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原 | 技术家哲学家结盟——鲁班与墨子整合研究
日期:2024-12-25【《汉学研究》总第37集,2024年秋冬卷,CSSCI来源集刊,北京:学苑出版社2024年11月版】
技术家哲学家结盟——鲁班与墨子整合研究
孙中原
【提要:】技术家与哲学家结盟,是世界学术界与科技哲学领域的前沿课题。鲁班墨子整合研究,有重要的历史、理论与现实意义。鲁班是手工业技艺与发明创造的典范,表现劳动者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精神品格。墨子是手工业技艺升华为科技哲理的启蒙者、奠基人与领军人,表现中华先哲的科学人文精神。鲁班墨子的结识、结交与结盟,构成手工业技术与理论的智慧共同体。鲁班墨子的创新科学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珍贵遗产,对中华民族精神品格的形成,有深远持久的影响,是新时代科教兴国,振兴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镜鉴、思想武器与精神动力。
【作者简介】孙中原(1938-),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墨子学会顾问,原中国墨子学会副会长,河南省墨子学会名誉会长,中国逻辑学会监事,原中国逻辑学会副会长,燕山大学、贵州民族大学兼职教授,中国台湾东吴大学客座教授。研究逻辑、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出版著作80余种,发表论文400余篇。
【关键词:】技术家 哲学家 结盟 鲁班 墨翟 整合 研究
一、智慧群体
列宁《论战斗唯物主义的意义》说:“战斗唯物主义为了完成应当进行的工作,除了同那些不是共产党的彻底唯物主义者结成联盟以外,同样重要甚至更重要的是同现代自然科学家结成联盟。”鲁班墨子的结识、结交与结盟,是发明家与哲学家的结合,是技术与理论结合的智慧共同体,催生《墨经》丰富深刻的科学知识。鲁班是工匠、大匠师、经验家与技术家,是共同体中技术层的代表。墨子是由工匠上升的哲学家,超越经验技术,攀登哲理高峰,是共同体中理论层的代表。
美国科学哲学家库恩(Kuhn)提出科学共同体概念,认为科学是共同体以共有范式进行的社会活动。范式是科学共同体共有的信念。科学革命的实质,是范式变革。范式变革,导致科学体系与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的变革。英文community:共同体、群体、团体、整体、集体、集团、集合、学派与类族。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技术家较之经验家更聪明;前者知其原因,后者则不知。凭经验的,知事物之所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技术家则兼知其所以然之故。”“大匠师应更受尊敬,他们比之一般工匠知道得更深切,也更聪明”,“我们说他们较聪明,并不是因为他们敏于动作而是因为他们具有理论,懂得原因。”“而理论部门的知识比之生产部门更应是较高的智能。”“有经验的人,较之有些官感的人,为富于智慧。技术家又较之经验家,大匠师又较之工匠,为富于智慧。而理论部门的知识,比之生产部门,更应是较高的智慧。这样,明显地,智慧就是有关某些原理与原因的知识。”
