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级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研究生赴馆陶调研
日期:2015-11-04 2015年10月30日至11月1日,哲学院2015级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12名硕士生在张立波老师的带领下,在河北馆陶县进行了为期三天的调研活动。
  本学期《文化哲学研究》课程学习中,城市和乡村、传统与现代、历史记忆与未来展望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师生们从国家级媒体的报道中看到,河北馆陶县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注重对新农村建设规律的发现和把握,尊重民意,留住乡愁,做强产业,改造提升,走出了一条平原地区美丽乡村建设的新路子。这和课程学习具有密切的关系,对同学们更好地学习相关理论具有现实的启发意义。经过和馆陶县“美丽办”的联络,师生们以“乡村的文化意象”为主题,前往馆陶县调研美丽乡村建设。
  在馆陶县“美丽办”主任袁勤飞和副主任徐海敏的陪同下,师生们参观了5个特色试点小镇、县博物馆和图书馆。
  第一站——羊洋花木小镇。一入村口,映入我们眼帘的就是一个个洁净的专业养羊场,据导游介绍,全村的羊都集中在这里养殖,解决了家庭为单位的养殖困境,这种集中圈养的方式已经得到村民的青睐。同时,该镇还以花木培植著称,百亩花田已经形成独到的风景,让人不得不驻足观赏。
  第二站是粮画小镇寿东村。这里是著名抗日英雄范筑先的故乡,目前已经形成了以“粮画”为首要支柱产业的新农村,我们惊讶地看到,以往被遗弃到艺术角落的粮食变成了一幅幅美丽的图画。寿东村已形成了完备的村庄功能体系,粮画体验中心、粮画农村淘宝交易逐步形成产业链带动农村经济发展。CCTV对此有过专门报道。
  第三站是魏征博物馆和馆陶县图书馆,馆内现代化设施完善,展现了馆陶县的历史底蕴,可以看出馆陶县对历史文化传承和科学人文知识的极度重视。
  第四站是远近闻名的黄瓜种植村——黄瓜小镇,这里有中国第一家黄瓜博物馆、黄瓜大学等具有特色的景点。
  第五站是以黑小麦等杂粮种植专业化为特色的杂粮小镇和几近户户金榜题名的教育小镇。
  在调研中,同学们看到每个小镇都有自己独特、明确的文化主题和产业模式,深深感受到馆陶县对农村教育的重视,感觉到传统与现代、乡村风情与城市品质的高度融合。在教育小镇参观时,同学们还体验到了过去的教室,玩起了滚铁圈、丢沙包等童年游戏。
  11月1日上午9点,馆陶县县委领导班子与课题组召开本次调研的总结座谈会。“中国最复杂的问题在农村,我们建设的新农村是具有‘乡村风情、城市品质’的现代化农村,圆农村百姓的城市梦”,馆陶县县委谢继炯书记的想法实事求是、高瞻远瞩。同学们纷纷发表感言,表达对馆陶县美丽乡村建设的赞叹,也提出了一些积极的建议。张老师用三个词概括了此次调研的感受:惊喜(于美丽乡村的成就);震撼(于文化设施的先进);钦佩(基层干部的埋头实干)。谢书记回应了师生们的看法,对大家的热情和认真表示,并希望进一步加强和哲学院的联系。
  三天的行程就在欢乐中很快结束了,“乡村的文化意象”调研活动圆满成功。近年来,我们一直追问中国梦是什么,细细想来,中国梦落实到农村不就是让每一位老百姓开门处处青山绿水、空气清新,入屋环境干净明亮、设备科技现代,幸福写满脸颊,城市生活不再是梦吗?馆陶美丽小镇的建设步伐坚实稳重,我们从中看到了社会的进步,也真切体会到理论联系实践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撰稿:单逸群 虞茹意
摄影:秦焦
编辑:谢怡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