼乐文明集政治、道德、伦理、审美为一体,充分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实关怀与内在超越。

中国古人相信,有礼乐才有文明。这是因为,礼乐向上追溯,本于天地运转的法则、万物和谐共生的秩序;向内追寻,合于人心的五性六情;向人世观察,小至饮食男女,大至家国天下,无不有礼乐。所以,无礼乐,人生的意义就得不到安顿;无礼乐,家国天下的秩序就无法稳定;无礼乐,天地四时、万物生生的运转就无从协和。中国古人自始就以礼乐为慧眼,洞悉了文明要义。

(二)礼乐文明的精神特征

纵观古往今来的多元文明,礼乐无处不在。人类早期文明的蕴生伴随着独特的礼乐形式,保存至今的精美绝伦的文物和宏伟壮观的遗迹,都是早期礼乐文明的遗存。古埃及的艺术品和历史书写保存了丰富的礼仪记录。古希腊对神祇的敬拜礼仪和公民的礼仪教育为我们所熟知。古印度的宗教礼仪更为丰富,许多内容绵延至今。音乐更是表达人类情感与思想的重要形式。礼乐相须为用,古埃及、希腊和印度的宗教仪式、戏剧表演、国家典礼,无不有相应的音乐形式,以传递崇高、肃穆、庄严、欢愉、友爱的人类情感。所有古典文明都认识到,礼乐的意义是教化。文明通过礼乐实现对人润物无声的滋养,呼应天地四时、万物生生的运作。物质文明的美轮美奂、洋洋大观固然令人惊叹,但真正令人类文明绵延和隽永的是礼乐的教化。

大英博物馆《埃及死者之书》描绘的“开口”仪式

当历史进入现代,文明交流互鉴愈发深入。礼乐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发生新的变化,但其安顿人心与人生、建构意义世界、表现文明独特价值的基本作用从未改变。现代礼乐文明的意义与价值越来越呼应人们的自主选择,人生礼仪和社会礼仪的丰富,是道德生活与精神生活发展的重要表现。与此同时,社会、国家乃至国际间的庄重场合,礼乐的形式从未缺席。人类文明从来离不开礼乐。它始终保持普遍性、开放性与创新性的精神特征,蕴含全人类的共同价值。

首先,从礼乐的表现形式上看,它能够展现全人类共通的情感与审美需求。以“乐”为例,不同国家与民族的“乐”虽然根植于自身的音乐传统,但都展现出人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同时期的音乐演变趋势也有相通之处。因此,礼乐的艺术能够跨越语言文化的障碍,在个体与个体、群体与群体之间产生共鸣与体悟。这种共同的感知力,就是儒家强调的“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正是构建跨国家、跨地域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在前提。

其次,从礼乐的社会影响上看,它能够促进全人类和谐共处,培养睦邻友爱的国际氛围。在当今的国际社会中,“敬”就是尊重差异,“和”就是增进交流。将二者结合起来,既能够保证不同文化之间的自然差异与主体性特征,也能够避免滑向相对主义的陷阱,使彼此之间的沟通和对话成为可能。在此基础上,世界各地都可以进行文明对话,建立对人类文明多样性和延续性的认同感和责任心。

最后,从礼乐的形成过程上看,礼乐的变迁需要经历一个由“质”入“文”的阶段,它不仅映射着社会从简单到复杂、从野蛮到文明的进程,还折射出社会心理和价值取向的演变。千百年来,礼乐文明不断在历史长河中迭代更新、千锤百炼,努力适应时代的要求,为人类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礼乐文明从来都不是在闭门造车、故步自封中形成的,而是在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文化交流过程中不断进步与完善的。

(三)礼乐文明的时代转化

中国自古以来被称作“礼仪之邦”,塑造了中华文明数千年的灿烂文化。通过礼仪规范个人、家庭、社会行为,有助于营造文明和谐的社会秩序,有利于社会的团结与发展。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需要在传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使古老的礼乐文明符合时代需求,焕发出新的光彩。礼乐文明的时代转化,反映在全球政治、国家治理、道德教育、文艺创作等方面。

作为礼乐的内在基础,“仁”的观念为处理纷繁复杂的国际关系提供了现实启示。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孔子弟子有若说:“礼之用,和为贵。”中华文明以“和”为最高价值。和同之辨始见于《国语》记述的西周末年史伯之言:“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不同的事物互相为“他”,“以他平他”即聚集不同的事物而达到平衡,这样才能产生新事物。如果以相同的事物相加,是不能产生新事物的。肯定多样性的统一,主张容纳不同的意见,正是我们时代需要的一种文明主张。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为争夺霸权,经常发生战争,造成了民间的苦难。以孔、孟为代表的儒者周游各国,劝导执政者行德礼之治,停止战乱,减轻赋税和劳役。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费孝通先生将其诠释为:“克己才能复礼,复礼是取得进入社会、成为一个社会人的必要条件。”(费孝通:《孔林片思》)如今,极端民族主义仍然存在,文化冲突时而发生,我们应当从中华礼乐文明中获得教益。礼乐文明强调“和而不同”,可以促进社会融合,增进社会共识。儒家呼吁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秉持仁爱、宽容之心沟通对话。只有爱自己、爱他人、爱万物,才能为创造和谐安定的社会带来最大可能。中国古代的“天下太平”观念具有世界性,正是礼乐文明跨越古今的秩序理想。

f3a8beb0f96da1e339d8052f2da2895d.jpg
战国时期青铜器上的射礼图

“礼治”是礼乐文明的一大特征。孔子说:“安上治民,莫善于礼。”又说:“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传统礼治强调“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有着保护鳏寡孤独、老幼妇残的原则,强调“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强调“老者安之,少者怀之”。中国共产党传承发展中国传统礼治思想,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努力增进民生福祉,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为礼乐文明赋予时代新义。

礼乐文明陶冶人的性情与修养,形成自律、克己、友善、博爱的品格。古代中国以“六艺”育人,包括礼、乐、射、御、书、数。《礼记·乐记》有言:“礼乐不可斯须去身。致乐以治心,则易、直、子、谅之心油然生矣。”可见,注重礼乐的培养,能使人从内心油然生发和易、正直、慈爱与诚信的气质。今天,礼乐文明为人们提供内在的道德约束和修养的价值指南,通过道德教育将其内化为自觉行为规范,从而提升公民道德素质。

中国传统的礼乐文化涵盖礼仪、诗歌、音乐、舞蹈、戏剧等多种形式,包含多元的艺术风格和审美价值。礼乐文明倡导创作展现真善美的文艺作品,净化人们的心灵世界。今天,我们可以运用新技术手段,拓展文化传播渠道,为礼乐衍生的多种文艺作品提供更广阔的平台,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将礼乐文明推陈出新,为造福人类文明贡献中国力量。


【本文为“全球文明与人类未来·尼山报告2023”的第二部分,系中国孔子基金会“全球文明与人类未来·尼山报告2023”课题结题成果之一。课题组成员:臧峰宇(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院长)、刘增光(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副教授)、辛亚民(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副教授)、宫志(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讲师)、魏博(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讲师)、邵磊(中央社会主义学院中华文化教研部讲师)、常达(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助理研究员)。报告在写作过程中得到中国人民大学校长林尚立教授多方面指导,特此致谢。本文刊载于《走进孔子(中英文)》2024年第2期。】

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走进孔子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