亚氏列举智慧层级:有官感的人→有经验的人、经验家、工匠→技术家、大匠师→理论家。鲁班属于大匠师、技术家与发明家的身份,墨翟虽出身于工匠,但以后转型为学派领袖,是著名的哲学理论家。
《墨经》的科技理论,是中国古代技术家、大匠师生产经验的总结提升。《经上》(引《墨子》标篇名)第2条,论整体与部分的范畴:“体,分于兼也。”《经说上》举例解释:“若二之一、尺之端也。”部分从整体分出,如“二”(整体、集合)由两个“一”(部分、分子)构成。鲁班墨子结盟,是手工业技术理论智慧的“兼”(整体),鲁班墨子,分别是这一“兼”(整体、集合)中的“体”(部分、分子)。
墨子有“群”(群体、集合)的概念。《节用中》:“凡天下群百工(群,兼,整体),轮车鞼匏,陶冶梓匠,使各从事其所能(体,部分、分子)。”鲁班墨子是“天下群百工”的代表。鲁班墨子结盟,是相对于“天下群百工”大群体的小群体。
《墨经》定义“类”范畴:“有以同,类同也。”“类同”:事物在某方面有相同属性。《荀子·正名》:“同类同情。”即凡同类事物,必有共同属性。鲁班墨子,结盟同类,有如下共同属性。1.同时代(前五世纪)。2.同里籍(滕州)。3.同出身(工匠)。4.同技巧(同巧相勝)。5.同智慧(技术理论,同属智慧层级)。
鲁迅《故事新编·非攻》说,墨子对其门生耕柱子称“我们的老乡公输般”。公输般:鲁班。鲁班墨子,号称“老乡”。任继愈考证:“墨子和公输般同时。”“公输般生于公元前489年。”“墨子约生于公元前480年。”任继愈1991年为滕州题:“墨子故里。”1999年题:“鲁班故里。”
黄石公《素书》有“同巧相勝”成语,解释说:“公输子九攻,墨子九拒是也。”公输子:鲁班。“同巧相勝”:鲁班墨子,相同技巧,旗鼓相当,不相上下。“公输子九攻,墨子九拒”典故,出《墨子·公输》:“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御有余,公输盘屈。”
公输盘:鲁班。《吕氏春秋·慎大览》:“墨子为守攻,公输般服。”东汉高诱注:“公输般九攻之,墨子九却之;又令公输般守备,墨子九下之。”酷似沙盘推演:墨子交替演示守城攻城器械机巧,比输鲁班,是班墨互比技巧第一典型事例。
《鲁问》:“公输子削竹木以为鹊,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公输子自以为至巧,子墨子谓公输子曰:‘子之为鹊也,不如翟之为车辖,须臾斫三寸之木,而任五十石之重,故所为功,利于人谓之巧,不利于人谓之拙。’”
《淮南子·齐俗训》:“鲁般、墨子以木为鸢而飞之,三日不集。”《论衡·儒增》:“鲁般、墨子之巧,刻木为鸢,飞之三日而不集。”明陈禹谟《骈志》卷十对偶:“墨子为鸢一日而败,公输为鹊三日不下。”
鲁班用竹木做成喜鹊状,使之飞上天,鲁班自认最巧,墨子对鲁班说:你做喜鹊,不如我做车辖(车轴制动关键),即刻砍削三寸木,承重六千斤,所谓功效,有利人民叫智巧,不利人民叫愚拙。鲁班复姓公输,名般(盘班互通),统称鲁班。墨子定义巧拙,贯穿以人民利益为标准的科学价值观,说服鲁班,是班墨互比技巧第二典型事例。
二、鲁班的工匠精神
鲁班精神的实质,是积极进取,勇于创新。鲁班是能工巧匠与发明家的典范,中华民族勤劳智慧与自主创新的榜样,对中华民族的精神品格有深刻持久的影响。鲁班是技巧的同义语、标志与象征。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说:“在中华民族的开化史上,有素称发达的农业和手工业,有许多伟大的思想家、科学家、发明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和艺术家,有丰富的文化典籍。”《纪念白求恩》说:“(白求恩)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鲁班以手工操作为职分,钻研技巧,精益求精。
