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团队
首页 > 教育团队 > 教师风采
青年教师李记芬:勤于治学,会通中西
日期:2016-05-29


2008-2011年期间,李记芬在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攻读中国哲学硕士学位,师从向世陵教授,研究领域为宋明理学。2011年,其硕士毕业论文“刘敞经学思想新论”被评为中国人民大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同年,李记芬获得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全额奖学金,进入哲学部开始攻读博士学位,导师为李晨阳教授。2015年李记芬取得博士学位,任教于人大哲学院中国哲学教研室。李记芬老师的研究兴趣包括中国古典哲学和中西比较哲学。目前她的研究专注于荀子。


       第一次走进李老师的办公室印象最深的就是老师的办公桌旁一摞摞的书。与书相伴一定是一种快乐的体验老师整个人都显得优雅而有内涵。当记者提及桌上的书时老师笑着回答说:“书太多没有地方放平时又总是要翻一翻,于是就放在这了。

  • 求学之路,敏学精思

       李老师与哲学结缘其实是一个偶然,然而一入哲学的门,就再也止不住探索哲学的热情。李老师谈到,哲学并非自己的第一志愿,而是被调剂到了哲学系;但随着哲学学习的步步深入,便感到自己再也离不开哲学了。回忆起自己的求学经历,老师谈到了两位教授对自己的深远影响:一位是研究生时期的导师——向世陵教授,另一位则是自己在新加坡攻读博士学位时的导师——李晨阳教授。向世陵教授为学严谨、踏实,在其指导下,李老师感到自己对哲学研究有了相对清晰的认识与体会;而进入到撰写博士论文阶段后,从整个的论文选题到完稿,李晨阳教授都给予了很多支持和意见。她印象最深的是李教授不厌其烦地教会自己为何以及如何字字推敲、琢磨,让自己在写作上受益颇多。


       李记芬老师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宋明理学、中西比较哲学和中国古典哲学。在硕士期间,宋明理学是老师的研究方向;但是进入博士阶段的学习后,老师的研究方向转向了先秦,最后选择荀子作为研究对象。对于如何找到自己的学术兴趣,李记芬老师解释说,她在硕士期间修过余纪元、温海明老师的中西比较哲学课,在那时便对中西比较哲学产生了兴趣。在修余纪元老师的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读书课时,李老师撰写了一篇期末论文,怀疑并反驳余老师在他的《德性之镜》一书里提出的以“诚”为中国哲学核心概念的观点。虽然当时李老师的论证并没有被余老师接受,但或许是她的敢于怀疑和反驳既有观点的做法得到了老师的认可,她最终拿到了A。这让李老师受到了很大的鼓励。也正是凡事喜好疑驳的本性,把李老师在硕士毕业论文题目的选定上推向了北宋初年“疑经”的经学大家刘敞。但在开始研究的时候,李记芬老师发现自己在经学研究上和前人还有差距,深深感到研究刘敞经学哲学思想的困难。这些困难在于经学研究本身需要对文本字字句句揣摩,此外,刘敞不止疑一经,其经学范围涉及七经,而仅其《春秋》学就有五书,《公是集》更是多达五十四卷。对于这种大的工作量,李老师当时选择的应对方式是,把自己能找到的刘敞思想研究的书、论文、文章全部搜集过来,然后全部划定到每月、每日、每时当中去一点点阅读、消化,一点点做笔记,尽可能地按时完成自己的工作量,最后再综合、概括,着手自己感兴趣的哲学思想研究点去写作。由于李老师前期经典阅读的笔记工作扎实,因而最后的写作工作顺利地完成了。


