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为什么提出建构性马克思主义概念?
日期:2019-09-24
本文是在 9月20日召开的第十六届全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论坛“七十年以来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回顾与展望”上的发言稿。现场是脱稿发言,表达不一定准确。书面稿由公众号要点思想首发,保留知识产权。
很高兴能够参加今年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论坛,论坛的主题是70年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回顾与展望。
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话题。我今天想讲讲这个话题中展望和创新方面。一般来说,我的学术研究是在西方哲学传统和当代实践语境的双重视角中展开的,涉及两个相关方面,一方面思考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西方哲学的继承和发展,另一方面思考我们如何根植于自身的生存语境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结合自己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存在论阐释、资本现代性批判以及对后现代政治哲学的思考,在后形而上学、能在论、存在论循环、建构性政治等概念的基础上,近年来我进一步提出建构性马克思主义。我用这个概念概括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实践的现实状况和可能趋势。这一提法得到了许多朋友的认同和赞许,也有不少疑问。我今天想谈谈我为什么要提出这个概念,这个概念包含的基本想法。主要简单阐释三个相关的命题。有些想法在我今年出版的《迎候马克思》中一书中已有涉及到了。
第一个命题是当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形态是建构性马克思主义。这是一个事实判断。正统马克思主义是革命的马克思主义,或者说革命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原生形态。这一理论及其实践形态参与了当代世界的构成,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构成要素。然而,尽管当今世界面临着各种风险和冲突,资本主义遭遇了巨大的危机,但自从上一世纪60年代以来,以暴力革命的方式急速地实现社会历史的总体变革,在现实中不再是普遍诉求。马克思主义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方式也主要不再是政治革命。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基本主题。马克思主义不论在理论还是在实践上,主要是以非暴力的和平方式影响当代社会。在国外,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诠释学马克思主义、开放的马克思主义等无一例外,一些激进的马克思主义者最多也就是参加和平的社会运动而已,以政治革命为目标的组织化实践相当少见。大体可以说,60年代以来,尤其是苏东剧变以来,政治革命不再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实践诉求,也不再是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叙事的核心范畴。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没有抽象的否定革命,邓小平统治强调改革也是一场革命,今天仍然需要发扬革命精神,斗争精神,但这里的革命概念并不涉及到推翻政权意义上的革命,而是强调执政党领导的社会建设中的奋斗精神,自我批判精神等。如果仅仅狭隘地将马克思主义理解为暴力革命理论,我们今天面临找不到马克思主义的危险。事实上,马克思主义不论在理论还是实践上仍然鲜活的存在着,影响着我们的现实生活和理论思维,但其影响现实的方式发生了变化。我们用建构性概念来揭示这种变化。在我看来,可以用建构性马克思主义概括当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形态,或者说主流形态。当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形态是建构性马克思主义,这是一个事实判断,是对现实状况的描述。它只是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实践现状的判断,可能对也可能不对。这一命题并不意味着会否定历史上发生的革命及其意义,更不会否定特定历史条件下社会革命的可能性。
第二个命题,建构性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自我展开的下篇。与第一个命题不同,这不是一个事实判断,而是从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征得出的一个逻辑判断。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根本特征,改变人类的存在状况,推动社会历史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根本旨趣。马克思主义的原生态是革命理论,核心任务是以革命的方式推翻资本主义。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没有面临革命成功之后的社会建设问题,所以他们没有提出、我们也不能可能要求他们提出完善的社会建设理论。但是革命只是手段,不是目的,革命只是飞跃,不是常态。革命的目的是开启新的社会建设和发展的可能性空间。革命成功之后,社会历史一定要进入常态化的建设过程。按照中国传统说法,只能马上打天下,而不能马上治天下,革命取得成功之后,不能用革命理论直接来组织社会生活。社会主义建设经验表明,实践中的许多失误都是因为不能结合实际,用革命的方式处理和平时期的问题带来的。马克思主义要成为指导社会建设实践的理论,必须要形成不同于革命理论却又继承革命理论精神的社会建设理论,我们称之为建构性理论。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主义不能只是停留于革命形态,建构性马克思主义与革命马克思主义一道构成马克思主义整体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下篇。建构性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仍然强调革命精神、斗争精神,它们是建设与革命紧密相连接的精神桥梁。在我们看来,建构性马克思主义是在革命马克思主义基础之上将革命主体性精神转化为社会建设实践动力的马克思主义。
因此我想讲的第三个命题是,建构性马克思主义是当代中国道路对马克思主义的特殊贡献。这个命题在一定意义上是价值判断,是我对当代中国道路重要意义的评估和肯定。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条件下,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实践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建设需要相结合,探索出了一条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逐渐形成和完善了社会建设理。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成功典范,也就是建构性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仅坚持马克思主义,而且在实践中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解决了原生态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不完善,甚至是一定程度上缺失的问题。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认为,作为社会建设实践和理论统一的建构性马克思主义的形成,是当代中国道路对马克思主义的特别贡献。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就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典型形态,就是和平发展时代的建构性马克思主义。它是马克思主义当代化和中国的最新成果,代表着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发展趋势和可能方向。建构性马克思主义概念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实践形态的学术化、概念化表述。21世纪的今天,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情况下,在中国改革开放实践中形成的建构性马克思主义代表着当今世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成就和未来方向。
从理论上将当代马克思主义概括为建构性马克思主义,能够很好地揭示马克思主义内部的继承与发展关系,能够很好地揭示马克思主义的当代特征、现实状况和发展趋势,尤其是能够很好地揭示当代中国实践对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贡献,为马克思主义的阐释开启一个新的思想视域。如果只是停留在原生态革命马克思主义上,不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马克思主义,我们可能面临在现实中找不到马克思主义的危险。这不是肯定和抬高马克思主义,而是葬送马克思主义的教条主义。在继承与发展的意义上,提出新概念、新命题,才能真正才谈得上建构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态,而才不至于用一些旧范畴、甚至是旧思想面对新场景、新问题,迎接新时代。用建构性马克思主义概括当代马克思主义主义的基本形态,就是一种新的尝试。关于在建构性马克思主义概念下对马克思主义的阐释,我们曾经涉及过一些具体方面,比如社会历史观、主体性意识、建构性政治、后形而上学精神等,但总体上说,我们还处在探索的初步阶段。这个概念要在理论上得以确立,并且要在思想上产生效力,还有待进一步的工作。
(说明:会议合影由会议主办方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