鲁班发明创造的故事,世代相传,光耀千古。《公输》:“(鲁班)造云梯之械。”《鲁问》:“(鲁班)作为钩拒之备。”“削竹木以为鹊,成而飞。”《礼记·檀弓》:“季康子之母死”,鲁班用机械下棺。
晋葛洪《抱朴子内篇·辩问》:“世人以人所尤长,众所不及者,便谓之圣。”称鲁班为“机械之圣”。宋卫湜《礼记集说》卷三十四:“奇技奇器,总谓般也。”传统奇巧技术器械总代表是鲁班。明许相卿《云村集》卷六:“公输子圣于巧。”鲁班是发明创造巧妙器械的大圣人。明徐元太《喻林》卷六十六:“材木委积,非鲁班,则不能别其好丑。”
汉史游《急就篇》卷三:“鲁班作磨。”清《授时通考》:“公输般作磨,凿石,上下合研米麦为粉。”鲁班发明磨,把杵臼上下间歇运动,变为平面连续旋转运动,减轻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
鲁班发明刨、钻、隐括、铲等工具。明董斯张《广博物志》卷三十九:“般作刨、钻、隐括。”《事物绀珠》:“刨,平木器,鲁般作。”《物原》:“般作钻。”隐括是矫正弯曲竹木,平直成型的工具。
清陈元龙《格致镜原》卷四十八:“公输般作铲。”《论语·卫灵公》:“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工匠做好工作,一定要先有锋利工具。鲁班发明工具,工匠普遍受益。清胡彦升《乐律表微》说,“营造尺,即木匠曲尺”,“此名鲁班尺”。鲁班制定标准尺度,后世沿用。
鲁班是手工、建筑、制造业著名工匠、大匠师、经验家、技术家与发明家。唐赵蕤《长短经》卷一:“公输子能因人主之材木,以构宫室台榭。”宋吴自牧《梦粱录·园囿》:“庆乐园,旧名南园,隶赐福邸园,内有十样亭榭,工巧无二,俗云鲁班造者。”
宋范成大《吴郡志》卷三说,俗传昌门鲁班造。宋李昉《太平御览》卷752:“鲁班刻石为禹九州岛图,今在格城石室山东北岩中。”卷958:“七里洲中有鲁班刻木兰为舟,至今在洲中。”
元释念常《历代通载》卷二:“鲁班造舟车。”明章潢《图书编》卷60:“唐大中十年(856)七月所建唐殿,其制与今绝异,相传鲁公输子所构。”明董斯张《广博物志》卷四四引《述异记》:“天姥山南峰,昔鲁班刻木为鹤,一飞七百里,后放于北山西峰上。汉武帝使人往取之,遂飞上南峰。往往天将雨,则奋翅动摇,若将飞奋。”神化鲁班手工技艺。
清《嘉庆一统志》第2276册记“鲁班缠”,在灵石县西南四十里,汾河北上有寺,传为鲁班修。卷2315:“宁远县鲁班山,在宁远县东北四十里,上有洞,俗传鲁班凿此以居。” 清《甘肃通志》卷五说:宁远县鲁班山,在县北四十里,上有洞,俗传鲁班凿,此名鲁班洞。西固城鲁班崖,在城北九十里,两崖悬绝,有二灵柯,插入岩隙间,以栈覆土,以通往来。
清《广西通志》卷十八说:阳朔县遇龙桥,在县西二十里遇龙堡,相传古鲁班造。平乐县接龙桥,在北涧之北,高可数丈,阔亦如之,中止一拱,俗传鲁班造。康熙五十二年(1713)知县黄大成倡修,荔浦县太和桥在县东五里,传鲁班造。
清《陕西通志》卷十六说,泾阳县鲁桥,在县东北四十里,跨靖河,俗传鲁班修。岐山县鲁班桥,在县东十五里,明弘治七年(1494年)知县杨智建,初难成,以鲁班名,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知府刘素委官重修。
卷二八:甘泉县古谷寺,在县东一百八十里,其寺门木屑削成,传鲁班遗迹。汉长安故城,长安城南出东头第一门曰覆盎门,一号杜门,庙记曰,覆盎门与洛门相去十三里二百一十步门外,有鲁班输造桥,工巧绝世。