       在硕士毕业后,老师顺利拿到了余纪元老师的推荐信,得以进入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跟随李晨阳老师继续深造。进入南洋理工大学一年后,基于对海外中国哲学研究状况的初步了解,老师决定将研究方向由宋明理学转向先秦哲学。这个转变的根源早在人大求学期间就种下了。硕士期间,李老师对角色伦理学、德性伦理学等已有初步的了解。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李老师感到,从先秦哲学入手进一步研究德性伦理学较为符合自己的学术兴趣。此外,导师李晨阳教授是研究先秦哲学、中西比较哲学的大家,导师的学术背景也给李老师带来很大的影响。李老师介绍到,南洋理工设有direct readings课程,这种课是导师一对一单独指导的读书课,所读书目可自己选定,也可和导师一起商定。李记芬老师曾经上了两次李晨阳教授所指导的direct readings课。她在课上有意识地要求重读余纪元老师的英文书《德性之镜》(The Ethics of Confucius and Aristotle: Mirrors of Virtue),以及李晨阳教师关于孟子、荀子等的论文专著。她一章一章、一字一句地阅读文字,每周向导师交一篇读书报告并和他探讨自己的看法。在这个过程中,李记芬老师逐渐加深了对中西比较哲学的理解。在direct readings课上,李记芬老师常常对文章中的观点进行怀疑和批判,作为作者的李晨阳教授不仅没有在意,还鼓励她这样做,并温和、耐心、认真地针对她的批判做回应、解释和评判。正是在这种交流氛围里,李记芬老师获益很多。基于这些读书和写报告经历,她便不自觉地在李晨阳教授的影响和指导下将研究兴趣转向了先秦、中西比较哲学。


       在读博期间,李老师参与了多次中西比较哲学、荀子会议的英文国际会议,有8篇论文顺利通过了会议论文的盲审程序而被接收。ISCP会议是她比较喜欢参加的一个会议,在博士期间共参加了3次,分别在新加坡国立大学、美国纽约布法罗和香港。李老师在会议上作报告并积极参与讨论,她说:“在此过程中,能看到每个学者的视角是多么不同,令人由衷感到兴奋。当在别人的评论和意见下看到自己的短处时,很庆幸也很感激,因为只有这样自己才知道该如何去不断调整自己文章的用词和更好地修正自己的观点、规避哪些问题;也在得到同行的肯定时而为自己高兴、并有动力也愿意更深一层地去推进这一方面的研究。”比如在香港的会议上,信广来教授对李老师报告内容的肯定增添了自己继续走下去的信心,但更重要的是,对于研究中的困惑,他不吝给予指导,让李老师受益很多。




  • 治学之道,兼综中西

       李老师的学术兴趣主要集中在中西比较哲学和荀子研究上,对关爱伦理学也有独特的见解。对于中西比较哲学,李老师谦虚地表示自己的理解还不是很深,仍处于不断地向别人请教和摸索的状态中。目前,李老师还是更多地基于中国哲学的立场,带着中西对比中凸显的一些问题意识来不断尝试寻找中国哲学所能给予的一种可能的回答。中西哲学比较用什么方法做?怎么做?大致来说,李老师认为还是逃不过从相似的比较中去看到深层次的差异,以此来更深入地理解文化背景、思维模式不同的魅力。李老师觉得这点不仅是在学习上适用,生活上也是这样。李老师举例说,在芝加哥时,当她和她的美国房东太太面对同一个问题的时候,她们的当即反应、问题着眼点和解决问题的路径竟然是那么不同,而这些不同揭示的恰恰是生活的另一种可能方式,并各有其社会背景和文化支撑。因此,文化需要沟通,只有这样得到更好的理解。


       荀子和中西哲学比较是李老师的博士期间的研究方向,研究主题是荀子的人论,重点在从礼义的视野出发,探究荀子关于人的论述的特点。荀学研究中,多是从性论、仁义论、心论等层面上展开,而对荀子整体的以“人”为核心概念的研究未能给予应有的理论重视。李老师的博士论文研究就是立足于人的基点从事荀学研究,其特点是突出人学意识。论文把儒家的人理解为“礼义存在”的人的方法为研究视角,取径于“礼义存在的人”的理论进路,以礼义视域中的人的化性、人的构建,和人所处于的三大本根关系(生之本、类之本、治之本)为中心线索,细致分析了荀子人论的理论特质,力求使对荀子的研究论述呈现出新的中西比较哲学面貌,达到对荀子研究的理论方法与问题分析的综合创新。


