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交流
首页 > 国际交流 > 国际交流动态
哲学院教师代表团访问德国高校并参加“中国和欧洲:哲学比较与文明对话”论坛
日期:2023-11-12

11月6-9日,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院长臧峰宇教授、刘玮教授、谢林德教授、李记芬副教授、魏博讲师、博士研究生谷民德访问慕尼黑大学哲学系与汉学系、慕尼黑哲学高等学院、柏林洪堡大学神学系、柏林自由大学哲学系,与德国《哲学评论》主编、《马克思恩格斯研究论丛·新辑》主编会谈,并参加“中国和欧洲:哲学比较和文明对话”学术论坛。

11月6日上午,臧峰宇院长一行在慕尼黑哲学高等学院与慕尼黑哲学高等学院院长格奥尔格·桑斯(Georg Sans)教授和《哲学评论》主编皮尔明·斯特克勒-魏特霍夫(Pirmin Stekeler-Weithofer)举行会谈。双方介绍了彼此的教学与研究情况,探讨了彼此感兴趣的学术话题,明确了具体的合作事项。

11月6日下午,臧峰宇院长一行与慕尼黑大学哲学系主任斯特凡·哈特曼(Stephan Hartmann)教授举行会谈。双方就继续签署合作备忘录达成一致意见,并将继续促进双方师生交流。在建设共同课方面,双方深入探讨了学分设置、任课人选与授课方式等具体事项。

随后,臧峰宇院长一行与慕尼黑大学副校长、汉学系教授叶翰(Hans van Ess)举行会谈。双方回顾了合作的历史,围绕继续开展师生交流,签署合作备忘录等进行了深入探讨,就建设共同课程的具体事项达成了一致意见。

11月7-8日,2023年“慕尼黑-中国科学论坛”在慕尼黑大学召开,本届论坛包括以“中国和欧洲:哲学比较与文明对话”为主题的哲学分论坛,分为“理性概念的比较”“理性与道德”“塑造现代性”三个论题,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六位师生在报告会上与国外学者分享了在比较哲学和文明交流互鉴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

11月7日上午,论坛第一阶段由慕尼黑大学副校长叶翰(Hans van Ess)教授主持。叶翰教授向与会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对共享中欧哲学对话与文明交流的精神盛宴,共同探讨中欧文明的深厚底蕴与内在机理表示期待。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院长臧峰宇教授在论坛第一阶段做了“阳明心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早期传播”的报告,并主持了论坛第二阶段发言。他认为,阳明心学将见闻之知与德性之知贯穿于实践。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早期传播者运用阳明心学理解实践的思维方式,探究革命理想与意志力的作用。探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早期传播中的心学因素,对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刘玮教授在论坛第二阶段做了题为“亚里士多德与荀子论道德动机”的报告,并主持了论坛第三阶段发言。他讨论了亚里士多德伦理学与荀子哲学中与道德动机有关的四个概念的相似性。透过理智主义与反理智主义之争能看到,理性与欲求总是彼此渗透,不应当用截然对立的方式理解道德动机。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谢林德教授做了题为“平等观念与现代中国思想”的报告。他指出,平等是指导和推动欧洲和中国现代思想的理念之一。在16-17世纪,中国政治思想家在批判儒家牢固确立的社会和政治理论与实践的同时,更加重视平等思想。这些中国早期启蒙运动的萌芽后来成为中国现代政治哲学的重要资源。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李记芬副教授在第三阶段做了题为“东西方哲学中的仁爱”的报告,并主持了第四阶段发言。她认为,儒家关于人、天、地三位一体关系的思想是近年来环境伦理的热门话题。人类有责任关爱自然,按照古圣先贤描述的生命形式来调节和发展自身的需求和欲望,并使之与自然规律和过程相协调。只有当人与自然之间能实现和谐的时候,才能形成天、地、人三位一体的关系。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魏博讲师做了题为“现代社会对现代个人的教化”的报告。他认为,西方有基督教和法国大革命的传统,以此培育了现代个人。中国有“乡土中国”的传统,通过中国式现代化的探索,中国形成了高度发展的分工与交换体系,以此培育了既具有主观自由,又具有共同体意识的现代个人。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博士研究生谷民德(Moritz Kuhlmann)做了题为“马克思早期著作和中国古典哲学的辩证法”的报告。他认为,在马克思早期思想中,辩证法涉及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前者通过后者来实现自身。透过朱熹对《易经》的评注以及《庄子》中的思想能发现,中国哲学也具有对辩证法类似的理解。

在本次论坛上,慕尼黑大学哲学院克里斯托夫·拉普(Christof Rapp)教授、塞巴斯蒂安·加布(Sebastian Gäb)教授、彼得·亚当森(Peter Adamson)教授、罗伯特·耶勒(Robert Yelle)教授分别做了题为“古希腊哲学中的两种理性范式”“东方、西方、任何地方的理性”“跨越国界的怀疑论:中国、希腊和阿拉伯哲学中的动物差异论证”“激进启蒙运动与世俗化:以十七世纪英国为参照的简短修正史”的报告。

慕尼黑哲学高等学院院长格奥尔格·桑斯(Georg Sans)教授认为,在康德的理论中,理性的本质在于承认其原则的普遍性为正当性的形式标准,自由是自觉遵循理性法则。复旦大学哲学院魏明德(Benoît Vermander)教授认为,中国哲学家很早就发展出严格的因果关系程式,它隐藏在中国哲学辩论的日常语言之中。在慕尼黑大学哲学系博士研究生帕维尔·特尔恰科夫斯基(Pawel Trzciakowski)看来,理性可以发现道德规范,从而激发人的善行。

此次会议凝聚了中欧学者关于比较哲学与文明对话的新观点,会上的精彩发言和热烈讨论增进了彼此了解,激发了彼此学术合作与交流的热情,为不同哲学和文化传统深度对话与相互借鉴提供了新的思考和动力。

11月9日上午,臧峰宇院长一行与柏林MEGA促进会主席、《马克思恩格斯研究论丛·新辑》主编罗尔夫·黑克尔(Rolf Hecker)教授、柏林MEGA促进会理事、《马克思恩格斯研究论丛·新辑》编委米夏埃尔·海因里希(Michael Heinrich)教授举行会谈。臧峰宇院长介绍了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在马克思主义哲学领域的学术传统与研究成果,黑克尔教授介绍了《马克思恩格斯研究论丛·新辑》的历史、用稿风格与需求,米夏埃尔·海因里希教授介绍了德国学界马克思研究最新进展,双方就合作交换了具体意见。

11月9日下午,臧峰宇院长一行与柏林洪堡大学神学系副主任朱迪丝·贝克(Judith Becker)教授、安德烈亚斯·费尔德凯勒(Andreas Feldtkeller)教授举行会谈,双方围绕开展师生交流等进行了坦诚的探讨。

随后,臧峰宇院长一行与《东西方哲学年鉴》德方主编、柏林自由大学哲学系汉斯·费格尔(Hans Feger)教授、王歌教授、柏林自由大学外事负责人斯特凡·鲁梅尔(Stefan Rummel)博士等举行会谈。双方就进一步合办学术刊物、举办学术会议、开展师生交流、建设共同课等具体事项达成了一致意见。

此次德国之行延续了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与德国高校哲学院系和德国学术刊物的合作传统与深厚友谊,开拓了双方合作的新渠道与新方式,为双方师生交流合作创造了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