清《山西通志》卷九:“灵石县鲁班纒上有寺,传为鲁班所修。”卷三十二:“盂县两岭桥在县西一百二十里,相传公输子建。”卷六十:“河津县流丹亭,在龙门山,凿山构阁,中置井床辘轳,汲水于河,相传公输般遗迹。”
卷167:“舜庙,相传公输子建。”卷168:“太平县天寿观,传鲁班造。”卷171:“安邑县太平兴国寺,相传鲁班造。”清《关中胜迹图志》卷三十记,石空洞在鄜州西南一百十里,名山记洞深一丈五尺,内有万佛石像,世传以为鲁班凿。
清陈元龙《格致镜原》卷九引《夷坚续志》:“赵州石桥,为鲁班手造,极为坚固,意谓今古无第二桥矣。有张神乘驴过桥,动欲倾。鲁班在下以两手托定,而坚如初。至今桥上有张神乘驴痕,桥下有鲁班两手托迹。”卷三一引《玉屑》说,鲁班妻造伞,对鲁班说:“君为人造居室,固不能移;妾为人所造,能移千里之外。”
“班门弄斧”成语,谓在鲁班门前,摆弄斧头,在行家面前,卖弄技巧,不自量力。北宋庆历四年(1044)宋欧阳修《文忠集·与梅圣俞》:“昨在真定,有诗七八首,今录去,班门弄斧。”
明陈应芳《敬止集·与游州守》说,“以凤阳粮稿草创呈览”,“不班门弄斧耶”?明唐元竑《杜诗捃》卷4:“寄诗自后人观之,未免班门弄斧。”雍正六年(1728)二月八日,齐苏勒任治黄总督河道,清世宗胤(雍正)皇帝《谕旨·朱批齐苏勒奏折》:“此段河工,朕未获亲履其地,今向卿等论方略,可谓班门弄斧。”
清王琦《李太白集注》卷三十六说,采石江头李白墓,往来诗人遍题诗,其中一首:“采石江头一抔(póu,把,捧)土,李白诗名耀千古。来的去的写两行,鲁班门前掉大斧!”
“公输之巧”“巧如鲁班”成语,谓鲁班是技术巧妙的代表。《孟子·离娄上》:“公输子之巧。”东汉赵岐注:“公输子,鲁班,鲁之巧人也。”唐瞿昙悉达《唐开元占经》卷六十六:“巧如鲁班。”宋洪刍《香谱·梁昭明太子铜博山香炉赋》:“秉至精之纯质,产灵岳之幽深。探般之妙旨,运公输之巧心。”
宋章如愚《群书考索续集》卷九:“有公输之巧。”宋赵顺孙《孟子纂疏》卷七:“(鲁班)天下之巧工。”清圣祖玄烨(康熙)《文集·以德为卫解》:“城郭之固足恃乎?公输之巧可仰而攻也。”即城墙坚固不可靠,鲁班技巧可攻破。
历史上技术过人,巧妙绝伦的发明创造,托名鲁班。唐段成式《酉阳杂爼续集》卷四:“今人每睹栋宇巧丽,必强谓鲁般奇工也,至两都寺中,亦往往托为鲁般所造。”明王祎《王忠文集》卷八:“云桥鲁班造,盖谓坚致壮奇,惟般乃能造耳,非谓真造于般也。”河北赵县赵州桥,现存著名古代大石拱桥,隋开皇大业年间(590-608)李春创建,设计工艺之新,为石拱桥的卓越典范,跨度之大,当时创举,代表劳动者的智慧,传为鲁班造。
鲁班成为中华民族勤劳智慧与创造精神的代表、标志与符号。元顺帝(1320-1370)名妥懽贴睦尔,1333-1368在位,是优秀设计师、建筑师与发明家,专精木工设计制作,通晓机械,富创造智慧。至正十四年(1354)十二月,设计龙舟,长120尺,宽20尺,精巧别致。顺帝乘舟,往来游戏,京城人称之为“鲁班天子”。
明吴宽《家藏集·观乌丝竞渡图》诗:“御府画图皆等闲,后皇对此独开颜。苑中刻木能依样,赢得都人号鲁班。”注:“顺帝性巧,自制龙舟,人称鲁班天子。”把鲁班看作技巧的别名,夸顺帝性巧。综观传统典籍,海量数据证明:鲁班足迹,遍布中华大地;故事传说,充满先哲载籍;化为成语,千古传扬不息;蔚为典故,万世称颂不已。
《四库全书》《四部丛刊》两部特大型丛书十一亿字鲁班数据资料,见表1。
表1 《四库全书》《四部丛刊》鲁班资料
序号 | 词语 | 四库全书 | 四部丛刊 |
1 | 鲁班 | 423 | 54 |
2 | 鲁班之巧 | 5 | 0 |
3 | 巧如鲁班 | 1 | 0 |
4 | 班门弄斧 | 4 | 1 |