       在关爱伦理学与中国儒家的关系方面,李老师介绍到,在这个领域,她的导师李晨阳教授在很早之前就已经发表了一些文章提出了两者的可比较性观点,并和很多学者就此问题展开了论辩,在学界的影响很大。并且去年Nel Noddings(关爱伦理学代表人之一)本人还在她出版的新书里直接对李晨阳教授做的思想比较的观点给予了回应。李老师正是在其导师观点的基础上,进一步以荀子的观点为基础,去探求关爱伦理学和儒家在当代世界的进一步可能性发展。比如,儒家对祖先思慕观点的强调可以把逝去的人也纳入自己的关系圈内以给予关爱和关注,而不只是像关爱伦理学那样,只关注于在世的、在自己身边的人。可以说,思慕在西方关爱伦理学中并没有引起足够多的重视,而儒家自身则能够为其提供资源,从而为关爱伦理学在当今世界各种挑战下寻找新发展模式的努力做出一定贡献。思慕思想与关爱伦理的对话,对两者自身的发展都有重要意义。一方面,从关爱伦理的角度审视思慕,不仅突显出了思慕的积极性与必要性,也更深入清晰地呈现出了思慕自身首要地是对他者而非自身的关爱,即自我认同当是以对祖先的自然关爱和对与祖先亲近关系的确认为前提;另一方面,从荀子思慕的角度审视关爱,也可以为关爱伦理学提供祖先与历史维度上的考量。儒家,比如荀子突出了对祖先的关爱,从而不只为关爱情感自身提供了生与死两方面的整体考虑,同时也将人伦关系从现实扩展到历史之中。通过把祖先在内的更为宽广的亲近关系网纳入关爱关系圈中,荀子的思慕思想便可为关爱伦理自身提供更宽广与更完满的表达。

  • 教学育人,因材施教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李记芬老师对自己的教学生涯充满了期待。如同老师自己所说,这样的一种期待,既是对自己的,也是对学生的,或者说,这两者本就是一体的。今年是李老师第一年在人大教书,而且授课对象还是研究生。所以,当问到目前教学状态时,李老师坦言,相对于教授本科生来说,第一年就教授研究生课程的压力还是很大的。总的来说,在本科生教学中,引导的成分更多一点,以培养学生的基础和兴趣、铺垫一些学科基本知识为主;而在研究生教学中,由于研究生已经有较好的知识基础,教学的重心应该放在学生能力的培养上。


       因此,李老师总是针对研究生的具体情况制定教学计划。鉴于研究生本身的水平,老师更加关注问题意识的方面,强调了思维能力的培养,这与本科生的充满了例子和趣味性的课程形成对比。尽管教书的时间不长,李老师已经有了不少的经验,对自己的学生也有了不少的了解。李老师说,学生最大的特点就是,虽然学习认真也愿意讨论问题,但是主动性不够。正是基于这种认识,李老师便想用自己独特的研讨式的教学方式将每一个人都带入哲学的讨论中来,尽量让每一个人在课堂上发言。采访期间,李老师还谈到了自己第一次讲课的经历。李老师是一位极有责任感的人,在上课的前一天晚上十一点左右,已经入睡的她还是起床把教案再看了一遍才能放心。尽管如此,她在讲课时还是有一些紧张。讲完第一堂的课后,她觉得整个人都轻松了不少。经过了第一次讲课的洗礼,后来的课程也就变得越来越顺利。




       谈及对同学们的建议时,老师说,做研究时一定要脚踏实地,要相信天道酬勤,不要浮夸,不图速度。要点滴培育起好的研究习惯,比如在阅读的时候要有问题意识,从一个小的点发散出去,仔细推敲遣词用句,慢慢地由点及面;同时也要开阔自己的视野,不能使阅读面太过狭隘。这两者不仅是李老师对学生的建议,也是她自己努力的方向。教书育人,不仅是教导学生的过程,更是一个自我学习的过程。正如李老师自己说,在教书过程中,听学生的讨论真的很棒,每个人都会提出问题,都会有不同的理解和观点。在讨论的学习中,每一个学生都可以真正学到一些东西,李老师自己也会从学生的思想中得到很多的启发。这样的一位老师,着实是可敬、可亲、可爱的。



图文:哲学院新闻中心  杨紫薇

编辑:哲学院新闻中心  顾小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