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全国哲学研究生学术创新论坛在线上顺利召开
日期:2023-01-122022年12月24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主办的2022·全国哲学研究生学术创新论坛以线上腾讯会议形式顺利召开。本届论坛以“中国式现代化与哲学研究新征程”为主题,设有“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时代化”“中国式现代化与哲学研究创新”与“当代应用伦理前沿问题研究”三个分论题。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臧峰宇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党委书记张鹏举老师,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副院长刘劲杨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副院长张霄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团委书记杨澜洁老师等出席论坛开幕式。受疫情影响,本届论坛在线上进行,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共中央党校等高校及科研院所的近300位硕士、博士研究生参加线上会议,并展开热烈讨论。
张霄教授主持开幕式,介绍了参会嘉宾与论文投稿情况,向参会同学表示热烈欢迎。本届论坛共收到来自海内外106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哲学及相关专业硕士、博士研究生论文投稿共计299篇,经专家、学者组成评审委员会集体评审,遴选出一等奖论文3篇, 二等奖论文11篇,三等奖论文14篇,优秀论文奖论文27篇,学术创新奖论文26篇。本次论坛共有18位同学进行发言和分享。
臧峰宇教授致欢迎辞,首先向参会同学表示热烈欢迎,向点评嘉宾和论文评委表示衷心的感谢,也向获奖的同学表示诚挚的祝贺。随后,他回顾了论坛的历史,指出全国哲学研究生学术创新论坛已经举办了十一届,十年来,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不仅持续为全国哲学研究生搭建促进学术交流、臻进知识水平的平台,更激励着广大哲学青年学术人才立志做大学问、真学问,关注当代哲学热点问题,体现哲学的时代担当,为谱写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新篇章凝聚青春智慧,贡献青年力量。他特别提到,已有数位青年英才从论坛中脱颖而出,成长为国内哲学研究领域的学术翘楚。臧峰宇指出,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是中华民族在世界历史进程中实现文明重塑的一种创造性的探索。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彰显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满足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需要,为中国式的现代化指明了任务和路径。他强调,当今时代下,伴随着科技昌明而来的现代性问题对传统哲学研究提出了挑战。反思问题、回应挑战并做出规避科技风险的哲学诊断,进一步丰富和深化我们的世界观,仍然是哲学研究的重要任务。同时,在这样一种现代性语境中,应用伦理体现为对实际的道德难题进行实证考察,并做出道德判断和道德决定的过程,彰显了伦理学符合时代需要的实践智慧。而这正是本次论坛的分论题所涵盖的主要内容。他鼓励同学们在学术探索中坚持问题导向,在学术交流中发出时代声音,以敢为人先的勇气与严谨求实的态度投入到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的伟大事业当中,以实际行动将面向时代问题的学术研究书写在祖国大地上。
主论坛由三位优秀获奖论文作者依次发言,邀请嘉宾老师现场点评,与会同学积极提问交流,会议气氛热烈。李义天教授、张容南教授、温海明教授分别对来自北京大学的周思妍、来自里昂高等师范学院的张娜、来自北京大学的徐会利三位同学的论文进行点评。在分论坛,中国人民大学黄志军教授、四川大学曾海军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谢惠媛教授担任点评嘉宾,同与会人员进行了充分讨论与深入交流。
(主论坛中周思妍同学发言)
(主论坛中李义天教授点评)
(主论坛中张娜同学发言)
(主论坛中张容南教授点评)
(主论坛中徐会利同学发言)
(主论坛中温海明教授点评)
(分论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时代化”,黄志军教授点评)
(分论坛“中国式现代化与哲学研究创新”,曾海军教授点评)
(分论坛“当代应用伦理前沿问题研究”,谢惠媛教授点评)
闭幕式上,张霄教授宣读本次论坛论文获奖名单,并对获奖同学表示祝贺。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党委书记张鹏举老师致闭幕词。他向出席开幕式的各位嘉宾,向参加论坛、积极投稿的各位同学,向线下的评委老师和线上的点评老师,向组织筹备论坛的研究生会的同学们表示衷心的感谢。他指出,新时代,青年哲学研究者承担着重要历史和时代责任,应当立足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的实际,更好地体现时代精神,解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实现哲学的继承与发展。他表示,新时代,人大哲学院将继续努力在哲学教学与研究和哲学专业人才培养前沿为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努力走出一条扎根中国大地、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哲学学科建设创新之路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