5 | 鲁班造 | 9 | 1 |
6 | 鲁班手造 | 1 | 0 |
7 | 鲁班所造 | 8 | 0 |
8 | 鲁班修 | 1 | 0 |
9 | 鲁班所修 | 4 | 0 |
10 | 鲁班遗迹 | 1 | 0 |
11 | 鲁班尺 | 1 | 0 |
12 | 鲁班天子 | 1 | 0 |
13 | 公输 | 1030 | 174 |
14 | 公输子 | 157 | 44 |
15 | 公输般 | 172 | 34 |
16 | 公输班 | 65 | 2 |
17 | 公输子之巧 | 35 | 7 |
18 | 公输之巧 | 29 | 5 |
19 | 公输子建 | 2 | 0 |
20 | 公输般遗迹 | 1 | 0 |
合计 | 1950 | 322 |
三、墨子的科学精神
墨子是手工业技艺升华为科学理论的启蒙者、奠基人与领军人,表现中华先哲的科学人文精神。以墨子为代表的墨家,是科学传统中的学术共同体,活动盛期从前五到前三世纪。墨家学术共同体的科学成就,荟萃为《墨经》。墨家学术共同体的社会成分,是由手工业工匠转型的知识分子。以墨子为代表的墨家,把工匠技巧提升科学理论,与世界先进科学知识融会贯通,联系接轨。
墨家科技思想的合理性。《经上》说:“巧传则求其故。”即对世代相传的手工业技巧,探求缘故,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探求工艺现象“所以然”的规律,从工匠技巧上升为科学理论,一语道破《墨经》建构科学,形成理论的过程、方法和机制。《经上》第一条,就规定“原因”与因果联系的概念说:“故,所得而后成也。”即存在原因,必然产生结果。
墨家科技思想的客观性。《小取》说:“摹略万物之然。”即认识事物本来面目和所以然规律。又说:“其然也,有所以然也。”“然”指现象、现状、结果。“所以然”指本质、原因、规律。
《公孟》记一次墨子生病卧床,学生跌鼻推门进来问墨子说:“您是圣人,怎么会生病?”墨子答:“人之所得病者多方,有得之寒暑,有得之劳苦。”从自然界探求病因,符合“摹略万物之然”的客观性原则。
《贵义》记墨子从鲁国出发,到齐国游说,路遇算卦先生说:“今天上帝在北方杀黑龙,您长得黑,到北方去不吉利。”墨子不听,毅然走到北方,遇淄水暴涨而返,算卦先生奚落他说:“我告诉你不能去北方,果然如此。”墨子指出算卦先生的迷信谬论,不符合事实,用空话鬼话骗人。
墨家科技思想的有效性。循法操作求实效,墨经科学有纲领。墨家认为,人遵循规律行动,能达到预期效果。《经上》“法,所若而然也。”遵循法则,产生预期效果。把人自觉实践的环节,纳入“法则”范畴的定义,循法而为,获得预期效果,是对法则(规律)认识真理性的检验。科学理论揭示现象规律,实践遵循规律,产生预期效果,通过效果,证明思维和存在,理论和实际的一致。“若”即遵循,自觉实践。
《经说上》定义:“志行,为也。”有意识行动,叫自觉实践。《经说上》解释“合”(符合)中的“正合”概念:“矢至侯中,志功正也。”射箭时,意志、动机是射中靶心,结果射中,动机效果一致,是人对射箭法则正确认识和熟练运用的结果。
《经说上》说:“法取同,观巧传。”概括共同法则的事例,可从代代相传的手工业技巧技术中观察。《经下》和《经说下》共80余条,都用“以说出故”的形式,用推论揭示现象原因和科学命题成立的根据。如“影之大小,说在斜、正、远、近”等,是以浓缩的推论形式,表达中国古代科学的内容和原理。
《墨经》是墨学发展高级阶段凝聚的成果,堪称微型百科全书。《墨经》用定义、划分、命题和论证形式,浓缩精炼语言,概括中国古代各门科学知识,包含光学、力学、简单机械学、数学和物理学等自然学科五门,逻辑学、方法哲学、认知哲学、科技哲学、本体哲学、历史哲学、经济学、政治学、伦理学、教育学、语言文学、艺术美学与军事学等人文学科十三门。
