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2019级博士生党支部 热议“两会”教育话题
日期:2021-03-12
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召开以来,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2019级博士生党支部自3月4日至3月10日,通过各大媒体关注“两会”动态,学习“两会”精神,就教育公平、教育体系、教育评价、课程思政等教育话题展开热议。
郭明认为:教育是民族振兴之本,国家发展之源。十九大以来,十四五规划全面铺开,我国大力推进教育改革,实施教育提质扩容系列工程,致力于立德树人,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服务经济社会能力,持续完善教育保障机制,目标长远,意义重大,成就斐然!2021的全国两会,诸多代表就各类现实教育问题建言献策,积极为广大人民群众和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发声,奏响了新时期中国教育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改革强音。作为在读高校青年学子群体中的一员,我深深感到,我们不仅是国家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直接受益、分外幸运的一代,更是担当使命、继往开来的一代。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当代青年,唯有树立远大理想,珍惜学习机会,紧跟时代步伐,响应社会需要,才能有所作为,真正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谭泰成认为:今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到,要发展更加公平更加高质量的教育,这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的教育发展格局具有新的时代意涵。报告提到,要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这一直是党领导下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目标。要继续以稳健、自信的姿态、步伐朝这一目标迈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及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胜利后,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加快补齐农村办学条件短板是重要的、现实的举措。报告指出,尤其要健全教师工资保障长效机制,改善乡村教师待遇。可以说,落实这样的举措对于改善农村教育,推动我国教育资源均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让偏远山区的孩子能够有老师教,让山区的老师有保障,这是最基础的要求。报告还提到,深化教育评家改革,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这既是必要的,也是紧迫的。只有进一步落实这样的协同机制,并将这种机制转化为行动,才能为新时达的教育提供一个优质的具有底蕴的育人环境。
李帅文认为:在“十四五”开局和建党百年之际,今年两会如期举行,全国人大代表建言献策,其中教育依旧是民众关注的热门领域。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一直是习近平总书记思考的重大问题,看得远、谋得深,也点得准、想得细。过去一两年,教育领域“大事不断”,关于在线教育、评价改革、劳动教育、体育美育等话题的热度一度蹿升。在听取了教务方面的建议后,习主席强调,要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着力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习总书记再次强调“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在读博阶段更要结合所学贯彻习总书记的讲话精神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教育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唐解云认为:今年的“两会”历史意义重大,可谓是继往开来,成果丰硕,既有脱贫攻坚战的决胜性成就,也基本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性目标。同时,在建党100周年之际召开“两会”,擘画国家发展蓝图,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关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大事件。“两会”暨“十四五”规划开局,我们党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提出规划目标、做好技术攻坚战的准备,在全面提高政府经济治理能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全面实施能源安全战略,以及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等诸多方面下功夫。作为青年党员,我们应该在党和国家为我们创造的良好教育环境中不断砥砺前行、矢志奋斗,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袁海洋认为:思政课是每位在校学生在各个教育阶段必修的课程,每位社会公民都会受到思政教育,它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但要讲好思政课却并不简单,容易陷入照本宣科,言之无物,言之无情的境地。在这次两会中,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上思政课不能拿着文件宣读,没有生命、干巴巴的。”鲜活的思政课素材,正是亿万中国人已经书写和正在书写的时代篇章。那里,有人民的英雄,有英雄的人民,有“第二个百年”新征程上的阔步向前。“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大江南北闻令而动、共克时艰。率先控制住疫情,率先复工复产,率先实现经济正增长,中国交出了一份令世界瞩目的答卷。“这不仅是一时之运,还有我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思政理论与社会现实的有效结合才能真正动人心魄、沁人心脑、启人心智。