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院2025年春季学期党校暨第26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开班 臧峰宇院长讲授主题党课
日期:2025-03-223月17日下午,哲学院2025年春季党校暨第26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第一次专题讲座在公教一楼1604教室举行。哲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臧峰宇教授以“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哲学境界”为主题讲授专题党课。党务秘书、团委书记蔡欣欣主持活动。
臧峰宇教授表示,在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层面上,习近平文化思想既有本体论意义上的整体观照,又有认识论意义上的宏阔视野,还有方法论意义上的部署要求,达到了辩证统一的哲学境界。
从文化传承发展的历史逻辑与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角度,臧峰宇教授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于文化传承发展的历史逻辑,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巩固中华文化的主体性,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中汲取文化建设的实践经验并实现综合创新,彰显了中华民族的主体意识和文化生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立足波澜壮阔的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才能真正理解中国道路的历史必然、文化内涵与独特优势。”文化主体性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自我意识的核心,是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之源,是一个不断建构的过程。理解与探索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哲学内涵,是构建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的必然要求。
臧峰宇教授论述了文化守正创新的理论逻辑与“两个结合”的科学方法。他指出,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提供了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的根本指导思想。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植于中国人的内心世界,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要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相结合。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的魂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根脉。打通了魂脉和根脉,就培育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文化生命体。
臧峰宇教授阐述了文化体用贯通的实践逻辑与新时代的文化使命。他强调,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大课题。习近平文化思想不仅指明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方向,还为文化强国建设提供重要的思想遵循。我们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活力,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造的贯通。
会上,哲学院学生党建促进会实践部负责人王天百泽就院党校培训方案和流程进行了说明和答疑。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两个结合”的生动体现,有效巩固了中华文化主体性,以明体达用、体用贯通的科学方法,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南。通过本次专题理论学习,学员们进一步深化了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和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解与认识,提升了理论素质与党性修养,为进一步向党组织靠拢打下了良好基础。
图 | 哲学院学生党建促进会
文 | 哲学院学生党建促进会
2025年3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