《墨经》光学,是当时世界光学史的顶级文献,包含系统几何光学知识,对光直线传播,本影半影,日光反射,球面镜(凸凹镜)成像,光学实验等,有详细的观察实验记录,探索光影原理。
全球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被命名为墨子号,首席科学家潘建伟说,墨子最早提出光沿直线传播原理,设计小孔成像实验,提出光微粒(“端”,无宇,无厚,相当于光量子)的概念,奠定光量子通信的基础,2016年8月16日,中国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发射升空,以墨家领袖墨子命名,表明文化自信。
《墨经》“力”的定义,与牛顿力学力定义相合,与牛顿运动第一定律同其推理。在世界上最早设计引力实验:用丝绳胶结上面石头,去掉下面石头,发现丝绳对石头的提举作用。丝绳断,发现石头向下的牵引作用,地面对石头的收取作用,即地面引力,是《墨经》科学精神创造的惊人成果。《经说下》第130条说:“方石去地尺,关石于其下,悬丝于其上,使适至方石。不下,拄(zhǔ支撑)也。胶丝去石,挈也;丝绝,引也。未变而名易,收也。”
《墨经》总结简单机械学知识,发现用桔槔、滑轮和斜面提物,节省力气,提高效率,广泛用于生产、生活和防御器械制造。数学有方圆定义,水平定义,三点一线的顺序公理,圆周与直线关系的定理,点线面体的定义,点线相交,两图相切,两图相离,有穷无穷的定义等。物理学有“端”即物质结构微粒的概念,相当于古希腊自然哲学家所说的“原子”。
《墨经》总结桔槔机利用的杠杆原理。《经下》说:“负而不翘,说在胜。”《经说下》解释说:“横木加重焉而不翘,极胜重也。右校交绳,无加焉而翘,极不胜重也。”指出桔槔机负重后,另一端不翘起来的原因,是由于另一端的力量,超过负重端的力量。《墨子》屡见记载桔槔机,因利用杠杆原理,效率大为超过单纯利用人力。用桔槔机汲水浇田,可节省劳动力,百倍提高效率。
墨家提倡应用桔槔机等器械于生产生活和大型工程,从中总结科学理论,代表中国古代科学的正确方向。《墨经》论述“横木加重而不翘”的桔槔机,“绳制挈之”的滑轮,以及“车梯”等利用杠杆和斜面原理的简单机械,都是用科技知识,发挥人类认识与改造自然的主观能动性,提高生产力和实践效果。
墨家熟悉当时各种手工业技巧。《墨子》论述“天下群百工:轮车(车工)、鞼鞄(鞣革工)、陶冶(制陶冶金工)、梓匠(木工)”,以及穴师(洞穴坑道工)、明习橐事者(鼓风工)等,论述军民用机械器物的制造和应用。
《墨经》总结科学技术知识,用来作为实例、实证材料的手工业工种,有“为衣”(缝纫)、“举针”(刺绣)、“禬屦(制鞋)、“铄金”(冶金)、“为甲”(制铠甲)、“垒石”(建筑)、“车梯”(木工)等。《墨经》的数学、力学、物理学、机械学和光学等科技知识,是当时各种手工业技术的理论升华。
传统儒家重政治人伦之道,轻科学技艺。《礼记•王制》说:“作淫声异服,奇技奇器以疑众,杀。”郑玄注解说鲁班是“作奇技、奇器”而应“杀”的典型人物。《墨经》正面记载大“作奇技奇器”,总结“作奇技奇器”的系统理论,与传统儒学排斥科技的倾向迥异。
道家以反对“机事”“机心”为名,反对发明和使用“机械”的技术革新。《庄子•天地》载,“抱瓮而出灌”,“用力甚多,而见功寡”,用桔槔机“一日浸百畦,用力甚寡,而见功多”。
受道家思想支配的老者,宁肯用“凿隧而入井,抱瓮而出灌”的笨方法,“用力甚多,而见功寡”,而不肯用桔槔机,效率提高百倍,“一日浸百畦,用力甚寡,而见功多”。大发谬论说:“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故“羞而不为”。《老子》说:“绝圣弃智。”“绝巧弃利。”“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技巧,奇物滋起。”这种思想不利于中国科技的发展。
《备城门》等十一篇军事著作,史家归入“兵技巧”类。东汉班固(32-92)《汉书·艺文志》据刘向《别录》与刘歆《七略》,在“兵书”项,分“兵技巧”类,班固自注:“省《墨子》,重。”即“兵技巧”类有《墨子》,因其与“诸子”类重,而被省略。班固对“兵技巧”定义:“技巧者,习手足,便器械,积机关,以立攻守之胜者也。”
“习手足”:训练体能,配合智力,熟悉军技。墨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贵义任侠,学军救守,结成带军事性的学团。墨子教门徒:“能谈辩者谈辩,能说书者说书,能从事者从事。”“从事”:包括学习与从事防御战争。墨子教育有“学射”等军事科目。《公孟》:“二三子有复于子墨子学射者。”把手工业技艺提升为科学知识的《墨经》,以射箭为例:“矢至侯中,志功正也。”即射箭,想射中靶心,结果真的射中,是动机与效果恰相符合。
“便器械”:制造方便有效的军事器械。墨子指挥门徒,把所熟悉的木、车、制陶、皮革、冶金、建筑等百工技艺,应用于军事,制造各种方便有效的军事器械,如窑灶鼓橐、转射机、连弩车等。
窑灶鼓橐:利用风力传播烟雾熏敌的守城战具,采矿、冶金、制陶等技术在军事上的综合运用。转射机:简称射机、掷车、技机、奇器等,利用杠杆原理,制造抛掷机械,用于抛掷石弹、利剑、炭火筒、蒺藜球等杀伤物。
《备高临》记墨家制造重兵器连弩车,发射机关“连弩机郭用铜”达“一石三十斤”(约合34公斤)。有多层产生弹力的弓弦:“以弦钩弦,至于大弦。”引张弓弦,不靠手足力量,靠滑轮、轮轴类简单机械。“引弦辘轳收。”“十人主此车。“矢长十尺”,“如弋射,以辘轳卷收”。“用矢无数,出入六十枚。”杜甫《前出塞九首》诗:“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苟能制侵凌,岂在多杀伤?”墨家为防御强国侵凌弱国的不义战争,利用手工技术优势,设计制造有强大杀伤力的重兵器。
“积机关”:在军事工程中设置机巧关节。“机关”本指弩箭上的发动设施,引申为一切机巧关节。《备城门》记“引机发梁”机关:“去城门五步大堑之,高地丈五尺,下地至泉,三尺而止,施栈其中,上为发梁而技巧之,比傅薪土,使可道行,旁有沟垒,毋可逾越,而出挑且败,敌人遂入,引机发梁,敌人可擒,敌人恐惧,而有疑心,因而离。”
精心伪装,用机械牵引的活动吊桥,运用“兵不厌诈”的诱敌谋略,以擒敌为目的,是工匠技艺与兵家谋略的结合。《备穴》记“罂听”,利用声的传播原理,制造测声仪,是工匠技艺与科学知识的结合。
崇尚科学,以人为本,是墨子理论智慧的特色,酷似古希腊哲学家重视探索自然奥秘的科学精神。《墨经》4篇,列举83条定义、定律、命题与论证,总结手工业技艺,取得丰硕的理论成果。
《经下》《经说下》第127至130条,总结杠杆、滑轮、车梯、建筑中的力学规律,是以鲁班为代表的手工业技巧与简单机械运用经验的提升。墨子主张,手工技巧,要以有利于人民生产生活为目的,阐明以人为本的技术价值观。
鲁班墨子技术与理论的智慧共同体,是当代经验与理论、科技与哲学结合的历史镜鉴。鲁班积极进取、勇于创新与墨子科学人文精神,是振兴中华,民族复兴的锐利思想武器与强大精神动力,值得传承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